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0:1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蔚来-SW领涨1.21%,中芯国际上涨0.95%,商汤-W上涨0.82%;网易-S领跌4.08%,比亚迪电子下跌3.08%,华虹半导体下跌2.96%。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下跌1.33%,最新报价0.8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3月累计上涨8.95%。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盘中换手3.8%,成交1.70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月日均成交7.40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0:18,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8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迈富时领涨1.60%,商汤-W上涨0.82%,医脉通上涨0.77%;趣致集团领跌4.49%,狮腾控股下跌3.64%,平安好医生下跌3.41%。港股互联网ETF(159568)下跌1.61%,最新报价1.8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周累计上涨1.8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动性方面,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9.53%,成交3731.7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1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2.17亿元。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上周逆势净流入450.89亿港元,连续22周维持净买入态势,年内超1.1万亿港元的增量资金持续夯实板块流动性基础。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仅22.13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 24.11% 的历史低位,低于75%以上的时间区间,估值安全边际显著。
港股市场迎来修复,短期震荡不改长期上行趋势。10月以来,港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恒生指数一度从27000点下探至近25000点。10月21日,市场迎来回暖,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工业、非银金融等板块表现强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月市场持续调整,但南向资金仍保持净流入。业内人士表示,南向增量资金尚处于持续入市进程中,有望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港股短期波动未改长期上行趋势。
机构普遍认为短期波动孕育入场机会,港股中长期韧性不改,短期调整带来优质布局时点;财通证券进一步指出,板块正处于宏观流动性回暖与AI技术周期共振的早期阶段,腾讯等龙头及AI算力产业链标的值得重点关注。结合产业基本面,AI商业化加速推动企业盈利兑现,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外资回流预期,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行情值得期待。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规模达44.88亿元。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份额达55.04亿份,创近1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近8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8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3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871.42万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网易-S、美团-W、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W、快手-W、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87%。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9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497.14万元。
港股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美团-W、商汤-W、京东健康、哔哩哔哩-W、阿里健康、快手-W、金蝶国际,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4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