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英国《金融时报》周日(9月7日)报道称,中国正准备向俄罗斯主要能源公司重新开放国内债券市场,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北京和莫斯科之间不断深化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截图来源:《金融时报》)
两位知情人士称,中国高级金融监管机构在8月下旬于中国南方城市广州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俄罗斯能源企业高管,他们将支持其公司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
若成行,这将是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企业首次在中国大陆融资,也是继国有铝生产商俄铝(Rusal)2017年发行15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后,俄罗斯债券首次重返中国公开市场。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上周二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表示两国战略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会谈后,莫斯科宣布已与北京就建设讨论已久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达成协议,该项目由俄罗斯国有垄断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牵头,分析人士称该项目可能重塑全球能源流动。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随后与中国央企中石油签署协议,同意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对华年供气规模从380万立方米增至440万立方米,并将“远东”管道的年输送量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双方也签署了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备忘录。
自2022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广泛制裁关闭了俄罗斯借款人进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机会,而中国的银行则因担心受到二级制裁而回避涉及俄罗斯公司的公开融资交易。
然而,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关系的收紧现在使得银行不再那么谨慎。与此同时,对于遭受制裁的俄罗斯经济来说,人民币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外币。
2022年,俄罗斯企业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人民币计价债券。大多数此类债券是由包括俄罗斯铝业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内的一小部分公司发行的。
知情人士表示,俄罗斯“熊猫债”的复兴最初可能仅限于两到三个公司。
他们表示,俄罗斯国家核公司Rosatom及其附属公司并未受到西方主要国家的广泛制裁,预计将成为首批进入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的借款人之一。
律师警告说,成功的债券发行将要求俄罗斯公司解决对中资银行制裁的挥之不去的担忧,而中资银行是“熊猫债”的主要买家和经纪商。
北京金诚同达尼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Allen Wong表示:“经纪商仍将面临美国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二级制裁的风险。”他补充说,银行将很难隐瞒其参与公开市场的情况。
一种潜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尚未受到制裁的俄罗斯实体发行“熊猫债”,但存在债务出售后该实体可能成为目标的风险。
Wong说:“这个想法有吸引力。 但要使其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自上而下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