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旅游”)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将登陆上交所主板。
查询2020年11月之后沪深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披露的公告可知,在文旅类企业(以旅游、文化、演艺为核心业务)的IPO审议结果中,仅有陕西旅游通过审核。这也意味着陕西旅游是近五年来A股首家文旅类IPO过会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陕西旅游成立于1988年,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陕西旅游集团为陕西旅游控股股东,直接持有陕西旅游47.59%的股份,通过陕西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控制陕西旅游6.69%的股份。此外,陕西旅游集团为陕西省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因此,陕西省国资委为陕西旅游实际控制人。
目前,陕西旅游依托华清宫、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旅游演艺、旅游索道和旅游餐饮为核心的业务结构。在旅游演艺业务方面,公司打造了《长恨歌》《12·12西安事变》《泰山烽火》等多部知名旅游演艺作品。其中,《长恨歌》作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已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索道业务方面,公司在华山景区运营西峰索道及华威滑道,在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运营少华山奥吉沟索道;旅游餐饮业务则以唐乐宫剧院式餐厅为代表,以其“仿唐歌舞+宫廷晚宴”的特色经营模式,成为当地文化推广的重要窗口。
业绩方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陕西旅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12.63亿元和5.1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亿元、5.12亿元和2.04亿元。
招股书显示,陕西旅游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5.55亿元,将主要用于索道升级、演艺项目扩建等主业相关项目。从上市进程来看,该公司上市申请于2025年5月30日获得上交所主板受理,从受理到上会历时5个月,期间经历了两轮问询。
这并非陕西旅游首次冲刺A股市场。该公司曾于2020年12月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后因合作机构被立案调查而中止。2022年4月,证监会决定恢复对其IPO审查,但公司经综合考量后,于2022年7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在本次IPO审核过程中,上市委要求陕西旅游结合国内及公司业务所在地旅游市场景气情况、公司期后业绩、《长恨歌》演艺项目和索道业务经营情况等,说明公司产品及收入的可持续性,公司经营业绩是否稳定,相关风险披露是否充分。
公司在问询回复中重点阐释了华山西峰索道与同行的竞合关系,并表示特许经营权续期不存在实质障碍。同时,公司就其旅游演艺业务著作权权属清晰性、关联交易合规性等问题作出了说明。
根据招股说明书,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七个项目,包括收购太华索道股权、收购瑶光阁股权、收购少华山旅游索道项目、泰山秀城(二期)建设、少华山南线索道、太华索道游客中心和太华索道服务中心项目。2024年,太华索道实现营收46084.97万元,净利润19830.82万元;瑶光阁演艺实现营收5383.31万元,净利润2133.00万元;少华山旅游索道资产组实现营收1794.09万元,净利润912.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