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3900点徘徊不前的关键时刻,华尔街大鳄高盛再次明确看多,未来两年有望涨30%!
10月22日,高盛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在最新研报中明确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而当下正值A股上攻乏力,两市成交额不断萎缩的关键时刻,今日沪指继续在3900点位置徘徊,早盘一度跌破3900点大关,随后小幅回升,截至收盘,沪指跌0.07%报3913.76点,深成指跌0.62%报12996.61点,创业板指跌0.79%报3059.3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资金交易情绪进一步降温。
在当下A股氛围下,高盛此番强烈看多A股的表态,信号意义非同一般。
对于A股未来走势,高盛此次给出了四大理由,高盛分析认为。首先是政策利好窗口开启。其次是企业盈利增长再度提速:AI重塑了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反内卷”政策为企业盈利注入新的动力;“出海”彰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共同将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上下。
再次,中国市场当前估值仍然较低。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且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后续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也有望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此外,中国股市的资金面仍然强劲。中国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居民资产转配股票可带来数万亿元的潜在资金流;从外部环境来看,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至于具体思路,高盛提到投资者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龙头、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概念和A股小盘股,同时通过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高盛不断发出看多中国资产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自此轮A股行情爆发以来,高盛不断发出看多中国资产的信号。
高盛对于中国股市的超配始于去年A股“9·24”行情。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A股“9·24”行情大爆发,随后10月初,高盛宣布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并将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价从66点提高到84点,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彼时,高盛还将港股调整为超配,并将战略偏好由港股转向A股,同时将保险主题升级为超配。
今年2月17日,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从75点提高到85点,将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4600点提高到4700点。高盛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可能会使中国股票每股收益每年提高2.5%。增长前景的改善、信心的提振,或将使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流入。高盛还推出了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组合。
6天之后,2月23日,高盛在题为《是时候实施“A计划”了》的研报中提出,在估值优势和政策预期支撑下,A股有望在未来三个月内迎来追赶反弹,反超港股表现,预计将有2%的超额回报。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援表示,1月以来,A股和H股的市场走势出现明显分化。数据显示,1月低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大幅上涨26%,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中概互联网板块上涨31%,而A股仅上涨7%。高盛分析称,A股与H股的3个月相对回报通常在±10个百分点的范围内波动。当相对回报超出上述范围时,市场情况大概率会发生反转。
当时高盛判断,未来三个月内,市场领导权可能发生轮换,A股表现可能超越H股。同时,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指数等中小盘指数将跑赢大盘,原因在于,前述一系列指数对科技和创新行业的敞口更高。
4月17日,华尔街大鳄高盛再次看多中国资产。
高盛在报告中表示,给予AH股“跑赢大市”评级,考虑到A股气氛更受惠于政策刺激,策略配置上较H股看高一线。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指出,现在海外投资者担心美国进入衰退的风险,加上多年来在美股持重仓,有分散风险的需求,受中资股估值吸引,加上憧憬内地大手笔刺激经济的政策,此消彼长下,欲将资金重投中国。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内,MSCI中国指数有12%的上涨空间,沪深300指数有15%的上涨空间。小盘股可能表现更佳,特别是科创50、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等指数。
9月18日,在最新发布的报告高盛指出,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测未来12个月二者分别有8%和3%的上涨空间。高盛分析师表示一场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正在中国股市展开,“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发展是推动此轮上涨的关键催化因素。报告指出,与市场普遍认为此轮涨势由散户推动的看法不同,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和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一直是本轮反弹的关键资金提供方。
多家机构看好A股
除了高盛之外,近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公开看多A股,其认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王滢表示,股票配置方面,对于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的市场波动。
此外,A股策略七连冠“白金分析师”荀玉根也表示当前A股基本面开始好转,行情远未到结束时。荀玉根认为,本轮股市行情起于2024年9月24日,行情开启的契机在市场漫长调整、情绪处在冰点时。本轮股市行情从货币、地产、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出发,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抗通缩、扩内需。他认为,行情远未到结束时。展望未来,荀玉根认为,当前A股基本面开始好转。只不过目前还是点状的基本面改善,科技板块表现强势,而部分周期、传统消费行业表现较弱。展望未来,在更多宏观政策的落地之下,当前基本面的点状改善也有望逐渐扩散到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