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高盛调研三花、拓普等9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企业:均未获得大规模订单,2026年或迎量产关键窗口期

2025-11-10 15:45:38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日,高盛团队发布了一份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专项研究报告,该团队于11月3日至6日对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环传动等9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已具备量产技术,多家企业已在海外规划产能,并致力于从单一

近日,高盛团队发布了一份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专项研究报告,该团队于11月3日至6日对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环传动等9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已具备量产技术,多家企业已在海外规划产能,并致力于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然而,行业目前尚没有大规模实际订单确认,真正的量产时间表普遍指向2026年下半年。

根据报告,本次调研的企业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嵘泰股份、双环传动、敏实集团、均胜电子、兆威机电、贝斯特、双林股份。覆盖执行器、减速器、丝杠、结构件、电子皮肤、灵巧手与头部组件等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研究指出,供应链企业的产能规划较为积极,年产能目标约在10万至100万台机器人之间。产能布局不仅限于中国本土,更扩展至海外,尤其是泰国,墨西哥亦有部分规划。这种布局旨在贴近潜在的国际大客户并利用当地供应链优势。

尽管规划信心满满,但所有受访公司均未确认任何大规模订单或明确的量产时间线。它们普遍表示,将根据客户实际订单情况逐步扩产,以避免产能过剩风险。这反映了供应链在乐观预期与现实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谨慎态度。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供应商正努力拓宽其产品组合。它们不再满足于提供单一零件,而是向集成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发展,产品范围从核心的执行器、传感器覆盖到结构件、灵巧手乃至头部总成。

另外,许多原本深度绑定汽车产业的公司,正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新的增长引擎,并希望利用其在汽车领域积累的规模化生产、精密制造和快速响应能力,在机器人供应链中抢占优势市场份额。

为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各公司正积极展示其技术实力和量产能力。快速的“从图纸到样品”的转化效率和敏捷的服务被多次强调为核心竞争优势。报告中还多次提到特斯拉Optimus、智元、乐聚、小鹏等机器人客户商已成为这些供应链企业争取的早期客户。

高盛报告维持对人形机器人长期技术趋势的看好,但强调需要关注关键产品(如特斯拉Optimus)的实际表现和具体应用落地情况。另一个重要观察点是2025年底/2026年初,中外人形机器人公司是否会公布2026年的订单或出货目标。

基于此次调研,高盛对其覆盖的相关股票给出了投资评级,包括对三花智控(H股)、汇川技术、双环传动的“买入”评级,以及对三花智控(A股)、绿的谐波、贝斯特、鸣志电器的“中性”评级。

此次调研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在于国内供应链已具备支撑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技术和产能基础,2025年底至2026年将成为行业“从备产到量产”的关键过渡阶段。若头部客户订单如期落地,国内供应链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技术概念”走向“商业化落地”。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