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恒生科技指数跌2.82%,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85%及2.09%,恒指再度失守27000点大关。
盘面上,权重科技股集体下跌,百度跌超7%,京东跌超6%,阿里巴巴跌超4%;影视股领跌,大麦娱乐跌超10%;比特币跌破97000美元,加密货币概念股集体下挫;银行、保险、中资券商股等大金融股低迷,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跌超4%;半导体芯片股、汽车股、光伏股、航空股、军工股、黄金股等齐跌。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股逆势上涨,歌礼制药大涨超15%,来凯医药、圣诺医药均涨超12%;花旗称中美市场猪肉价格前景仍然有利,猪肉概念股龙头万洲国际连涨创历史新高。
权重科技股集体下跌,百度跌超7%,京东跌超6%,阿里巴巴跌超4%,快手、小米、腾讯控股、美团跌超2%,网易跌超1%。
影视股领跌,大麦娱乐跌超10%,猫眼娱乐、欢喜传媒、丰德丽控股、稻草熊娱乐、柠萌影视等跟跌。
加密货币概念股集体下挫,博雅互动、OSL集团跌超6%,云锋金融、国泰君安国际、蓝港互动等跟跌。
消息面上,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带来的短暂乐观情绪迅速消散,市场焦点转向大量推迟的经济数据、美联储降息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对高估值科技股的担忧,从而引发了昨晚对高估值科技股和风险资产的广泛抛售。其中,比特币一度跌破97000美元/枚,刷新今年5月初以来新低。
中资券商股低迷,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跌超4%,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泰期货、东方证券、招商证券等跟跌。
消息面上,上交所官方数据显示,10月新开户246.72万户,环比9月下降21.4%,单月同比下降66.3%。东海证券发布研报称,增速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市场情绪高涨带动开户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由于去年“924”行情带动的高基数效应。该行认为市场高涨情绪仍在持续。此外,市场反复冲刺4000点平台,交易情绪分化使得上周券商配置方向出现分歧。但市场主体和投资者结构优化支撑行情稳步上行。
生物医药股涨幅居前,歌礼制药涨超15%,圣诺医约、来凯医药、基石药业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家疾控局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当前全国流感总体处于中流行水平,流感活动处于上升阶段,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北方,其中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
猪肉概念活跃,万洲国际涨1.64%。
消息面上,万洲国际近期发布前三季度业绩,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前,该集团取得收入204.77亿美元,同比增加8.54%;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1.68亿美元,同比增加8.05%。期内,万洲国际肉制品销量223.1吨,猪肉销量296.7吨。花旗认为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美国及中国市场的猪肉价格前景仍然有利。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28.8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72.7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6.14亿港元。
展望后市,广发证券指出,港股牛市的基础并未破坏,但演进方式更可能呈现“震荡上行、重心缓升”的特征,而非单边快速上涨,港股的11月基本面驱动效应强,仍然要重视高景气板块的价值。在配置上,仍然采用杠铃策略,港股稳定价值类资产(尤其是AH溢价相对较高H股)作为底仓长期配置,港股景气成长类资产的产业逻辑依然坚实,震荡中孕育机会。一旦上述Trigger出现,资金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