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这家公司想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获得大量黄金,而且还只是副业

2025-08-10 00:00:17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大西洋月刊,作者汤姆·巴特利特是《大西洋月刊》的一名撰稿人。

Photo by Jingming Pan on Unsplash

上个月,旧金山一家小公司宣布,他们准备制造黄金:不是金屑或金块,是成吨的黄金。

根据Marathon Fusion公司一位联合创始人撰写(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这个炼金术士的梦想,并不是在坩埚中混合粉末,而是在核聚变过程中对被加热到极高温度的原子进行调整。

黄金并不是这伙人的最终目标,更像是一种副业。出售这种贵金属获得的数百万美元收入,可以用来抵消核聚变的成本。

核聚变是一种几乎无限的能源,也许有一天可以取代化石燃料。

两千多年来,炼金术的承诺——特别是将普通元素转化为贵重元素,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和投机者。中世纪的炼金术士痴迷于寻找或制造“贤者之石”,这种物质被认为能够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但事实证明,有些美事只能想想,尽管神秘的试验持续了几个世纪。

20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通过改变原子核中质子数量,可以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1936年,一位物理学家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称,将汞转化为黄金——正是Marathon公司设想的方式,在科学上是可行的,但“无法在商业上盈利”。

然而,这可以吓住企业家,但并未吓住科学家。过去50年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制造过黄金,但规模只限于原子。1980年,曾参与首次分离钚元素团队的格伦·西博格利用粒子加速器,将几千个铋元素原子转化为黄金。

这种数量微乎其微——肉眼不可见,更谈不上出售——而且成本极高。西博格当时估计,用这种方法制造一盎司黄金需要花费1千万亿(10^15)美元。今年5月,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在瑞士的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中将铅转化为黄金,但产量同样微小,仅以万亿分之一克计。而且在黄金原子生成的瞬间,它们就在加速器中分裂成亚原子粒子。

核聚变同样被证明极具挑战性,尽管科学界投入了同样的热情。聚变是将原子核撞击在一起释放能量的过程,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因为产生的废料比裂变反应堆少,而且不会像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那样有熔毁风险。

虽然已经建成了能够发电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但技术尚不足以实现商业化运行。聚变和现代炼金术一样成本高昂,部分原因在于它需要极高温度,而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实现。

今年2月,Marathon的联合创始人亚当·鲁特科夫斯基开始思考,聚变反应堆是否还能有额外用途,也许可以有一条额外的收入来源,来补贴高昂的聚变成本。他曾想过其他一些方案,包括与核电池有关的设想,直到他突然想到:聚变产生的中子可以被重新利用,将一种金属转化为另一种金属。

换句话说,发电厂可以同时兼作黄金工厂。

鲁特科夫斯基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位聚变物理学家,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教授丹尼斯·怀特。怀特觉得这个主意很巧妙,并计划在下学期的一门课上用计算机模拟来测试这一理论。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主任史蒂文·考利虽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同样对此表示兴趣。

考利说,鲁特科夫斯基“有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他希望看到更多分析数据,才能完全相信这种方式可以制造黄金。

目前,鲁特科夫斯基的设想也还是一种想像中的美事。他并没有坐拥黄金堆,而是希望在商业聚变更接近现实时能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截至2025年,聚变的商业环节很难成立,可能是阻碍他愿景的最大、也是最明显的障碍。Marathon并不从事反应堆建设,而是希望通过咨询和提供设备,与这些公司合作。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过去一年,聚变公司共融资26亿美元,大多数受访公司代表认为,聚变能源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现实。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这个时间表过于乐观,但他们也指出,近年来确实取得了重要进展。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历史学家兼化学家劳伦斯·普林西皮写过多本关于炼金术的著作,并在实验室里重现过炼金术配方。他曾成功复现过17世纪的一项实验,让一块金块在烧瓶中长成闪闪发光的“金树”。普林西皮看了Marathon的计划,浏览这家公司网站时,被里面充满激情的宣传语言所打动——比如宣称即将迎来“黄金时代”——这种口吻和几个世纪前的小册子文风如出一辙。

他对我说:“看着这个,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在读16、17世纪的文本。”

普林西皮说,就像Marathon一样,那个时代的许多炼金术士都会宣称自己即将取得突破。他们会写信给国王和王后,请求投资实验室,或者索要一份黄金样品来启动研究。

在15世纪,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曾禁止炼金术,因为担心炼金术的进展会破坏黄金货币体系。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是理论上的考量。但核聚变似乎不太可能让任何人的黄金储备贬值。

鲁特科夫斯基估算,一个反应堆一年最多只能生产几吨黄金——价值超过2亿美元,但仍远低于每年开采的3000多吨黄金。此外,通过聚变生产的黄金会带有一定放射性,需要大约15年才能被认为是安全的。

炼金术的历史充满了破灭的希望和可疑的夸口。

1782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普赖斯的英国化学家,和Marathon一样声称自己可以把汞变成黄金,不过他宣称使用的是神秘粉末,而不是核能。在屡次被要求重复实验后,他同意公开演示。但到场的那一天,他没有做实验,而是当着三位见证人的面喝下了一瓶毒药,当场身亡。

20世纪初,工程师兼发明家鲁道夫·亨特自称通过研究太阳学到的原理,可以建造一座工厂,每天生产数千美元的黄金,他因此被称为“现代弥达斯”。

但他在验证这一想法前就去世了。

与那些命运多舛的尝试不同,Marathon的计划背后有真正的科学依据。如果成功,这将是炼金术追求的终点,确凿证明人类可以改变元素。

但鲁特科夫斯基和他的团队追求的并不是黄金本身,而是一项可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能源需求的技术——这种“奖赏”比黄金更珍贵,但眼下依然遥不可及。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