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超三星SF2助力2025年底量产,标志其芯片制造迎来新竞争优势

2025-07-15 00:12:24
今日美股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 导读目录英特尔18A工艺良率提升超过三星SF2良率提升对18A工艺及Panther Lake集成的影响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大规模量产(HVM)的前景与台积电N2工艺的良率对比及未来挑战14A工艺及未来对外业务的转型布局权威点评与总结常见问题解答英特尔18A工艺良率提升超过三星SF2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迎...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超三星SF2助力2025年底量产,标志其芯片制造迎来新竞争优势

导读目录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提升超过三星SF2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迎来关键突破。其18A工艺节点的良率已从上一季度的50%提升至55%,成功超过三星当前2nm工艺SF2的约40%良率水平。

KeyBanc Capital Markets 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英特尔仍落后于台积电N2工艺的65%良率,但18A工艺的快速进展显著增强了英特尔的市场竞争力。

良率提升对18A工艺及Panther Lake集成的影响

良率的稳步提升对于18A工艺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英特尔计划将该工艺首次应用于旗舰级SoC——Panther Lake的背景下。高良率保证了芯片制造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有利于保障新品上市的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

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大规模量产(HVM)的前景

报告显示,英特尔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18A工艺的高量产(HVM),届时良率预计达到70%。这意味着英特尔将具备充足产能支持下一代移动CPU的量产需求,有望填补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推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部署。

与台积电N2工艺的良率对比及未来挑战

工艺节点 良率 当前状态
英特尔 18A 55%(预计2025Q4达70%) 正在提升,首次集成Panther Lake
三星 SF2 (2nm) 约40% 良率稳步提升中
台积电 N2 65% 行业领先良率

尽管台积电的N2仍在良率方面领先,但英特尔18A工艺的迅速追赶为其未来挑战台积电奠定了基础。

14A工艺及未来对外业务的转型布局

英特尔计划在内部成功推动18A工艺后,逐步以14A工艺面向外部客户市场。此举旨在借助更成熟的技术节点提升客户产品竞争力,并有望与台积电的A14工艺展开直接竞争。这标志着英特尔正积极调整战略,拓展代工与技术服务业务,增强市场影响力。

权威点评与总结

英特尔18A工艺的良率突破三星SF2,彰显其制程技术实力的显著提升。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表明,随着良率的持续攀升,英特尔不仅将实现2025年底的大规模量产,还能首次实现先进工艺与自家旗舰SoC的深度集成。

尽管仍落后于台积电N2,英特尔的稳健推进和内外结合的产品策略,或将有效缩小技术差距,提升其市场竞争地位。未来,14A工艺的对外推广也将为英特尔打开新的增长点,推动其从制造商向技术生态服务商转型。

英特尔18A工艺的良率突破意味着其在先进制程领域正逐步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2025年实现量产的目标具备高度可行性。
—— KeyBanc Capital Markets,2025年7月14日
虽然台积电仍占据制程良率领先地位,但英特尔通过18A工艺结合内部旗舰产品的策略,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潜力。
—— Wedbush Securities,2025年7月14日
14A工艺的推广将使英特尔能够扩大对外代工业务,挑战台积电的市场垄断格局。
—— Morgan Stanley,2025年7月14日

常见问题解答

问:英特尔18A工艺良率提升为何重要?
答:良率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良品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是实现量产和商业成功的关键。
问:18A工艺与三星SF2和台积电N2工艺相比如何?
答:英特尔18A良率已超过三星SF2,但仍落后于台积电N2,显示出快速追赶态势。
问:什么是HVM?
答:HVM代表高量产(High Volume Manufacturing),指制程技术达到稳定且可大量生产的阶段。
问:英特尔为什么先内部使用18A工艺?
答:先内部使用有助于验证工艺稳定性及性能,再逐步推广到外部客户,降低风险。
问:14A工艺将如何影响英特尔未来业务?
答:14A工艺将支持英特尔拓展对外代工市场,提高竞争力,有望直接对标台积电的A14工艺。

来源:今日美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