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英国路透社周五(7月18日)发布独家报道称,知情人士本周表示,中国已悄悄发布了首个2025年稀土开采和冶炼配额,但并未发布惯常的公开声明,这是北京方面加强对这一关键行业控制的又一迹象。
(截图来源:路透社)
稀土配额是衡量全球稀土供应的“晴雨表”,受到密切关注。稀土是由17种元素组成的,用于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机器人和导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政府通常每年向国有企业发放两次稀土配额,但今年的配额发放被推迟了。
消息人士称,政府上个月才发布今年的第一批配额,没有像往常一样发布公开声明。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出于安全原因,各公司被告知不要透露具体数字。这些细节是首次在此报道。
消息人士并未透露具体的配额数量。
中国对稀土及其供应的控制日益敏感,在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一直积极维护其控制权。
为了报复美国提高关税,北京方面已将几种稀土元素及相关磁铁列入出口限制清单,此举切断了稀土供应,并迫使一些中国以外的汽车制造商部分停产。
此前四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均于每年第一季度在其网站上发布首批配额公告。
工信部尚未立即回复通过传真发送的关于为何未公开发布该信息的置评请求。
去年,中国发布两批共计27万吨的采矿配额,年供应量增幅从2023年的21.4%放缓至5.9%。
2024年的冶炼和分离配额也分两批发布,总计25.4万吨,较2023年增长4.2%。
北京方面利用2006年首次推出的配额制度和企业整合来规范行业,并赋予官员对产量的控制权。
北京方面已经缩小配额准入范围,去年仅有两家国有集团——中国稀土集团(China Rare Earth Group)和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公司(China Northern Rare Earth Group High-Tech)——有资格获得配额,而之前有六家。
据两位消息人士和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配额被推迟,部分原因是2月份的一项提案将进口矿石纳入配额体系,这引发依赖进口的公司的反对,它们担心可能会失去原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