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燕京啤酒、惠泉啤酒、珠江啤酒相继披露三季度业绩报告。在消费复苏与行业高端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三家企业呈现出 “头部领跑、区域承压、质效分化” 的鲜明特征:燕京啤酒以 37.45% 的净利高增成为最大亮点,珠江啤酒前三季稳增但单季营收首降,惠泉啤酒则在营收微降中实现利润逆势增长,折射出啤酒行业存量竞争下的生存图景。
燕京啤酒:规模与利润双升的领跑者
作为三家企业中体量最大的玩家,燕京啤酒交出了最亮眼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4.33 亿元,同比增长 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7.70 亿元,同比增长 37.45%,远超营收增速。
利润端的强劲表现不仅体现在净利润上,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亦高达 36.18%,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更值得关注的是,燕京啤酒同步推出每 10 股派 1.00 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以 “真金白银” 的分红回报投资者,既响应了市场对 “提质增效重回报” 的期待,也传递出对未来发展的充足信心。
在销量端,349.52万千升(含托管经营)的成绩同比增长 1.39%,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珠江啤酒:前三季稳增与单季承压的转折者
珠江啤酒的业绩则呈现“全年向好、单季遇阻”的特点。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0.73 亿元,同比增长 3.81%;归母净利润 9.44 亿元,同比增长 17.0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20.35万吨,同比增长1.83%,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但三季度单季数据出现明显波动:第三季度营收18.75亿元同比下滑 1.34%,成为今年以来单季度营收首次负增长;尽管净利润3.32 亿元仍实现 8.16% 的同比增长,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放缓。
这种短期承压可能与三季度消费场景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相关,但并未动摇全年增长基础,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91 亿元同比增长 3.97%,显示盈利质量仍具韧性。
在行业整体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品结构优化成为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珠江啤酒通过精酿系列、原浆产品等高端产品线的持续发力,有效对冲了成本压力。
惠泉啤酒:营收微降与利润高增的提质者
区域啤酒企业惠泉啤酒则展现出 “以质补量” 的发展路径。今年前三季度惠泉啤酒实现营业收入5.76 亿元,同比微降 2.59%,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 2.24 亿元同比下滑 7.77%,呈现一定的增长压力。
但利润端表现截然相反: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855.72万元同比增长23.70%,扣非后净利润增幅更高达28.3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提升 1.13 个百分点至 7.32%。这种 “营收降、利润升”的反差,源于其对产品结构与经营效率的优化,中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2%,而普通产品收入下降 13.33%,清晰勾勒出高端化转型的成效,印证了“强化经营管理升级”战略的落地。
战略解码:三类路径应对行业竞争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三家企业基于自身定位的差异化战略选择,在区域布局、产品结构、股东回报等维度呈现出鲜明差异。
惠泉啤酒的区域特征最为突出,其业绩表现深度绑定福建市场。前三季度福建省内销售收入 4.25 亿元,同比微增 0.74%,基本保持稳定;但福建省外收入 1.40 亿元同比下滑 13.77%,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主要因素。从经销商数据看,省外经销商数量净增19家(新增42家、减少23家),但收入反降,反映出区域品牌全国化扩张的难度。
相比之下,燕京啤酒作为全国性品牌,349.52 万千升的销量规模依托全国布局实现稳步增长,其通过"1+3"品牌战略(燕京主品牌+惠泉、漓泉、雪鹿三大区域品牌),实现了全国市场均衡发展。而珠江啤酒则凭借华南市场根基,在区域竞争中维持了营收与销量的正增长。
此外,三家企业的业绩数据均印证了 “高端化是啤酒业利润增长核心密码” 的行业共识。惠泉啤酒通过主动收缩普通产品战线,集中资源发展中高档产品,成功实现利润逆势提升,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已达69%。珠江啤酒虽未直接披露产品结构数据,但17.05% 的净利增速远超3.81% 的营收增速,背后同样离不开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燕京啤酒 37.45% 的净利高增,更是规模扩张与高端化转型共振的结果,其高端产品矩阵的市场接受度持续提升。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燕京啤酒走出了差异化一步。在业绩高增的同时推出中期分红方案,不仅是对股东的直接回馈,更通过“持续稳定现金回报” 的承诺提升投资价值预期。
当前,啤酒行业已告别粗放增长,进入以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为核心的新阶段。珠江啤酒等区域龙头通过产品升级巩固优势,燕京啤酒等全国性品牌凭借规模和品牌效应持续扩张,而中小品牌则需在细分市场寻找突破。未来行业整合与竞争将同步加剧,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将决定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