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英国路透社周五(10月31日)报道称,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支撑其19万亿美元的经济似乎已达到极限。
由于投资空间有限和出口放缓暴露出经济脆弱性,中国领导人们发出信号,未来五年将更加大力支持消费,尽管相关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截图来源:路透社)
虽然扩大内需的目标由来已久,且不会凌驾于高科技制造业之上,但分析人士表示,2026-2030年规划中的提议更加明确。
花旗集团(Citi)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该建议明确承诺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消费政策的理念似乎也从几乎以供给为中心转向供需平衡。”
结构性失衡加剧 消费地位上升
中国的结构性失衡无疑在房地产市场危机以及与华盛顿的贸易战中进一步加深。
本周,中国执政党共产党领导层承诺要“合理提高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他们还承诺将加大以消费为导向的政策力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以提升居民收入,并增加中央政府在社会支出中的比重,以更好地支持家庭部门。
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主管Andrew Batson表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民生和消费。”
该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申了上周的官方表态,即未来五年中国将提高民生领域政府投资比例,并“大幅”提高民生领域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表示:“随着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扩张达到极限,资源配置将更多地转向消费。未来的投资将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上。”
家庭消费或成经济增长新支柱
中国可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家庭消费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但政策顾问表示,政府是否会在即将出台的五年规划中设定具体目标尚不明确。
过去十年,中国为提振消费及相关改革所做的努力进展缓慢,未能有效惠及实体经济。由于社会福利不足、收入增长放缓以及房地产危机侵蚀了家庭财富,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服务业的发展也较为缓慢。
目前,中国家庭消费约占GDP的40%,远低于美国的近70%。一些政府顾问建议,中国应力争在未来十年内将家庭消费率提高到50%。
澳新银行(ANZ)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促进国内消费的关键在于资源分配。”
分析师和投资者正密切关注那些能将资金和资源从企业和政府投资转向居民部门的举措——这将是释放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
兼顾制造业与消费 政策重心趋于均衡
在聚焦消费的同时,中国领导层也重申,将保持制造业在经济中合理占比的承诺,并优先发展新能源、航空航天和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目前,制造业约占GDP的四分之一。
上周,中国公布了2026-2030年政策目标纲要,优先发展制造业和技术型经济,同时承诺促进消费。
包含详细经济目标的完整五年规划将于明年3月在全国人大年度会议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