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基金赵诣在三季报中指出,新能源板块整体反弹背后的动力主要来自供需格局的改善。他透露近期密集调研了锂电中游材料、电池等环节的多家头部企业,与企业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供需格局来看,产业链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需求端呈现强劲增长,锂电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因为锂电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除新能源汽车外,电动船舶、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环卫车辆、重卡等多元化需求共同支撑行业保持年化20%-30%的复合增长。明年的需求量预期非常乐观,出海公司的海外基地也在经历了产能建设、产品认证之后开始批量交付。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出清叠加反内卷政策,供给端开始出现积极变化。龙头企业普遍已经满产,在行业需求持续高增的情况下,明年供给开始趋紧甚至供不应求,同时“反内卷”为新能源板块创造了利好的政策环境,缓解行业价格通缩,加速供需改善。目前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已出现涨价迹象,随着行业需求增长,叠加供给端扩张受限,明年很可能开启持续性的涨价周期,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
泉果基金赵诣判断,本轮锂电材料价格弹性或许虽然不及上一轮陡峭,但量价齐升周期会更健康、更持久。这种持续性主要基于几个原因:首先,经过前几年深度下跌后,新能源板块各环节价格和盈利都处于低位,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头部企业的话语权和定价能力明显增强。举例来说,在某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产能可能是第二名的5-10倍,这种差距使得成本曲线变得更加陡峭,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更加理性,大家更倾向于跟随龙头企业的定价策略,保持相对统一的步调。
另外,扩产周期明显拉长,以前某些环节3-6个月就能完成扩产,现在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且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洗牌,无论是新进入者还是原有玩家都需要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短期内大规模扩产的动力和能力都有限。泉果基金赵诣表示,结构上,重点关注六氟、隔膜等明年相对明确供需偏紧,未来扩产周期长的环节。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