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冲击4000点,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18%,深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98%。
题材方面,电子化学品、小金属、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风电设备、游戏、工程咨询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主力资金上,电子元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行业概念流入居前。
ETF方面,或受相关消息刺激,5G通信、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机构:光通信产业链将进入“保交付”时代】
消息面上,近日,5G工厂发展关键问题研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从关键技术、产业生态、应用推广三方面加快推动5G工厂规模化发展,不断创新5G/5G-A、人工智能、算力等新技术与工业的融合应用,实施5G工厂梯次培育,发布5G工厂系列标准,依托有资质的机构加快推进5G工厂认证工作,每年遴选5G工厂名录及典型案例,以评促建,大力推动5G工厂量质齐升,不断擦亮5G工厂中国品牌。
国盛证券表示,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行业的主要矛盾逐渐转移。预计到2026年,整个光通信产业链将从“争订单”全面进入“保交付”时代,交付能力取代订单获取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龙头企业将凭借其供应链掌控力脱颖而出。
相关ETF:5G通信ETF(515050)、5GETF(159994)、5G50ETF(159811)、通信ETF(515880)、通信设备ETF(159583)
【机构:光刻胶产业已形成“多点开花,梯队突破”格局】
消息面上,10月25日,北京大学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看清”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一举打开工艺优化的“黑匣子”。该突破可将晶圆缺陷减少超99%,大幅提升芯片良率,为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扫清关键障碍,国产替代加速。
长江证券表示,当前中国光刻胶产业已形成“多点开花,梯队突破”的格局。多家机构表示,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技术突破打通产业化瓶颈;政策+需求双轮驱动,行业进入红利释放期。中国光刻胶产业正从“技术突破期”迈向“规模化放量期”和“盈利能力兑现期”。
相关ETF:中韩半导体ETF(513310)、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科创半导体设备ETF(588710)
【机构:2026年有望迎来端侧AI大年,重点看好供应链机会】
国投证券表示,随着AI大模型的成熟,用户对AI的认知逐步加深,基于AIoT在技术融合、用户体验、场景刚需等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AIoT或率先破局。当前,苹果、OPEN AI、META等已率先布局AI端侧,具备爆款效应的AI终端产品呼之欲出。
天风证券表示,端侧AI产业链加速升温,终端智能化与算力融合推动生态全面演进,2026年有望迎来端侧AI大年,重点看好供应链机会;同时建议重点关注消费电子龙头公司在算力侧的产品突破和在端侧AI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ETF: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消费电子ETF(159732)、消费电子50ETF(159779)、消费电子ETF(561600)、消费电子ETF富国(56110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