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观点:为什么这么多 Z 世代的年轻人投入了保守基督教?

2025-10-14 00:00:18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纽约时报观点版,作者丹尼尔·K·威廉姆斯 (Daniel K. Williams) 是阿什兰大学历史学副教授,著有《堕胎与美国教会:罗诉韦德案的宗教史》一书。

该图片由Pexels在Pixabay上发布

认为未来政治会更团结、分歧会减少的人,应该重新思考了。

仔细观察Z世代可以发现,如今撕裂美国政治结构的严重选举分裂,很可能还会持续多年。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之一,是Z世代的宗教状况——或说是宗教的缺失。

Z世代指的是出生于1990年代末到2010年代初的一代人。

大约三分之一的Z世代没有宗教信仰。38%从不去教堂——这体现了“无宗教信仰者”(Nones)群体的壮大,即那些没有任何宗教归属的美国人。

但早前有关在Z世代中基督教右翼将式微的预测,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在新冠疫情之后,许多Z世代对意义、社群感和超越性的渴望,让一部分人在保守派基督教中寻找答案,推动了年轻美国人中宗教与政治的双重复兴。

他们对信仰与政治的结合抱有一种新态度,许多人将政治视为一场灵性的战争。

根据基督教研究机构Barna Group的调查数据,Z世代中去教堂的人,比年长几代人更频繁地出席宗教活动。24%的Z世代每周去教堂一次,这一比例略高于千禧一代和X世代。

这些年轻基督徒中,很多人已经投向保守政治——基督教信仰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信息几乎融为一体。这种结合在查理·柯克的追悼会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会上多位发言人将政治和宗教主题交织在一起。

Z世代笼罩在绝望之中。很容易想象,经历了疫情隔离创伤、又对世俗自由主义的“空洞”感到幻灭的年轻人,会被与上帝的关系和人生目标所吸引。

查理·柯克所传达的坚定和喜乐的保守基督教信仰,曾吸引了不少人。

其中一些人相信,他们正与“敌人”进行一场灵性上的战争,并认为他们因信仰而会受到世俗国家或社会的迫害。

这种观念与“对抗恶魔势力的属灵战争”密切相关,这种说法在灵恩派教会中尤为流行——这些教会鼓励讲方言、信仰治愈等神迹能力的施展。

注,“灵恩派教会”是对英文 Charismatic churches 的翻译,指的是强调圣灵的恩赐(Charismata)和超自然现象的基督教教会或宗派。它是20世纪从传统基督教中发展出来的一股运动。

Z世代的基督教右翼,与他们父母或祖辈那一代完全不同。上一代人大多成长于艾森豪威尔时代,那时“公民宗教”影响深远,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带领祷告,还签署法案将“在上帝之下”加入誓词。在美国许多地区,学校每天早晨还会祈祷或诵读《圣经》。

随后发生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冲击。

很多保守派福音派人士担心“第二波女权运动”、“性革命”以及“同性恋权利运动”将会破坏家庭结构。他们开始发起政治运动,企图将美国带回1950年代的公民宗教和道德保守主义。当时,里根成为他们的代表人物。

一开始,很多基督教右翼领导人对自己的政治前景感到乐观。1980年代,这些领导人大多来自美国阳光地带,这个地区当时经济和人口增长都居全国前列。

但Z世代的基督徒,并不具备类似的对自由市场或阳光地带式的乐观情绪。

1980年代的基督教右翼主要由浸信会主导,而Z世代的基督教右翼则更偏向灵恩派。一项研究显示,大约一半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教会成员参加的是灵恩派教会。而年长一代中,只有24%参加过灵恩派教会。

无宗派或灵恩派教会也吸引了一些非裔和拉美裔Z世代基督徒。他们在投向政治上更保守的多种族大型教会时,可能会抛弃家族中传统的民主党身份。

如今,年轻男性教会成员的每周出席频率已经超过年轻女性,这是现代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年轻男性比同龄女性更为虔诚。

灵恩派和五旬节派基督徒尤其倾向于反建制的民粹主义,也更容易被强势而有“魅力”(非宗教意义上的)的人物吸引。特朗普在这一群体中拥有极高的支持率。美国最大的五旬节派教派之一——神召会(Assemblies of God)成员中,认同共和党的比例甚至高于南方浸信会成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白人保守派:美国神召会中有44%的成员是拉美裔或其他非白人族裔。他们在特朗普身上看到了与自身反建制民粹主义理念的高度契合。

灵恩派和五旬节派信徒也容易接受“属灵战争”的说法,他们往往将政治视为善与恶之间的对抗。他们也比其他福音派信徒更热衷文化战争。灵恩派福音派比非灵恩派福音派更倾向于支持削弱对LGBTQ群体的法律保护。

今天的年轻基督教右翼选民,对具体政策问题的兴趣可能不如对部落身份的认同那么强烈。

去年共和党放弃了坚持四十年的全国范围堕胎禁令,虽然有少数保守派基督徒表示不满,但福音派对特朗普的支持仍然毫不动摇。

政治行动的目的,不再是推动特定政策结果,而是要让“站在上帝一边”的候选人赢得选举。而判断谁站在上帝一边的标准,并非这个人是否有信仰或道德操守,而是他是否愿意保护“上帝的子民”——这只是指保守派基督徒。

对许多Z世代保守派基督徒政治活动者而言,政治依然是实现某种社会愿景的手段——一个既能保障保守派基督徒按良心行事,又能让保守价值观得以延续的社会。

但在今天的政治语境中,正是这个目标,让一些年轻保守派基督徒开始质疑自由民主和宗教多元化,转而思考是否应建立一个“后自由主义”的体制,来推动家庭友好型价值观,即使这意味着必须抛弃可能威胁这些价值观的宗教或意识形态多元性。

Z世代的基督教右翼活动者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如果他们的议程要经由民主选票决定,他们将难以胜出——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一个抉择:要么在民主制度下当他们认为的“受迫害少数派”,要么选择成为非民主体制中的“胜利少数派”。

目前,很多Z世代基督徒正在为成为“殉道者”而准备。他们相信,在一个拒绝他们关于性别、性取向和绝对真理观点的社会中,自己将会遭遇排斥。

但对于那些对“被迫害”感到疲惫的人来说,放弃民主来“赢得胜利”,可能会成为一种诱惑。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