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4 日上午,A 股市场在政策红利与产业趋势的双重支撑下,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活跃特征。沪指盘中维持强势震荡,底部支撑信号进一步显现,创业板指半日涨幅显著,成为成长赛道的重要支撑。截至午间收盘,三大指数均实现红盘运行,反映市场资金对高景气赛道的配置意愿提升。
市场分化格局持续,以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算力硬件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全面发力,板块内多只个股进入强势区间;传统周期板块则相对承压,资金向高成长性领域迁移的趋势较为明显。从成交端看,上午半日成交额保持较高水平,沪深京三市近三成个股实现上涨,涨停个股数量处于近期活跃区间,赚钱效应释放的同时,适度的筹码交换也体现市场情绪处于理性区间。
今日上午涨幅靠前的热点题材中,存储芯片、商业航天与算力硬件三大方向最受资金关注,其上涨逻辑均源于政策确定性与产业成长性的深度契合,并非短期概念炒作。
存储芯片:国产替代与需求回暖共振
存储芯片板块的活跃,本质是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与全球需求边际改善的双重结果。从全球产业端看,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呈现回暖趋势,直接带动存储芯片下游需求逐步修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在 HBM 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打破了部分海外技术垄断,为国产厂商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从行业周期看,国际存储巨头近期逐步调整产品价格策略,行业底部复苏信号进一步明确;国内头部存储企业亦在产能布局上有所动作,产业链上下游的封测、材料环节均有望同步受益。从企业端观察,部分核心企业在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中已显现业绩改善迹象,例如封测领域部分企业获得产业资本关注,叠加订单结构优化,业务增长确定性逐步提升;光刻气等关键材料领域,部分具备技术壁垒的企业也实现了量价协同的良好态势,印证板块景气度正逐步向业绩端传导。
商业航天:政策赋能叠加应用拓展
商业航天板块的走强,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规划的明确支持与产业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作为 “十五五” 规划中明确提及的重点发展领域,政策层面的确定性为板块提供了坚实的估值支撑;而太空经济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进一步打开了行业长期成长空间。
从产业进展看,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射活动逐步增多,卫星组网相关项目推进节奏加快,上游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制造及下游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均迎来发展机遇。部分企业已深度参与国家重大航天项目,在火箭结构件、卫星载荷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自身技术优势,随着后续项目落地节奏的加快,这类企业的业务增长潜力正逐步被市场认可。
算力硬件:AI 需求驱动产业链高景气
算力硬件板块的拉升,精准契合了 AI 基建从 “单卡性能提升” 向 “系统级效率优化” 转型的行业趋势。当前 AI 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攀升,直接推动 PCB、CPO 等硬件环节的需求扩张;国内企业在超节点技术、液冷散热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产业链增长的预期。
从企业经营数据看,部分算力硬件产业链企业在前三季度实现了盈利较快增长,核心原因便是 AI 服务器需求放量带动高多层板、光器件等产品订单增长。例如光器件领域部分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在 CPO 等新兴赛道的渗透率持续提升;芯片配套与自动化设备领域,部分企业通过业务协同布局,也形成了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竞争优势,成为板块内的重要支撑标的。
风险提示:本文提及的行业信息与企业动态仅作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业经营及市场波动存在不确定性,请注意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