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已同意向博通购买10吉瓦的计算芯片,这意味着OpenAI可能在最近签署的约1万亿美元芯片和数据中心协议基础上,再投入3500亿至5000亿美元,以争夺运行ChatGPT等服务所需的算力。

9月,OpenAI已与英伟达达成协议,购买总功耗为10吉瓦的芯片,上周又宣布将从AMD再采购6吉瓦的芯片。OpenAI最近还与Oracle达成了一项为期五年、耗资3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协议。
外界质疑OpenAI如何筹集这些远超现有收入的资金。这些交易意味着OpenAI将承担起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部署这些芯片将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新数据中心。
根据最新协议,OpenAI已与博通共同设计了专用于运行其自家AI模型的定制芯片,这是这家创业公司首次自行生产AI芯片。
交易完成后,OpenAI的总计算能力将超过26吉瓦,相当于约26座核反应堆的规模。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公司与博通合作开发这款定制芯片已长达18个月,将为OpenAI带来“海量的计算基础设施”。他形容开发AI基础设施的竞赛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工业项目”。
奥特曼说,这些芯片是专为“推理”而设计的,也就是AI回应用户请求的过程。随着AI计算需求从模型训练向应用部署转变,推理将成为技术需求中占比更大的部分。
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这就像铁路或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正逐步成为全球80亿人口的关键基础设施。”他还说:“但这不可能由某一家公司独自完成,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大量合作与协作。”
与英伟达和AMD的交易不同,OpenAI与博通的合作并未获得任何财务激励。英伟达此前同意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AMD则授予OpenAI可用每股1美分价格购买其至多10%股份的认股权。
OpenAI与博通的这笔交易总成本可能低于5000亿美元,因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芯片价格将逐步下降,目前这一市场仍由英伟达主导。
OpenAI高管表示,现在每部署1吉瓦的AI计算能力大约需要500亿美元,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芯片采购,另外150亿美元用于运行基础设施。预计博通的芯片价格将低于英伟达。
知情人士透露,与博通和AMD的合作旨在降低OpenAI对英伟达的依赖,控制成本,并在未来推动芯片价格下行。
奥特曼数月来一直表示,处理器短缺已经拖慢了公司发布新版本ChatGPT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