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讯飞医疗再次集中释放技术与产品新成果,不仅实现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的跨越式升级,还同步推出智医助理医院版1.0与升级款讯飞晓医APP。这不仅彰显其技术迭代的硬实力,更精准切中当前AI医疗行业的政策风口与市场核心痛点。
尤为关键的是,此次升级的大模型及系列产品,始终以“全栈自主可控”为底层支撑,兼具技术硬核特质,既在底层模型上实现关键突破,又紧扣临床场景与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功能,形成从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到场景适配的完整链路,差异化竞争优势清晰可见。
作为A股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讯飞医疗自诞生便坐拥“巨人肩膀”优势,在技术领先性、场景落地能力与政策适配性上形成多重壁垒,构筑起难以复制的价值护城河。
从行业层面看,AI医疗的市场空间正持续扩容。中信证券测算显示,2025年至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空间超700亿元。其强调讯飞医疗这类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稳定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在此背景下,对投资者而言,该如何解读讯飞医疗此次技术升级的深层价值?又该如何看待其在行业中的发展潜力?这正是后续需要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
技术护城河:医疗大模型构筑绝对竞争壁垒
此次升级的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构建的“医疗高质量数据+医疗精品知识库+医疗强化循证推理”全链条技术体系,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形成闭环壁垒,也使其在数百个同类模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首先是医疗高质量数据的“奠基优势”。
不同于多数竞品依赖碎片化、非标注的公开数据,该模型的核心数据体系聚集两大高价值方向构建。一方面是打造“循证长思维链数据”,全面覆盖基层与等级医院的全业务场景,确保数据与真实诊疗流程高度贴合;另一方面是依托医生实时诊疗反馈与行业专家联合构建,形成‘强化学习数据’,通过动态反哺持续校准模型精度,从源头提升其专业性与诊断准确性,为后续技术能力落地筑牢根基。
其次是医疗精品知识库的“支撑优势”。
模型通过深度加工数亿篇权威医学资源,包括各类临床指南、核心期刊文献,且整合中华医学会等专业机构的优质内容,同时系统梳理重点专病的诊疗路径,形成结构化知识库。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循证检索技术可实现知识溯源,大幅降低AI医疗领域常见的“医疗幻觉”问题。
依托这一扎实知识库支撑,该模型攻克的长思维链强化学习技术,在医学知识问答、医疗语言理解、医疗文书生成、诊疗推荐、多轮交互及多模态交互等能力维度,效果全面超越GPT-5(high)及DeepSeek V3.2-Exp。依托模型的深度赋能,以智医助理为代表的医疗AI产品实现能力提升,支持诊断病种拓展至2500种,首诊合理度达98%,同时新增医学思维链循证推理和中医辅助诊疗能力,持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根基。
同时,大模型能力也向等级医院复杂场景进阶,在门诊场景中诊断准确率达93.1%,显著超越低年资医师水平,更优于高年资医师水平。在住院场景这一病情更为复杂的领域,星火医疗大模型在诊断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核心指标上表现优异,专科AI能力在业界首次达到等级医院主任级医师水平。
最后是医疗强化循证推理的“落地优势”,也是破解AI医疗“黑盒决策”行业痛点的关键。
模型突破长时序复杂病历推理技术,成功实现两大场景跨越。一是从基层全科到院端专科的诊疗衔接,二是从门诊到住院的全流程覆盖。更重要的是,其推理过程完全满足“证据可追溯、推荐有依据、决策可解释”的临床要求,医生能清晰掌握模型给出建议的逻辑链条,避免传统AI决策的模糊性,大幅提升临床采纳度。
清晰的是,在AI医疗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星火医疗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实际竞争壁垒。从数据奠基到知识支撑,再到推理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既保障了技术自主可控,又实现了临床深度适配,这种技术与场景的复合优势,亦成为其巩固行业地位、抢占市场红利的核心底气。
B端破局:从基层到等级医院的价值升维
此次发布面向等级医院的智医助理医院版1.0,标志着讯飞医疗完成从“效率工具”升级为“医生AI决策伙伴”的关键转型,精准契合当前医疗AI市场的核心需求变迁。
从全球行业趋势来看,AI医疗领域的投资热度正持续攀升。风投机构Menlo Ventures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AI投资已激增至14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近两倍。同时,市场热情还催生出8家AI医疗独角兽企业,且这些企业多聚焦临床文档、编码计费等行政效率提升领域,侧面印证了医疗行业对AI赋能的迫切需求。
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样突出。针对2024年全国医院总诊疗量达101.1亿次所带来的庞大诊疗压力,医疗机构对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需求愈发迫切。
讯飞医疗的智医助理医院版1.0,恰好精准切中这一痛点。其依托每天超百万次AI常态化应用形成的海量数据,叠加大模型能力,能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智能会诊、病历质控等全流程服务,实现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更关键的是,覆盖全国31省市801个区县、超7.7万家机构的基层应用、累计完成11亿次辅诊,这些海量真实数据持续反哺模型迭代,最终转化为院端场景的核心竞争力,让智医助理医院版1.0的服务能力更贴合临床实际需求。
C端生态重构:主动健康管理的全民时代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带来健康数据爆发,叠加慢性病管理需求升级,C端用户的健康需求正从被动的信息查询,全面转向主动的行动落地。
依托覆盖2000多种疾病、3000多种症状、60000多种药品及6000多项检查检验项目的知识体系,讯飞晓医APP通过动态健康档案与闭环管理模式,层层递进的构建起从基础评估到深度管理的全场景能力,症状评估、报告解读、用药风险提醒等功能形成基础支撑。
首先是从零散健康数据记录到多源信息整合的跨越,其将体检报告、用药记录、自助监测数据等碎片化信息汇集成连贯的动态健康档案,生成可视化健康轨迹,让用户与医生都能清晰掌握健康变化趋势。
其次是进一步依托500余条三甲医院验证的诊疗路径,延伸出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针对高血压、减重等高频需求推出专项计划,通过提醒、干预、跟踪的全流程设计,将静态的健康建议转化为动态的行动引导。
可以说,2600万下载量、1.6亿次咨询量与98%的用户满意度,讯飞晓医APP的模式创新已获得市场的充分验证。这背后亦是对家庭健康管理场景的深度适配,填补了医院诊疗与家庭照护之间的空白地带。
政策导向下:AI医疗规模化时代的确定性机遇
讯飞医疗从技术底层延伸,无论在基层、院端,还是C端的全场景布局,与AI医疗行业的政策导向形成深度共振,这种政策适配性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保障。
当前AI医疗领域的热度与矛盾依旧突出。截至今年5月,国内累计发布医疗大模型达288个,仅今年就新增133个,远超2024年的94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行业整体渗透率仍徘徊在10%至20%,供给激增与低渗透并存。
政策层面的支撑正从宏观导向转向具体资源赋能,不断为化解行业矛盾提供关键助力。
譬如,今年“十五五”规划解读中明确,将通过国家级算力调度平台与算力券机制,为AI医疗企业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AI部署。
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801个区县,通过规模化应用构建了政策落地的先行经验;并在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WHA78)期间,凭借卓越的基层医疗赋能成效,入选数智赋能基层卫生的中国实践案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英文网站展示。
此外,《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基层与专科智能辅助广泛应用、2030年基层全覆盖的目标,讯飞医疗智医助理在安徽形成的可复制模板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而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5部门制定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全流程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监测”的导向,又与讯飞晓医APP的动态档案、闭环干预模式形成精准呼应。
除了国内政策的深度适配,讯飞医疗的国际布局也进一步拓展了增长边界。
其此前发布的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与晓医香港版,以香港为桥头堡切入全球市场,恰好契合全球AI医疗领域的需求缺口。海外市场虽在模型技术上有积累,但缺乏适配基层场景的成熟方案,而讯飞医疗基于国内实践打磨的低成本与高适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医疗升级浪潮中具备天然竞争力。
随着行业从“技术验证”全面转向“规模化变现”,讯飞医疗清晰的三维增长逻辑或能化解这一矛盾。技术领先性筑牢行业壁垒,B端突破机构痛点、C端健康管理挖掘个人健康需求,打开增长空间。
在政策适配性保障发展确定性、行业渗透率从不足20%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周期中,讯飞医疗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与开放生态战略,有望推动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成为AI医疗赛道不可忽视的核心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