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00%。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药捷安康-B领涨13.61%,国药控股上涨4.65%,石四药集团上涨4.50%;石药集团领跌5.94%,映恩生物-B下跌5.13%,京东健康下跌3.97%。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2.49%,最新报价0.6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恒生医疗ETF近1周累计上涨2.71%,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4.22%,成交9.91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1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日均成交17.16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下跌2.5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药捷安康-B领涨13.61%,石四药集团上涨4.50%,康哲药业上涨2.05%;石药集团领跌5.94%,映恩生物-B下跌5.13%,荣昌生物下跌4.15%。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2.84%,最新报价0.9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累计上涨2.70%。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7.49%,成交7936.13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1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年日均成交1.23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13:03,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0.7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华润三九领涨2.64%,艾力斯上涨1.59%,健帆生物上涨1.58%;兴齐眼药领跌3.05%,片仔癀下跌2.53%,信立泰下跌2.30%。医药50ETF(159838)下跌0.95%,最新报价0.6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21日,医药50ETF近1周累计上涨1.13%。
流动性方面,医药50ETF盘中换手1.77%,成交288.4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21日,医药50ETF近1年日均成交509.45万元。
【事件/资讯】
1)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涉及三款核心资产——IBI363(PD-1/IL-2)、IBI343(CLDN18.2 ADC)与IBI3001(EGFR/B7H3 ADC),合作范围涵盖全球开发、生产与商业化。武田将支付首付款12亿美元(含1亿美元股权投资)及最高102亿美元里程碑款,并按区域享有不同销售分成权,成为信达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笔跨国BD交易。
2)国家药监局在“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完善法律标准体系、加快审评审批,提高创新产品上市速度,推动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3)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开发的视网膜下植入芯片PRIMA,使失明患者恢复部分视觉,可阅读文本并完成填字游戏,相关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显示脑机接口在临床应用上的新突破。
【机构解读】
创新药与前沿医疗科技再度成为全球资本聚焦焦点。信达-武田百亿美元级合作不仅验证了国产Biotech在全球舞台的定价力,也为国内创新药估值体系注入新预期;监管层释放器械创新加速信号,有望推动本土高端医疗设备加速放量;同时,脑机接口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或带动“脑科学+精准医疗”长期赛道热度升温。整体看,短期资金或继续聚焦创新药与硬科技医疗方向。
历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的超大额BD均在Q4落地,国际大型药企(MNC)一般会在Q4集中花完全年的预算。近3个月创新药经历了较长时间回调,调整幅度达到一定水平,在外围扰动事件的影响下(实际并不影响基本面),当前市场预期已经降低。短期后续仍然有多个催化(包括欧洲肿瘤大会ESMO数据、三季度业绩持续放量、BD有望持续落地),以及长期创新药企业报表有望持续改善,对外出海维持高景气度的趋势,继续看好创新药中长期大级别行情。
华鑫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效率优势将继续保持,即使面临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中国创新出海的交易占比将继续提升,而在重磅交易上,其落地节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海外MNC优中选优的过程。以目前中国企业在双抗、ADC,小核酸等建立的技术优势,未来重磅交易依然值得期待。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医药50ETF(159838):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一键覆盖A股医药生物核心50强,兼顾创新药、医疗服务与器械全产业链。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69.91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2周份额增长3.00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9241.34万元。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三生制药、药明康德、翰森制药,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1%。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9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5236.35万元。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5%。
医药50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50指数,中证医药50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中选取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药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医药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片仔癀、爱尔眼科、长春高新、科伦药业、新和成、华东医药,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46%。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