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名单。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携手平安科技共同打造的《基于创新技术驱动的风控新模式》在68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这是继2022年度、2023年度摘得一等奖后,平安产险再度斩获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成为行业首家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的保险公司。同时,平安产险联合平安科技和壹账通分别申报的《基于数据要素流通的大非车发展新模式》《新能源“科技+保险”新模式建设项目》荣获二等奖。
“金融科技发展奖”是中国金融业唯一的部级科技奖项,该奖项由一行一局一会联合主办,从1992年至今已历经34年,是金融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优秀金融科技成果,促进提高金融业科技发展水平。从2021年保险行业纳入评奖至今,平安产险累计获奖8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微创新奖1项,获奖数量及奖项等级稳步提升,展现了平安产险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持续获得监管部门高度肯定。
打造“科技风控+保险”新模式,筑牢风险防线、穿越经济周期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人工智能发展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带来新机遇。传统保险模式以“经验驱动、风险补偿为主”,存在传统业务“风险管不好”、新型业务“风险看不清”、合规风控“防线有断点”三大痛点,且多依赖人工操作与经验判断,难以适应复杂风险环境。
平安产险加速推进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在风险防控场景的应用,基于“生态化+数智化+一体化”,联合平安科技打造了“基于创新技术驱动的风控新模式”项目,构建“科技风控+保险”新模式,显著提升科技风险防控能力,以科技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融合隐私计算、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自主构建了保前、保中、保后全链路风控体系,开创行业多项领先范式。在保前,通过生态数据建模,突破传统大数法则实现先验式定价模式革新,推出超30款创新保险产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点领域保驾护航。以低空经济新风险研究为例,平安产险通过聚合软件、硬件、厂商、环境等生态数据建模,提供定制化保险产品和服务,覆盖从大型通航机队到无人机的全场景保障方案。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在无人机领域累计承保航空器超15万架,提供风险保障超900亿元。
在保中,该项目构建大灾一体化和万物互联平台——鹰眼系统,实现精准识别、监测、预警风险,涵盖台风、暴雨等19类自然灾害及火灾、爆炸等13种安全生产风险,有效防灾减灾救灾。2025年,平安产险为深圳超3000家餐饮企业部署燃气传感器和电磁阀设备,实现7*24小时实时监测并干预燃气泄漏风险,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
在保后,平安产险借助AI图谱与大模型,构建风险精细化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渗漏和欺诈。同时,平安产险还联合中银保信建立行业级AI反欺诈引擎,驱动上下游行业良性发展。同时,该项目横向打通三道防线,实现人防智防联控,汇集全域PB级风险数据,构建智能化的风险计量中心,打造偿付能力闭环管理,贯穿资负两端,率先实现从规模、利润导向到以资本效率最大化的经营战略转型。截至2025年1月,平安产险创下“偿二代”SARMRA保险行业史上最高分,累计实现减损128亿元,并赋能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助力社会风险减量48亿元。
《基于创新技术驱动的风控新模式》项目依托AI与大数据技术重构保险风控模式,实现从“风险补偿”向“风险全流程管理”转型,让保险业突破传统风险承担者的定位,跃升为积极风险管控者、社会治理赋能者以及产业生态优化者,重塑保险价值链。
数据要素流通驱动业务变革,科技赋能构建非车险发展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平安产险“基于数据要素流通的大非车发展新模式”项目,成功打造“渠道+产品+数据”三擎驱动模式,助力大非车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渠道方面,平安产险构建起覆盖C端及B端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切实赋能核保和销售队伍。比如,在助力C端渠道上,该项目在营销和核保环节分别构建首个保险行业AI营销助手和个人非车AI核保助手,助力营销队伍实现从“不敢做、不能做”到“合规、可信、安全的放心开展业务”的转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AI营销助手自动生成的AI视频采纳率达到63%,累计助力获客452万人次。个人非车AI核保助手有效释放48.7%个人非车渠道核保作业精力,较传统模式作业效率提升300%。在助力B端渠道上,为助力队伍数字化营销及全流程作业提效,平安产险打造团财业务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开创性实现端到端自动化率20.4%,实现销售效能提升56.2%,单均核保时效比原先提升23.5%。
在产品方面,该项目打造了一站式产品生成能力,动态匹配客户需求,实现千人千品即时定制“保险+服务”组合,为客户提供服务化、组合化全面保障的转型。据统计,AI推荐转化率高达15.3%,是传统模式转化率的4倍。例如,在针对某餐饮客户投保雇主责任险时,依托项目能力,通过RAG技术分析企业历史赔付数据,自动识别“食品安全风险”为高优先级,智能推荐“雇主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组合方案,并借助AIGC一键生成展业素材,助力队伍高效拓展业务。
在数据方面,平安产险联合社科院共建保险行业数据合规、可信、安全的标准化数据合规流通体系,首创可信数据空间,加密等级达具备量子对抗能力,国产化芯片指令集性能调优较国际主流方案提升数倍。通过构建全面自动化资产识别,风险识别模型和高效溯源定位能力,风险告警精准率高于行业4.5百分点。
打造新能源“科技+保险”新模式,助力行业“三省”发展
为响应国家“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战略部署,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平安产险携手金融壹账通,聚焦新能源车企与车主核心痛点,创新打造《新能源“科技+保险”新模式建设项目》,搭建车企、险企、车主三方共建的科技保险生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优化车主服务体验。该项目深度践行“省钱、省时、省心”的服务理念。定价端,项目创新构建“险企+车企+行业”多方联合定价机制,实现精准定价,推动新能源车险更普惠。在理赔服务优化方面,依托车端车机数据与云端交警数据的协同联动,该项目构建“车路云一站式理赔模式”,实现理赔流程的自动收单、自动定责、自动估损,实现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现场撤离,推动次生事故率降低26.6%。
推进产业生态共建。平安产险搭建车主端与商家端智能服务网络平台,有效解决客户修车难、服务质量差等痛点,服务好评率高达98.6%,车险服务质量指数位居行业第一。同时,该项目基于AI大模型的事故仿真模拟平台还原碰撞场景,反哺车企产品迭代,助推新能源品牌车企工艺升级,试点新能源车企出险频度改善7%。项目还创新搭建全球风险地图与量化模型,为新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支持。
项目上线后,通过科技赋能,平安产险新能源车保险业务实现扭亏为盈的质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能源保险从“风险承担者”向“生态赋能者”转变,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样本。
AI赋能金融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AI in All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对金融保险业亦影响深远。近年来,平安产险深入贯彻落实平安集团AI战略,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四大核心要素,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全链条与全场景深度融合,探索发展金融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智能营销、智能服务、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场景上,平安产险聚焦智能营销、智能服务、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经营落地超1000个子业务场景;在算法上,构建了灵活的AI架构,支持1周内快速接入新的大模型;在算力上,经过持续投入,公司已构建了千卡规模的算力集群;在数据上,通过知识工程,将专家经验和历史数据沉淀为高质量知识,目前已积累PB级保险行业垂域知识。
此外,平安产险高度重视AI安全治理,在监管指导下,构建了AI安全治理体系,包括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模型算法安全和合规运营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可靠、可控”。
未来,平安产险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AI+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重塑保险业务价值链,积极探索金融新质生产力,不断丰富“保险+科技+服务”模式,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