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首创证券赴港IPO,行业竞争激烈,营收规模不及头部券商

2025-10-21 18:05:17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上半年资产管理类业务利润大缩水

今天随着上涨指数再次突破3900点,券商板块出现拉升,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华泰证券等纷纷翻红。

作为牛市旗手,券商通常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有不错的表现,因为行情好时赚钱效应高,股民跑步入场,交易量增加,券商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都很好。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实现归母1040亿,同比增长65%。

而从证券交易印花税暴增的情况推测,今年三季度券商的业绩整体也会很好。据财政部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印花税3142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448亿元,同比增长103.4%。

中国拥有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2亿多的股民,是个很大的市场。如今A股资本市场服务领域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有A股上市券商赴港IPO。

格隆汇获悉,近期,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创证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截至今天收盘,首创证券(601136.SH)市值超588亿元。

券商是怎样赚钱的?如今国内证券市场竞争格局如何?不妨通过首创证券来一探究竟。

1

今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务下滑,投资类业务撑起半壁江山

首创证券采用全牌照架构经营,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等全业务领域。

其中,公司的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开展的私募投资基金业务、通过联营企业中邮创业基金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投资类业务分为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包括自己炒股)、新三板做市业务、另类投资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债券承销及ABS、保荐及承销IPO项目、财务顾问服务。

财富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业务、期货业务。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首创证券的资产管理类及财富管理类业务收入占比均有所下滑,投资类业务的收入占比从26.9%提升至51.8%。

按业务条线划分的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额细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产及基金管理费收入的减少,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资产管理类业务的所得税前分部利润同比下降67.1%,资产管理类业务的利润率也由2024年上半年的62.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7%。

如果在管规模、管理费率大幅下降,投资业绩不佳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的资产管理类业务收入及市场份额可能还会下降。

市场规模方面,按收入计算,2024年中国证券行业市场规模为4512亿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1%;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落地和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深度应用,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5743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其中,投资业务的增速预计高于其他业务。

受市场波动、监管趋严及部分产品压缩影响,2020至2024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5.4%;而投资业务总体相对稳定,增速高于资产管理等业务板块。

2020年至2024年,中国证券行业的投资银行板块短期受IPO审核趋严、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等影响显著收缩,从672亿元下降至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得益于低利率环境下对增益型产品的强劲需求,以及中产阶层投资者的壮大,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在2020和2021年迅速扩张,但2022和2023年随着市场波动加剧,行业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对房地产与科技行业的监管干预之后,相关产品表现受到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弗若斯特沙利文;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2

A股牛市下业绩增长,但营收规模不及头部券商

首创证券等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受到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其中,财富管理类业务受经济及市场状况、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投资者信心、利率波动等影响,证券经纪业务(包括该业务产生的佣金及费用收入)的表现也受市场变化影响。

近几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2022年及2023年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21.6%及11.4%,同期许多券商的利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4年得益于多项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发布,沪深300指数出现反弹涨14.7%,市场交易量随之上升。2025年A股迎来牛市,首创证券等券商的业绩也有所增长。

其中,2023年尽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减少,但由于投资收入增加,首创证券的收入同比上升;2024年得益于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的增加,首创证券的收入持续增长。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6月,首创证券的总收入分别约25.19亿元、29.7亿元、35.88亿元、18.45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分别向股东宣派股利约5.06亿元、4.24亿元、2.6亿元,两年半累计宣派股利近12亿元。

公司经营业绩,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众多、整体规模偏小、同质化竞争激烈。许多证券公司业务范围趋同,业务种类相对单一,收入主要来自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等传统业务,不同券商之间在产品及服务范围、价格、创新能力、服务质量、营销及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展开较量。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截至2024年末,中国有150家注册证券公司;其中,2024年中国十大证券公司约占行业总收入的70%。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4年A股上市券商中前十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其中,2024年首创证券以约24.18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40多位,营收规模远低于头部券商,其部分竞争对手拥有更雄厚的财务实力、更高的品牌知名度、更广的分支机构网络布局。

不过近年来,券商领域出现了不少并购重组案例,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为国泰海通、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等,券商领域的并购重组有利于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3

首创证券冲击“A+H”上市,来自北京朝阳区

首创证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其前身首创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并在2020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1日,首创集团持有首创证券约56.77%的股权,为控股股东;同时,京投公司持股约17.31%,京能集团持股约8.31%,其他A股股东持有约17.62%的股权。

管理层方面,首创证券董事长毕劲松今年60岁,他1987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

毕劲松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司保险信用合作管理处干部、副主任科员及主任科员,还担任过国泰证券有限公司总部发行二部副总经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筹)总经理、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等职务,2007年1月加入首创证券。

首创证券总经理张涛博士53岁,他1994年获得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分别在1999年及2002年获得河海大学管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张涛曾在华泰证券及其分支机构担任副总裁等多个职位;还担任过华泰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兴证券总经理,2024年4月加入首创证券担任总经理。

本次赴港IPO,首创证券拟募集资金用于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用于提升买方能力,构建全球视野、多资产协同的投资体系;投资银行类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财富管理类业务,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和产品体系;IT、科技投资,推动数智化转型,赋能业务条线;补充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整体而言,如果首创证券能成功在港股上市,将成为中国第14家“A+H”上市券商,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我国证券行业竞争激烈,首创证券的营收规模不及头部券商,还面临着资产管理类业务收入下滑的风险,未来公司能否以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