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团队10月22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其新研发的“量子回声”算法在自研的“威洛”芯片上实现了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这一突破性进展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量子科技概念股尾盘狂飙,杠杆资金纷纷抢筹相关个股。
01 突破性进展
谷歌此次公布的量子计算突破意义非凡,这是历史上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件上成功运行一项可验证算法,其性能甚至超越了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该算法的运行速度比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
“量子回声”算法运作方式类似一种高度先进的回声。通过向量子系统发送精心设计的信号,扰动其中一个量子比特,随后精确逆转信号的演化过程,以“聆听”返回的“回声”。这种量子“回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通过相干干涉得到放大——这是一种量子波叠加后强度增强的现象,这使得测量具备极高的灵敏度。
02 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与2019年谷歌实现的“量子霸权”不同,此次突破的“可验证量子优势”更贴近实际应用。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展的一项原理验证实验中,谷歌在 Willow 芯片上运行 “量子回声” 算法,对两个分子(分别包含 15 个原子和 28 个原子)进行了研究,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量子计算机得出的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果一致,且揭示了传统核磁共振通常无法获取的信息。谷歌量子AI合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助理教授Ashok Ajoy表示,该算法展示了量子计算机有效模拟和解析这些自旋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潜力,甚至可能跨越长距离。
03 资本涌入量子概念
在二级市场上,量子科技概念股表现活跃,杠杆资金大幅抢筹相关个股。国盾量子作为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化的领军企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商业化应用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1.9亿元,同比增长90.27%,其中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同比暴增283.92%,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虽然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归母净利润亏损已从去年同期的5512万元大幅收窄至2647万元,显示出明显的减亏趋势。除国盾量子外,其他量子概念股也受到资金青睐。根据相关分析,量子科技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硬件、中游系统集成、下游场景应用。
04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量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范围内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科技列为未来产业核心,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如“京沪干线”“武合干线”)建设提速。
2025年国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预计达937亿元。在技术层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实现105比特算力,光量子计算路径“九章四号”实现3000光子协同操控。国盾量子作为唯一企业单位,深度参与了“祖冲之号”系列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制。
05 量子计算商业化进程
从谷歌的战略路线图来看,其目前已实现“超经典量子计算”和“量子纠错原型”两个关键节点。此次实现的首次可验证的量子优势算法则处于“量子纠错原型”和“长寿命逻辑量子比特”两项里程碑之间。根据IBM和中国信通院报告总结,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不过,中国企业在量子计算商业化方面已取得突破。20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成功向中电信交付了国内比特数最多的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并完成验收。同时,公司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历史性突破,将向海外交付一台2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这是国产超导量子算力的首次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