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纽约时报观点:为什么美国移民执法人员这么热衷戴着面罩

2025-09-08 00:00:47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纽约时报,作者萨布丽娜·塔维尼斯是纽约时报“The Daily”的联合主持人。

特朗普第二任期至今,一个标志性的画面就是戴着面罩的安保人员。无论是在波士顿街头拘捕土耳其学生,还是在洛杉矶的家得宝停车场突袭,又或者如今在华盛顿街头逮捕移民,身穿战术装备、遮住面孔的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人员,已成为美国街头一道陌生又怪异的“国家风景”。

国土安全部表示,在极端分裂与政治暴力不断上升的时代,佩戴面罩是有必要的。特朗普政府的边境事务主管霍曼记者:“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人员被成千上万次曝光过个人信息。他们的家人也被曝光。他们的照片出现在树干和电线杆上,收到的死亡威胁数量激增。”

他表示,戴面罩只是出于现实的应对。

自由派州的立法者认为这一做法应被禁止。今年夏天,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官员提出法案,希望禁止执法人员佩戴面罩。7月底,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也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执法人员戴面罩。

这一问题甚至引起一位联邦法官的关注。本周二,在一项关于特朗普动用军队干预洛杉矶事务的裁决中,这位法官批评称,军方的身份“经常被防护装备所掩盖”。

在我观看这些事件时,我不禁开始思考,美国执法人员佩戴面罩是否有历史先例。这一现象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把这种行为联想到俄罗斯。

2000年夏天,当时普京刚刚上任,我正住在莫斯科担任记者。当时,他正开始与他试图驯服的强大寡头阶层展开第一轮较量。俄罗斯人开始看到政府武装人员对寡头及其资产展开突袭。突袭者都戴着面罩。

这类画面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讽刺地称之为“面罩秀”,借用了一档由戴面具小丑表演的电视节目的名字。

美国不是俄罗斯。但当我努力理解当今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我会回想起自己曾到过的地方。在2000年代的俄罗斯,我起初以为戴面罩只是一个动荡的后苏联国家的怪异特征。后来我明白,那其实是新时代的预兆。

权力与危险

在新冠疫情期间,面罩成为美国高度政治分裂生活的一部分。保守派对口罩令愤怒异常,认为政府是在用站不住脚的科学强迫他们。

尽管人们对病毒传播的担忧有所缓解,但这场争论似乎触动了美国人内心深处关于“面罩的权力与危险”的某种情绪。

过去几年,各州和县开始通过法律,禁止在抗议活动中遮盖面部,理由是执法部门看不到脸就更难阻止违法行为。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奇表示,其中一些法律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当时各州和城市为限制三K党而制定了相关法律。

米奇说,当时三K党成员中往往“充斥着警察相关的成员”,这些白天以真面目示人的警察,晚上却会戴上面罩为三K党效力。

蒙面者往往是义务警察,而不是警察。执法专家认为,执法人员不应戴面罩,因为他们是为公众服务的,必须对公众负责。隐藏面孔会削弱这种责任。确实,执法工作存在危险,但既然拥有代表国家动用致命武力的权力,就必须承担身份公开的义务。

近年来,美国的执法趋势正朝相反方向发展。许多警察部门已开始使用随身摄像头,并要求警员徽章上的姓名和编号清晰可见。

布伦南司法中心自由与国家安全项目的研究员、前联邦调查局特工迈克尔·杰曼表示,即使在他从事卧底工作期间,“只要开始起诉,我的保密身份也就结束了,我必须为自己的卧底行为进行辩护。”

他说,戴面罩为滥用职权提供了空间。人们在必须对自己行为承担个人责任时,往往会更加谨慎。面罩则为粗暴或简化流程提供了余地——比如出拳或踢人。

我采访的所有人都想不出美国执法部门有戴面罩的先例。曾任刑事辩护律师和死刑案件辩护人、现为坦普尔大学法学教授的朱尔斯·爱泼斯坦表示,在他超过45年的执业经历中,从未见过警察戴面罩,即便是处理重大帮派案件时也没有。

“毫无疑问是危险信号”

在美国以外,执法人员戴面罩由来已久。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中央政府薄弱的国家,有时这些国家正在与叛乱分子、贩毒集团,或政治对手作战。

美洲事务华盛顿办公室安全问题专家亚当·伊萨克森表示,上世纪80和90年代,哥伦比亚政府与准军事组织合作——这些组织虽支持政府但不属于政府正式编制——这些武装常戴面罩。他们游走于法律边缘,后来法院和特别法庭记录了他们实施的大量暴行。

当时,哥伦比亚政府面对的是装备精良且极具杀伤力的敌人:贩毒集团。任何阻碍贩毒集团的人都可能面临生命威胁。法官为了避免遭到暗杀,也会戴面罩,这种做法被称为“无脸法官”。

伊萨克森说,在贩毒集团势力强大的地区,墨西哥执法人员也会戴面罩。

研究拉美并著有民主衰退相关著作的政治学家史蒂文·列维茨基表示,上世纪80和90年代,秘鲁政府在与光辉道路游击队的战争中,执法人员也常常戴面罩。在光辉道路势力最强的地区,警察既害怕遭游击队报复,也害怕因自身暴力执法行为而被本地社区孤立。

近年来,人权观察记录到委内瑞拉政府军在去年总统大选引发镇压浪潮期间戴面罩的情况。在菲律宾,杜特尔特发起的残酷反毒战中,受害者表示执行杀戮任务的人员有时也戴面罩。

列维茨基说:“执法人员戴面罩,毫无疑问是危险信号。”

在正常运作的民主国家,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列维茨基表示:“我想不出哪个法治健全的民主国家会让安全部队戴面罩,这根本不会发生。”

强大而自信的政权很少让执法者戴面罩。那些已牢牢掌控民众的极权国家反而避免采取容易引发反感的举措。因为戴面罩会引起公众注意,让人怀疑政府在隐瞒什么,或者显示出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身部队。简而言之,这看起来很糟糕。

多伦多大学中国问题学者Lynette H. Ong表示,在中国,安全部队不戴面罩。但会有其他替代做法。她的著作《外包镇压》中解释说,中国日常维稳力量很多来自街头的普通人,这些人以日薪或合同形式受雇。国家并不正式聘用他们,当他们伤害他人时,政府可以推脱责任。

她指出,中国虽是威权国家,但官员仍可能因执法滥用而被追责,比如被拍到殴打群众后遭撤职。

伊朗的情况也类似。DAWN组织(总部位于华盛顿,专注于美国中东政策)的伊朗问题专家、记者奥米德·梅玛里安表示,在毒品或有组织犯罪行动中偶尔会出现戴面罩的情况。但他2005年被捕时,包括审讯他的人在内,没有任何人戴面罩。

梅玛里安说:“审讯我的人,就是要让我看到他们的脸。”

原因在于,政府想要展示其行为的合法性。逮捕行动也非常低调,“悄无声息”。

梅玛里安说,几名武装人员来到他住的大楼,但邻居们完全不知情。他们之所以如此低调,就是为了不引起反对派关注。

他说:“一旦涉及戴面罩,人们就会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说明政府有东西不愿让人知道。”

“一场表演”

2000年代初的俄罗斯,普京并不想掩盖什么。相反,他要的是一场公开演出。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中央政府权力薄弱,寡头操控着国家机构,为所欲为。所谓的“面罩秀”正是这位新领导人试图扭转局势的手段。

最有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普京2000年5月就职几天后。武装人员身穿军装、戴着面罩,冲进一位寡头拥有的办公室。这位寡头创办了俄罗斯首家独立电视台NTV。

时任NTV台长及主播叶夫根尼·基谢廖夫回忆说,自己被这支武装的“阵仗”惊到,“他们的行动就像是在面对一栋藏满全副武装恐怖分子的建筑。”

而实际上,里面不过是一些中年会计女职员。

电视台最终被国家接管,基谢廖夫现已离开俄罗斯。他说,当时这场突袭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这是给该电视台及其老板、甚至所有反对普京的人发出的公开信号。

“这是一种恐吓行为。”他说,“它的意思是,‘现在我们掌权了,我们要找你算账。’”

而特朗普政府如今对移民与雇佣移民的企业所采取的行动,与当年俄罗斯的做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次的目标不是寡头,而是移民。

但这不仅仅是针对移民。阿肯色州前州长、曾在小布什政府参与边境安全事务的阿萨·哈钦森表示,这种表演的观众还包括全球潜在移民。他说,前总统拜登“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世界对美国边境开放的看法”,“我知道必须由某个愿意制造‘痛感’的人出面,要非常强硬、制造恐惧,才能改变现状。”

当然,还有国内的观众。

民调显示,许多美国人并不喜欢特朗普在遣返移民上的做法,尤其是针对没有暴力犯罪记录的移民。但也有一些美国人似乎被这种黑暗戏剧所吸引并表示支持。在佛罗里达,一座被称为“短吻鳄恶魔岛”的移民拘押中心(目前正陷入法律纠纷)甚至有自己的周边商品。美国人会在这座拘押中心新设立的公路标志旁自拍打卡,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今年8月,印第安纳州宣布与国土安全部合作,建立“极速拘押中心”,对标“短吻鳄恶魔岛”。几周后,内布拉斯加州也宣布计划建造“玉米监狱”。

列维茨基表示,这种高调甚至炫耀式的戴面罩行为。

“是一场表演,但会产生现实后果。”他说,“MAGA阵营似乎很享受扮演威权角色的感觉,有种角色扮演的意味。”

也许最重要的受众是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自身——以及想要吸引的新招募者。这个机构正计划招聘1万名新特工,而当前美国执法行业的招聘一直很困难。

今年7月,国会刚刚为该机构批准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戴面罩也许能安抚那些担心人身安全或怕被熟人指责的求职者,同时还能吸引那些热衷此类“刺激感”的人——他们可能觉得戴面罩是一种挑战体制的乐趣。

今年8月,国土安全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仿《南方公园》风格的图片,画面是一队卡通人物乘坐ICE车辆前行,他们的脸从鼻子以下都被遮住。图片上方写着:JOIN.ICE.GOV。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