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股市1万亿美元的反弹正在引发投资者风险上升的担忧,促使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削减融资规模并限制买入。
在首个公开举措中,总部位于上海的国金证券在一份公告中称,将部分证券新客户融资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而在2023年9月,中国监管部门才批准将该比例从100%下调至80%。
本周,多家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对部分年度表现最佳的产品实施每日申购限制。周三,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 ETF的联接基金将单日买入额度上限定为仅100元(约14美元),这是本轮反弹中最为严厉的限制之一。
知情人士表示,国金提高保证金比例是出于担心在股市近期大幅上涨后若发生回调,客户可能面临亏损。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受到监管部门指导。
仅在过去一个月,中国股市的市值就增加超过1万亿美元。上证综指升至十年来新高,沪深300指数自今年低点以来已上涨逾20%。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加之投资者押注政府将出台刺激措施提振经济,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重新燃起。根据彭博整理的数据,内地两市交易额周一(8月25日)突破3.1万亿元人民币(合4330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水平。
融资融券余额——市场情绪的晴雨表——本周突破2.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水平上次出现是在2015年6月,当时股市正处于一轮史诗级牛市的高峰。分析人士指出,上周五新增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的比例接近12%,高于10月的峰值,显示市场存在一定的“害怕错过”情绪,因为大量交易是通过借钱进行的。
交易所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7月新开股票账户数量同比增长71%。
中国监管部门历来在股市过热或过度下跌时进行干预,常用的工具包括融资融券和卖空限制。
自2023年8月市场下跌以来,监管层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禁止在限售期内出借股票用于卖空、提高对对冲基金和投资者的融资保证金要求等。这些限制在2024年进一步收紧。
然而,从历史来看,这些举措对解决市场疲弱的根本原因作用有限,而这些原因包括持续的房地产危机以及低迷的消费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