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7月28日,中国宣布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育儿补贴,这是近年来出生率持续下滑后,为鼓励生育所采取的最新举措。
据新华社报道,政府将每年为每名3岁以下儿童提供3600元人民币(约502美元)的补贴。该政策自今年1月1日起追溯生效,不论是第一胎、第二胎还是第三胎均可申领,旨在减轻年轻夫妇在育儿成本方面的压力,鼓励生育。
新华社称,该政策预计每年将惠及超过2000万个家庭。此前,中国已出台过税收减免措施,并在推动提供更为负担得起的托育服务。
此项新措施出台之际,中国人口已连续第三年萎缩。2024年新出生人口为954万,仅为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当年)1880万人的一半。
出生率下降对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成重大担忧。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威胁到劳动力供给和生产率。根据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模型,印度已在2023年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可能会在2050年降至13亿,到2100年则跌破8亿。
这一前景与结婚率的急剧下降密切相关。2024年,中国登记结婚对数创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低,同比减少20%。十年间,结婚人数从2013年的1347万对锐减至2024年的611万对。
中国人也越来越晚婚:平均初婚年龄已从2010年的24.9岁上升至2020年的28.7岁。在一个生育高度依赖婚姻的国家,结婚率下滑很可能导致今年出生人数的大幅减少。
新华社报道,这项育儿补贴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申请,具体发放时间由各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措施方面
近年来,许多城市已经推出自己的补贴政策,尤其是为了鼓励家庭生育二孩或多孩。尽管尚无全国性的家庭生育意愿调查,但2023年广东省的一项民调显示,半数受访者希望拥有两个以上孩子,另有6.5%希望生三胎。
2024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因高额生育补贴而登上全国新闻头条:对生二孩的夫妇发放5万元,对生三孩及以上者发放10万元。此外,一些城市还提供购房补贴。
部分激励政策已显成效。例如,湖北中部的天门市在2023年开始向生育二孩的家庭提供9万元以上的补贴,并对三孩家庭提供更多补助,包括现金、托育补贴和住房支持。据该市官员称,2024年当地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增长17%。
目前,生育补贴主要由地级市或更低级别地方政府设立,政策零散且缺乏统一标准。中国政府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曾表示,将提供育儿补贴和服务,并加强对孕产妇的支持,但未披露具体细节。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建议延长产假、发放补贴,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