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欧洲)讯 周五(8月29日),据《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消息,美国将 收紧对全球芯片制造商在华生产的限制,撤销此前给予三星(Samsung,005930.KS)、SK海力士(SK Hynix,000660.KS)和英特尔(Intel,INTC)在中国接收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特别许可。
美国商务部在2022年出台针对中国的 半导体设备出口全面限制,但当时为部分企业提供了豁免,以便它们继续在华运营。然而,根据最新公告,这些豁免即将被取消,相关企业今后必须获得新的许可证,才能在中国采购和使用美国制造设备。
这一变化预计将削弱美国设备制造商的对华销售,包括科磊公司(KLA Corp)、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和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AMAT)。与此同时,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利好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为其提供替代空间。此外,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Micron)或将从中获益,因为其与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在存储市场直接竞争。
根据文件规定,此项调整将在 120天后正式生效。
英特尔(Intel)数年前已将位于大连的NAND存储芯片制造厂出售给总部位于首尔的SK海力士,但仍继续在中国生产晶圆直至2025年。
市场解读
此举标志着中美半导体“脱钩”进程进一步加速。在资本市场上,短期内可能引发以下几方面影响:
美股半导体设备股承压 —— 科磊(KLA)、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等公司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若订单骤减,股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中韩厂商受不同冲击 —— 韩国的三星与SK海力士需重新评估在华产能布局,或将部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或本土;而中国本土设备与材料厂商可能迎来 进口替代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加快产业链自主化。
美光潜在受益 —— 作为三星与SK海力士的直接竞争对手,美光或在存储芯片市场份额争夺中占得优势,其股价可能因政策利好获得支撑。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上升 —— 此类政策调整再次加剧中美科技摩擦,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或将推高市场对科技股的风险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