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农商行交出上半年经营答卷。从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及相关公告来看,该行在资产规模方面实现稳步上升,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工作,不过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珠海农商行资产规模达到1025.42亿元,较2024年末的1010.58亿元实现稳步增长,在业务运营层面,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为518.46亿元,吸收存款规模达741.2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65亿元同比下降约12.29%;净利润表现更为承压,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01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41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8.37%。
深入剖析营收结构可见,利息净收入成为重要支撑点,本期实现5.33亿元,同比增长13.57%。此外,投资收益则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本期投资收益从去年同期的1.13亿元大幅升至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99%。
除半年报披露的经营数据外,珠海农商行于今日同步发布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公告,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为科技创新业务发展注入资金活力。
公告显示,本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期。发行工作将在2025年10月22日至2025年10月24日期间开展,共计3个工作日;债券计息期限自2025年10月24日起至2030年10月23日止。
珠海农商行前身为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截至2024年末,该行注册资本为43.9亿元。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该行总资产从2022年末的794.45亿元逐步增长至2024年末的1008.31亿元,吸收存款从2022年末的571.95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717.55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从2022年末的410.56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508.51亿元,各项核心资产负债指标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为银行的持续经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该行的盈利能力却面临着挑战,营业收入在近三年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22年营业收入为15.45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17.2%,达到18.10亿元,但在2024年同比回落0.7%,降至17.97亿元。净利润也经历了相同的波动。2022年净利润为5.85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2.7%,达到6.01亿元,但在2024年同比大幅下降32.8%,降至4.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