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香港《南华早报》周一(5月5日)报道称,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一走强,并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涨破7.2,这表明随着贸易战解冻的希望和对中国资产的新需求增长,市场情绪出现乐观的转变。
(截图来源:《南华早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地时间5月4日表示,他愿意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因为目前的关税已经高到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几乎停止贸易往来的地步。
此前,中国商务部上周五表示,北京方面“目前正在评估”美国官员反复发表的、“表达愿意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评论和信息。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徐天辰(Xu Tianchen)表示,最近人民币的升值主要是由于人们预计美国和中国将很快开始谈判,并补充说,工作层面的接触可能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
徐天辰说:“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期两国会降低对彼此的一些关税,因为这些关税令人震惊且不可持续。但任何谈判都将相当漫长,充满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会给汇率带来波动。”
徐天辰补充说,尽管一些人重新燃起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但全球投资者远未“超配”这些资产,他们需要看到切实的迹象,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增加赌注之前轻松抵御华盛顿的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日播出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媒体见面》节目中接受Kristen Welker采访时表示:“我会在某个时候降低关税,要不然,你将永远无法跟他们做生意,而他们非常希望跟我们做生意。”
在特朗普上个月征收一系列关税后,人民币经历了大幅波动,在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中国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努力应对贸易战,人民币在4月的前几周面临贬值压力。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7年低点,跌破7.35,而离岸人民币则跌至7.4290的历史低点。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的贸易战开始时,人民币从2018年4月的6.27左右跌至2019年9月的7.18,贬值14.5%,给全球股市带来冲击波。但分析师表示,这种贬值不太可能再次发生,因为人民币的全球地位有所提升,而且中国近年来更加注重汇率稳定。
中国发布了一项行动计划,旨在促进人民币及其自身支付系统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并旨在利用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作用,促进人民币的使用,特别是在涉及“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中。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美国将关税武器化并攻击其贸易伙伴,在全球情绪发生更广泛转变的情况下,人们对美国资产安全也产生怀疑,促使一些投资者从美元和国债中分散投资,使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4日报道称,北京方面正考虑采取措施以解决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所扮演角色的不满,这或许可为缓和敌对状态提供一条途径,从而有利于开启贸易谈判。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近日已开始了解特朗普团队在芬太尼化学原料管控方面的具体诉求。芬太尼是一种强效合成毒品,其前体化学品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考虑由王小洪亲自率团赴美,与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会面,或选择在第三国安排双方接触。
《华尔街日报》指出,北京方面正在就向美国提供芬太尼的潜在方案进行磋商,这是双边关系的最新转折,此前事态发展导致两国政府之间沟通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