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年轻工人在软件开发等领域正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但在某些岗位上,也有一部分人正因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而受益。
新的研究显示,人工智能确实正在严重影响美国年轻人的就业前景。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经济学家在周二发布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最容易替代人类任务的领域,年轻工人受到的冲击最大,比如软件开发。
他们分析了来自数万家公司的数百万名员工的匿名数据,其中包括员工年龄和职业的详细信息。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影响就业最清晰的证据之一。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表示:“当你特别观察那些高度暴露在人工智能面前的年轻工人时,会看到明显的变化。”
他与巴拉特·钱达尔和Ruyu Chen共同进行了这项研究。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人工智能能帮助而不是取代人类工作的领域,年轻人的就业情况正在改善。
尽管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影响特定职业(例如软件编码)的零散证据,但此前几乎没有确凿数据证明人工智能已经对整体劳动力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
部分原因是ChatGPT的推出,恰逢美联储为遏制经济增长而大幅加息,同时就业增长也正从疫情后的快速招聘中放缓。新的研究则试图将人工智能的影响从这些其他因素中剥离出来。
借助工资处理公司ADP的记录,这些经济学家得以深入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这些数据包含员工年龄和职业的详细信息,比美国劳工部每月就业报告所依赖的住户调查更为全面。
斯坦福的研究团队首先关注了那些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大量工作任务、因此有可能替代人类的岗位。这类岗位包括软件开发、前台接待、翻译和客户服务等。
他们的发现是,自2022年末以来,这些岗位的整体就业情况相比其他职业有所减弱,尤其集中在年轻工人中。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说:“从2022年底到2023年初开始,你会看到这些年轻工人的就业趋势确实与其他工人不同。”
以22至25岁的软件开发人员为例,到今年7月,他们的人数相比2022年末的峰值减少了近20%。这对近年来大量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而26至30岁年龄段的从业者人数几乎没有变化,年龄更大的从业者人数则持续增长。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也在影响计算机科学类岗位,比如科技公司整体就业的低迷,或者疫情对教育造成的干扰。但数据表明,这些因素并不能解释人工智能对其他岗位产生的影响。例如,客户服务岗位的员工数量也呈现出类似趋势,而这类工作通常不需要大学学历。
经济学家还排除了其他可能干扰数据的因素,比如不同企业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或某些职业更容易被远程办公或外包取代等。
年长工人在职业生涯中积累的一些较难被自动化的技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免受人工智能的冲击。例如,高级软件开发人员可能学会了如何与非技术人员协作,以及如何交付公司真正需要的产品。这类技能对雇主来说依然非常有价值,可能永远无法被自动化取代。
这也引发了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市场悖论:如果掌握这些技能的唯一方式,是从事那些现在已被人工智能大幅自动化的工作,那么当今天的专家退休后,谁来接替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年轻人在工作中如何学习。
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表示:“我认为我们今后必须更明确地对人进行培训,而不能再只是指望他们自己摸索出来。”
尽管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哪些岗位可能被取代,但人工智能也可能帮助一些工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例如,人工智能可能协助医疗人员更快速地做出准确诊断。
经济学家指出,在那些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更可能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角色的职业中,年轻人的就业增长甚至超过了整体就业增速。
这种增长不足以抵消那些被人工智能取代任务的岗位所带来的疲软,但这确实带来了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被用来增强工人的技能,最终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从而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好。
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表示,仅仅自动化人类现有的任务虽然可以节省成本,但并不会真正创造出新东西。更有价值的是,用人工智能来扩展人类能力,带来新的成果,从而促使企业雇佣更多员工,而不是更少。
他说:“我很高兴在数据中看到,这种增强方式确实可能带来好处,并促进更多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