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疲弱,市场热点风格切换,资金正从科技股向大消费、周期板块大调仓。
周一,科技股全线调整,大消费股久违反弹,化工板块延续暴走,磷化工、氟化工、有机硅等概念集体“火力全开”。
截至发稿,澄星股份、孚日股份、深圳新星3连板,天际股份、安纳达2连板,粤桂股份、威领股份、鲁西化工涨停。
化工板块正迎政策、业绩、估值三重共振。
首先,市场供需失衡之际,“左磷右锂”行情再现。
自10月下旬以来,黄磷价格已创下近三个月新高。
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现货价格站上12.15万元/吨,动力型磷酸铁锂主流报价已在3.7—3.8万元/吨附近。
从供给端来看,虽然头部企业已满负荷生产,但整体供应仍呈现紧平衡状态。
国金证券测算显示,2026年磷酸铁锂行业开工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高端高压密产品供需结构整体偏紧。
需求端来看,储能、动力电池市场的爆发,因为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这也直接引爆了六氟磷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
据GGII统计数据,2025年一至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30%,预计全年总出货量有望达到580GWh,同比增长67%。
中原证券认为,本轮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是供给端收缩与需求端增长共同作用下,短期供需错配引发的行业景气回升。
此外,政策端产能约束强化行业集中度。
早前,工信部启动磷化工行业节能与绿色低碳提升行动,要求新建黄磷项目必须达到A级环保绩效,现有企业需在2027年前完成能效改造。
这使得约30%的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优化了行业竞争格局,有利于产品价格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十五五”规划进一步放大行业优势,明确将磷矿纳入重点矿产统筹管理,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严控新增产能的政策强化了存量企业的资源壁垒。
今年以来,多个行业积极响应国内“反内卷”号召,积极推进行业自律,以期重塑产品供需平衡,推升产品价格,提高行业盈利能力。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目前农化、制冷剂、生物能源、轮胎及金属铬等行业正处于景气度上行周期。
业绩来看,化工板块三季报业绩普遍亮眼。
多氟多、永和股份等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90%。
开源证券此前指出,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持续向好,行业企业盈利向好修复,同时行业估值有望抬升,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重提升。
作为传统周期与新能源成长共振的关键赛道,化工板块正迎来新周期。
华鑫证券指出,当前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硫磺、硫酸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涨幅居前,行业景气度稳步回升。
政策层面,“十五五” 规划建议整治 “内卷式” 竞争,头部企业组建联合体淘汰低效产能,叠加环保与安全政策收紧,中小产能加速退出,进一步巩固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该行后市看好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三大方向,相关细分领域有望在政策催化与需求复苏中持续受益,维持行业 “推荐” 评级。
中原证券表示,磷化工景气有望延续。2021年以来,受需求提升和供给收缩等因素推动,磷矿石供需较为紧缺,价格大幅上涨。
2024年以来,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态势。由于磷矿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开采过程中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磷矿石的稀缺性将不断提升。
随着下游磷肥、新能源领域对需求的拉动,磷矿石供给的紧张态势有望延续,推动磷矿石价格高位运行。
中信证券表示,化工板块目前主要围绕三大主线进行交易:
1)储能需求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上游锂电等材料供需格局有望重塑,重点推荐新能源相关的材料标的;2)化工“反内卷”持续加码,多行业发起行业自律,化工品价格有望底部回暖;3)化工品行业自身高景气,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