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6天翻倍,纳微半导体还能疯多久?

2025-10-21 16:44:24
老虎证券
老虎证券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从10月13日开始,纳微半导体便进入疯涨模式,仅用6个交易日,实现107.8%的涨幅: $纳微半导体(NVTS)$

这波暴涨建立在此前已经涨超330%的情况下,二次腾飞是有新的变量发生吗?

先来简单介绍下纳微半导体,公司是一家美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核心技术为GaN(氮化镓)和 SiC(碳化硅)功率器件,专注于高能效电源转换领域,是全球最早专注商业化 GaN 功率芯片的公司之一。

其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快充、电源适配器、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等。

最近一年,纳微半导体业绩很差,今年二季度的营收只有1449万美元,同比下滑29.2%:

业绩下滑主要是GaN快充市场竞争激烈,纳微半导体主动退出相关市场,聚焦于高端产品。叠加中美半导体科技战及贸易战,下游客户,如小米、安克创新、OPPO等转向自研或采购中国厂商产品。

但是,今年5月,英伟达宣布与纳微半导体合作开发下一代800伏高压直流(HVDC)架构,为包括Rubin Ultra在内的GPU提供支持的“Kyber”机架级系统供电。

随着GPU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功率需求爆炸性增长,数据中心总功率从10–20 MW增长至100 MW+。

传统数据中心使用低压交流(AC)配电,效率有限(70%-80%),而功率不断提升导致电缆损耗剧增、热管理困难、电源体积过大、成本与碳排放激增。

800V 高压直流(HVDC)架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转型方向:

800V 高压直流架构必须采用高压功率器件,其中,SiC(碳化硅)支持高压、耐温,用于电网到直流转换(SST阶段);GaN(氮化镓)高频、高效率,用于 DC/DC 模块和处理器供电阶段。

纳微半导体同时具备 GaN + SiC 技术,是极少数能完整覆盖三层电源架构的厂商,公司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800V 高压直流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

纳微半导体去年的营收才8300万美元,800V数据中心市场无疑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得益于技术领先及美国身份,纳微半导体成功打入英伟达供应链,实现了逆天改命。而最近的暴涨,是在10月13日(美东时间)举行的OCP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800 VDC Architecture for Next-Generation AI Infrastructure》白皮书,明确采用800 VDC架构作为未来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纳微半导体宣布在研发先进的800伏直流氮化镓和碳化硅功率器件方面已取得进展,并推出了一款专为GPU电源板上低电压DC-DC转换阶段设计的新型100伏GaN场效应晶体管产品组合。

虽然800V架构大势所趋,但目前还处于取样试验阶段,等大规模应用需要到2026年底及2027年。

而且,800V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为26亿美元,虽然高功率市场竞争不算激烈,但届时纳微半导体能拿到多少市场份额犹未可知。

假设拿下50%的市场,年收入也不过13亿美元,数据中心市场的盈利能力较高,纳微半导体预计能超过50%,纵使按照30%的净利率算,纳微半导体当下的市盈率也在10倍左右。

这样的远期估值虽然不高,但毕竟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实在过于遥远。

除了数据中心市场大客户在北美外,移动、新能源汽车、储能、逆变器市场主要在中国,在美国半导体对华极限打击下,中国客户会放心采购纳微半导体的产品吗?

而且,功率半导体技术门槛远低于CPU\GPU等逻辑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纳微半导体也不是完全没有对手,港股的英诺赛科同样打入了英伟达供应链:

由此来看,纳微半导体最近的暴涨更像是事件驱动下的投机炒作,至于最后能否幻化为收入,还需时间变现,等待的过程,变量可太多了! $英诺赛科(02577)$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