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模大战”的狂热逐渐退潮,资本市场对AI行业的评判标准已经悄然变化。市场普遍认为,行业正在从技术竞争转向落地竞争,下半场注定是关于产品深度、生态广度和商业能力的多维比拼。
在此背景下,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300624.SZ)凭借其清晰的AI商业化路径与持续的技术创新,获得市场高度关注。
作为数字创意软件领域的头部企业,万兴科技以自研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2.0为技术底座,推进AI原生应用与产品移动化布局,高效实现技术成果向商业价值的转化。
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9.99%。较上半年7.77%的增速进一步提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体现出经营效率的持续优化。
这折射出万兴科技在战略布局上的长期投入,不仅带来了收入增量,还进一步验证了公司AI商业化的可持续路径,经营趋势持续向好。
技术底座:万兴天幕2.0构筑竞争壁垒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从技术概念普及向深度行业融合的关键转折点。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21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2%,中国市场正成为这一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根据德勤数据,54%的企业仍无法量化AI投资回报,反映出行业在商业化价值验证方面仍需突破。长期来看,随着AI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AI应用将迎来从“工具”到“伙伴”的范式转变,价值创造路径也将随之愈发清晰。
今年以来,万兴科技顺应市场趋势,深化“双模驱动”战略,万兴天幕2.0在AI能力上实现跨越式突破。
据了解,对比1.0版本,其在视频生成质量、运动控制、场景一致性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平均90%以上提升。
AI能力已受到广泛认可,万兴天幕2.0基模Pangu-T2V在SuperCLUE 7月榜单中位居国内Top 4,综合评分超越OpenAI的Sora。
万兴天幕2.0海外版ToMoviee 2.0 AI在VBench-2.0全球测评中综合得分位列前三,并在摄像机运动与运动合理性两项关键指标中斩获全球第一。
硬核技术实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也为公司的产品创新与商业化拓展筑牢了根基。
基于万兴天幕2.0,公司推出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及万兴天幕AI App,构建双端大模型原生应用矩阵,AI视频生成单条成本低至0.25元,为C端用户带来“创作自由”的普惠。同时,万兴科技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推出了万兴天幕创作引擎,并开放API接口支持MCP协议,让B端用户可通过API调用或解决方案降低内容生产的成本与门槛。此外,万兴科技在第三季度还发布了旗下首款AI Agent产品——万兴超媒Agent,持续丰富AI音视频一站式解决方案。
(万兴天幕AI,支持一句话生成视频/图片/音乐)
2025年上半年,万兴科技AI服务器累计调用量已超过5亿次,同比增幅逾200%;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AI服务器调用量已超8亿次。这意味着用户对AI功能的接受度和使用热情正在持续提升,AI化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果。
长期来看,万兴科技围绕音视频创意生产流程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为用户创造核心价值的同时,将提升用户留存和活跃度,形成“海量用户基础-数据反哺模型-技术迭代加速”的正向循环,不断夯实商业化基础。
商业化落地:移动布局与生态协同突破
从行业趋势看,全球创意软件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期,移动化趋势明显,用户创作场景从专业级向大众消费级快速渗透,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的爆发直接带动移动数字创意产品的需求激增。
借势行业移动化浪潮,万兴科技正持续释放其商业价值。目前,万兴科技的产品移动化布局正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并展现出清晰的成长轨迹。今年以来,公司不断推进万兴喵影/Filmora、万兴脑图/EdrawMind、万兴PDF/PDFelement等核心产品的移动端迭代,并以AI功能赋能,在全球市场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5年前三季度,万兴喵影移动端收入同比增长超100%,作为国内唯一受邀的视频剪辑应用亮相谷歌开发者大会,还获得GooglePlay全球首页推荐。
(万兴喵影推进智能剪辑,满足各行各业创作所需)
绘图创意产品万兴脑图/EdrawMind升级移动端云笔记、AI智能解析(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功能,推动思维导图向多模态知识管理工具演进。
文档创意产品万兴PDF/PDFelement移动端发布V6版本,打磨创意笔记+AI知识理解+知识沉淀三大用户场景,为用户打造更轻松、智能的知识处理体验。
此外,在产业协同层面,万兴科技通过与文化传媒、艺术领域的主流机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成果在真实场景中落地验证。
湖南卫视中秋晚会采用万兴天幕2.0打造AI视频海报,让神话人物以数字化形式实现创新呈现;深圳广电与万兴天幕2.0合作推出渔业非遗AI宣传片《AI耀鹏城 鱼灯舞星河》,助力传统文化实现数字化传承;湖北卫视携手万兴天幕2.0制作《黄鹤楼》AI创意短片,探索历史名胜的现代表达方式。
这些实践案例不仅凸显了技术应用价值,还沉淀出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的移动化产品实现规模化商业变现,形成“技术-生态-商业”的完整闭环,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从行业维度看,数字创意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的黄金发展阶段。
近期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提到,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此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上述政策导向为万兴科技的AI技术打开了广阔的应用落地空间,未来商业化能力有望持续兑现成长潜力。
在市场需求方面,数字创意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AI应用持续繁荣,价值天花板还在不断抬高。
根据IDC发布的2024-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IT支出预测,2023-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IT支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总市场的CAGR为22.3%。其中,Gen AI的CAGR为73.5%(Gen AI信息创建,如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和代码生成相关)。
IDC也发布预测,中国企业级AI Agent应用市场在2028年的保守规模将超过2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可增长至471亿美元。
目前,万兴科技在AI原生应用和移动端业务上的收入增速表现,正在验证公司AI商业化稳步推进。受益于政策与市场利好,AI应用在更多场景中加速渗透,公司有望实现业务发展多维提升。
同时,凭借技术领先性、商业化落地能力及移动化先发优势,万兴科技有望成长为兼具全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数字创意头部企业,成为“AIGC+移动”时代的核心受益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