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卫星产业ETF(159218)盘中翻红,涨0.48%,西部超导接近涨停,航天智装涨超6%,紫光国微、国光电气涨超3%,复旦微电、国机精工、四维图新跟涨。昨日卫星产业ETF(159218)获6284万净流入,连续五日吸金超1.4亿,最新规模超6亿创上市新高,资金为何在这一节点大举买入?
首先,上周重磅会议首提“航天强国”,中航证券认为,伴随“航天强国”“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近一年来,卫星产业指数涨超25%,显著跑赢中证军工指数(14.01%),领跑军工板块。
其次,从产业端来看,产业发展迅速,中金机械军工首席刘中玉明确指出,卫星产业已来到关键拐点。
上游来看,巨型星座进入密集发射期,可回收火箭首次试飞即将开展,卫星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下游来看,卫星通信商用市场潜力巨大,近期Space X公布了其星链最新全球用户数,目前已突破700万,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比24年9月用户数接近翻倍,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建设迫在眉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均已获卫星互联网牌照,工信部指出,2030年目标千万用户,将开展卫星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相关文件、行业规范等数据或将较快落地。
卫星互联网出海有望成为未来新亮点,目前国内企业已与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运营商达成合作意向。
中金机械军工首席刘中玉强调,卫星板块兼具“科技成长”和“自主可控”两大属性。中国航天已建成北斗导航等独立体系,供应链不依赖海外,根基扎实。轨道与频段资源稀缺,国际通行“先占先得”原则,抢占资源是当前发展卫星产业的关键驱动力。鉴于卫星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具有主题投资特征且专业门槛较高,普通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覆盖全产业链的指数产品。
卫星产业ETF(159218)作为全市场首指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的标的,成份股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导航通信应用等上中下游企业,今年以来份额增长355.56%,备受资金青睐,有助于投资者便捷把握产业发展整体趋势。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