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会晤。双方在稀土出口、关税调整及农产品采购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临时性休战,令紧张的中美贸易关系暂时降温。这场被外界视为防止全球贸易战全面升级的“釜山峰会”,或成为自2020年以来两国关系最具转折意义的时刻。
根据中国商务部声明,中国同意暂停为期一年的稀土出口管控措施。这项政策原定于10月9日实施,引发全球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记者表示,这项协议将“很可能每年例行延长”,并透露他计划于明年4月访华,而习近平将于稍后访问美国佛罗里达或华盛顿。
“我们达成了协议。”特朗普说,“稀土问题已彻底解决,这是全世界的好消息。”
稀土是生产半导体、导弹、电动汽车及航空设备的关键原料。分析人士认为,此举缓解了美国产业链短期压力,也为两国经济关系的稳定创造了空间。
特朗普宣布,针对中国的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下调至10%,令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从57%降至47%。此前他曾威胁若中方坚持稀土出口限制,将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也暂缓执行9月29日公布的针对中国企业子公司的出口黑名单。
双方还同意暂停一年对彼此船舶征收的港口附加费用。
特朗普表示,中国将每年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并扩大高粱等农产品进口。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补充称,首批采购将在2026年1月前完成1200万吨。
不过中国商务部仅表示“双方同意扩大农产品贸易”,并未公布具体金额或时间表。
此外,特朗普透露双方正在探讨从阿拉斯加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可能性,相关谈判将由美方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与中方官员跟进。
特朗普称,他与习近平讨论了英伟达(Nvidia)芯片销售问题,但未涉及最先进的Blackwell GPU。他强调交易将由企业层面决定,美方仅作为“调解者”。
“那是他们和英伟达之间的事,”特朗普说,“我们只是仲裁角色。”
中方表示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但未公布细节。分析人士认为,该表态释放出谨慎的合作信号,但实质性突破仍有限。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在此次谈判中占据相对主动。
Piper Sandler 分析师安迪·拉佩里耶(Andy Laperriere)指出:“习近平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早有准备,稀土是中国手中的强力筹码。 目前看来,中国在这场稀土休战中赢得更多筹码。”
Wolfe Research 策略师托宾·马库斯(Tobin Marcus)也认为,中国成功利用稀土出口限制和大豆采购禁令迫使美国让步。
“北京用有限的工具,换取了美方的实际关税下调。” 马库斯指出。
但也有分析认为,特朗普通过这场会晤在政治上赢得了短期成果:他向国内农民展示了“实质性胜利”,宣称“中国将购买创纪录的大豆”,同时也化解了美国制造业面对稀土瓶颈的压力。
从这一角度看,双方都得以在各自的国内舆论场“宣告胜利”。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则提醒称:“这不是一份全面的协议,而是一场不安的停火。”
“美中关系仍处于一场持续的、暗流汹涌的贸易战之中。”
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强调谈判团队已在马来西亚达成初步共识,双方应“尽快完成后续工作,取得令中美及全球都安心的成果”。
习近平还指出,过去几年美中关系的曲折经历说明双方应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大国责任,避免陷入“恶性报复循环”。
他提到,双方可在人工智能监管、反洗钱、非法移民打击及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加强合作。
本次稀土停火虽然缓解了供应紧张,但并未改变双方在高科技和产业安全领域的结构性对立。
稀土被视为未来新能源与军事竞争的关键资源,中国控制全球约70%的供应链,而美国正积极推动供应多元化与本土冶炼计划。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协议更像是一场**“喘息式缓和”**,为双方在更复杂的科技与安全议题上赢得时间。
这场“釜山谈判”并非一份最终协议,而是一次带有战术意味的外交休战。
特朗普获得了国内政治加分,中国则稳住了稀土出口的主动权。
短期内,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或将缓解,但真正的结构性竞争远未结束。
正如伯恩斯所言:“这不是和平,只是一场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