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从"走出去"到建立"三角阵"
玲珑轮胎的全球化征程始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面对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公司选择了一条更为主动的路径——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销售"。
这一战略从泰国开始。2014年,玲珑在泰国建成首个海外工厂,成为率先"走出去"的中国轮胎企业。2020年,公司又在塞尔维亚建厂,成为首个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轮胎品牌,打破了欧美日轮胎巨头对欧洲市场的垄断。
如今,玲珑轮胎的全球版图正在扩展至美洲。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巴西启动第三家海外工厂建设,这将形成覆盖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三角阵"布局。
"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本地化生产是规避贸易壁垒的最佳选择。"业内专家指出,玲珑轮胎的全球化布局不仅解决了贸易摩擦问题,更缩短了供应链,提升了对全球客户的响应速度。
新能源汽车:玲珑轮胎的增长新引擎
在全球轮胎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轮胎市场却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轮胎在全球OE轮胎市场的渗透率从3.2%飙升至17.1%。尤其在中国市场,这一数字更是从3.9%猛增至33.7%,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惊人的60.9%。
玲珑轮胎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自2020年起,玲珑轮胎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OE轮胎制造商,除比亚迪外,玲珑还为大众、奥迪、宝马、通用、福特等全球60多家汽车制造商提供配套服务。
这种领先优势源于玲珑轮胎的前瞻布局。公司早在2018年就推出首款新能源车专用轮胎EV100,并在德国、美国、中国建立了七大研发中心,形成了全球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
原材料价格波动: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尽管玲珑轮胎在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玲珑轮胎实现营收118.12亿元,同比增长13.80%,但净利润却下降7.66%至8.54亿元。同期毛利率为15.5%,较2024年同期的22.72%下降超过7个百分点。
这一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天然橡胶价格的上涨。2025年上半年,天然橡胶均价同比上涨14.63%,直接导致成本压力加大。事实上,玲珑轮胎的毛利率在过去五年波动显著,从2020年的27.91%到2022年的13.61%,再到2024年的22.06%。
智能制造:玲珑轮胎的技术突围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挑战,玲珑轮胎正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公司将智能制造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轮胎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作为国家"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的牵头单位,玲珑轮胎承担了"轮胎内嵌集成传感器阵列及路面状态感知应用"技术的研发任务。这项技术能实现对路况与轮胎状态的实时监测,精准度达95%以上,可识别8种路面种类与8种路面异常。
此外,玲珑轮胎还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公司成功研制的SPORT MASTER e轮胎系列产品达到欧盟轮胎标签体系最高等级3A级,成为国内首个达到全球最高性能标准的轮胎产品。该技术可使车辆能耗降低23%、续航里程提升8%,轮胎磨耗指数达500,远超行业平均的350。
港股IPO:资本市场的新征程
玲珑轮胎此次赴港IPO,意在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战略。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全球产能、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强全球营销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A+H"双重上市模式将为玲珑轮胎带来多重好处。一方面,港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双重上市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更稳健的资金保障。
展望未来,玲珑轮胎面临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全球轮胎市场竞争激烈,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巨头虽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在技术、品牌和渠道方面仍具有强大优势。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等因素,都给轮胎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然而,机遇同样显著。全球轮胎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销售额达1775亿美元。中国轮胎企业正快速崛起,抢占传统巨头让出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为专业轮胎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对玲珑轮胎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战略布局。公司需要继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轮胎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步伐,同时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轮胎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玲珑轮胎能否抓住机遇,突破重围,成为真正的世界级轮胎企业?这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也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高端市场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