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让AI花钱,令美国科技圈上头的新叙事

2025-10-27 15:54:53
Cointelegraph中文
区块链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动察Beating,作者:律动编辑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5 年 10 月,Visa 和 Mastercard 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为 AI 代理推出专属支付协议。Visa 叫它 TAP,Mastercard 叫 Agent Pay。除此之外,Coinbase 主导的 x402 也拿到了 Visa 的官方支持。

这两家掌握全球支付命脉的巨头,在同一时刻押向了同一个方向。从旧世界的信用卡,到新世界的智能体账户,一场关于「AI 如何付钱」的军备竞赛正在打响。

这些动作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焦点:x402 协议。

x402 是一套让 AI 能够自主完成支付的协议。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想象一个 AI 想要调用天气数据 API,它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 402 状态码,意思是「这个需要付费」。响应里附带了支付信息,收多少钱、收到哪个地址、用什么币种。

AI 的钱包自动执行转账,几秒钟后交易完成。AI 再次发送请求,这次附带支付证明。服务器验证链上交易,确认收到钱了,返回天气数据。

整个过程无需注册、无需登录、无需人工干预。这种简洁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搭建一个 API 服务,通过 x402 协议按次收费,而不必建立复杂的账户体系、支付网关或商务谈判。信息流和资金流终于合为一体。

但要让 AI 真正具备「自主付款」的能力,还需要解决授权与信任的问题。上个月,Google 联合 Coinbase、Stripe 等六十多家机构发布 AP2 协议,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AP2 的全称是 Agent Payments Protocol,代理支付协议。它的核心机制是一份带有加密签名的数字合约,用来记录用户授予 AI 的权限范围。

举个例子,你让 AI 帮你买演唱会门票,最多花 200 美元、只能买前十排的座位。你提前签署授权书,明确金额上限、时间窗口和条件。AI 在满足条件时自动购买并完成支付,所有记录都可追溯。这种设计让信任不再依赖 AI 的「善意」,而建立在可验证的程序约束之上。

AP2 和 x402 是互补的。AP2 提供授权框架,x402 处理实际支付。两者结合,形成了 AI 支付基础设施的完整闭环。

x402 这个名字本身就藏着一个故事。那个「402」,指向的是一个沉睡了三十年的互联网协议。要理解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回到三十年前。

理想的诞生与破灭

1990 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在设计 HTTP 协议时,特意留了一个状态码,402 Payment Required。

402 状态码含义|图源:developer.mozilla.org

在这套被写进互联网骨架的语言里,200 代表成功,404 是未找到,500 意味服务器错误,每天都有数十亿次网页请求在使用这些状态码。

在这套被写进互联网骨架的语言里,200 代表成功,404 是未找到,500 意味服务器错误,每天都有数十亿次网页请求在使用这些状态码。402 的意思是「需要付费」。

它背后的设想也很简单,当你请求一篇文章、一首歌或一个数据时,如果需要付费,服务器就返回 402,浏览器自动完成微支付,整个过程无缝、自动、公平。

那是一个关于互联网的乌托邦构想。信息自由流动,价值也能自由流动。创作者可以直接从内容获得收入,用户也能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付费。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公平的价值交换。

但伯纳斯-李也知道,这个状态码在当时根本无法真正被使用起来,因为它需要一个配套的东西,一个原生、低成本、自动化的互联网支付系统。

那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内容市场。读一篇文章付 1 分钱,听一首歌付 5 分钱,下载一张图片付 2 分钱。积少成多,创作者可以靠内容本身获得收入。

HTTP 402 就是为这个愿景而生的,它像一颗埋在互联网底层的种子,等待发芽。但这颗种子需要能让它发芽的土壤,一种能支撑微支付的数字货币系统。

就在伯纳斯-李构思万维网的同一时期,密码学家大卫·乔姆也在追逐同样的理想,他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一家叫做 DigiCash 的公司,想把自己在学界的研究做成真正可用的电子现金系统。

乔姆是个传奇人物。1982 年,他发明了「盲签」技术,可以让电子支付像现金一样无法追踪。几年后,DigiCash 基于这项技术推出了产品 eCash,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现金。你可以像花钞票一样使用它,银行却无法追踪资金流向。

1994 年,eCash 开始测试。乔姆在日内瓦的 CERN 大会上做演讲,语气里满是兴奋。他说:「你可以为数据库访问付费、通过电子邮件购买软件和报纸、在网上玩游戏、收回朋友欠的五块钱,甚至点一份披萨。这个东西有无限可能。」

CERN 大会上演讲的乔姆|图源:YouTube

这套系统与 HTTP 402 的愿景几乎完美契合。如果 eCash 成功了,HTTP 402 就会被激活,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可能完全不同。

起初,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995 年底,美国的马克·吐温银行成为首家使用 eCash 的机构。第二年,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等欧洲金融巨头也纷纷加入,媒体称 DigiCash 是「互联网的未来」。

直到 1997 年,比尔·盖茨的团队找上门来。微软想把 eCash 集成进 Windows 95,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愿意出价一亿美元,那本该是改变历史的机会,如果交易达成,全球数亿台电脑都将自带数字现金,互联网的支付方式可能会因此被改写。

但乔姆拒绝了,他坚持每份 Windows 要收 2 美元授权费。在他看来,技术有价值,隐私有价值,这些价值不该被免费赠送,谈判因此破裂。

类似的事后来一再发生。Visa、网景、荷兰银行都尝试过合作,最终都因理念不合而告吹。DigiCash 的员工回忆说,乔姆是天才,也是个「过于理想化、固执甚至偏执」的人。他信仰技术与隐私的价值,却不懂得妥协。

DigiCash 团队及技术设备|图源:乔姆个人网站

1998 年,DigiCash 宣布破产标志着那个关于「付费互联网」的梦想正式破碎,HTTP 402 也随之失去了落地的支点。

互联网的堕落与机器觉醒

DigiCash 倒下后,互联网走上了另一条路,用注意力和数据换取免费服务。

1998 年,Google 成立,靠广告驱动搜索引擎;2004 年,Facebook 把社交关系变成广告系统的燃料。随后是 YouTube、Twitter、Instagram,一个又一个平台崛起,商业模式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免费使用、广告变现。

这个模式太成功了,成功到让人忘记互联网本来可以有另一种样子。

我们享受着免费的搜索、邮箱、社交和视频,却慢慢习惯了自己被当作产品。

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每一次点赞,都在为广告算法贡献数据。算法学会了如何抓住注意力,让人多停留几秒、多看几条视频、多点一次广告。

更深远的变化是算法开始主导内容分发。那些能激起强烈情绪的内容,比如愤怒、恐惧、焦虑,比理性和深刻的文字更容易传播,因为它们能让人停留更久。

创作者也被异化了。他们不再为读者创作,而是为算法创作。标题必须夺人眼球,语气要更极端,内容要更能引起情绪共鸣。只有这样系统才会推送,流量才会上来,广告收入才会增加。

这就是我们用「免费」交换来的世界。HTTP 402 所代表的那个简单、直接、公平的价值交换网络,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乌托邦。

时间来到 2022 年,新的变量出现了。

那一年 11 月 30 日,ChatGPT 发布。两个月后用户数破亿。更重要的是人们开始期待 AI 不仅能对话,还能自主执行任务。订机票、买东西、预约餐厅、处理账单,这些曾经需要人类处理的事务,将可以直接交给 AI Agent。

AI 的崛起让旧问题重新浮现,当机器开始代表人类执行任务,它也必须学会在互联网上「付钱」。但现有的支付系统是为人类设计的,注册、绑定、验证、授权,每一个环节都假定背后是一个「人」。

而 AI 的世界不是那样运作的。它的调用是瞬时的、临时的、按需的,一次请求也许只花 0.001 美元,而且可能也只请求这一次。旧的支付体系无法承载这种节奏。

于是,一些开发者重新翻开了 HTTP 协议的文档,注意到了那个沉睡三十年的状态码,402 Payment Required。

他们发现当年让它无法落地的两个障碍如今都被解决了。

第一个障碍是成本,区块链和稳定币提供了一个全球统一、全天候、低成本的支付网络。在 Base 这样的区块链上,转账费用只有几分之一美分,比信用卡便宜上百倍,没有银行中介,没有跨境手续费,而且还可自动化、可编程。

第二个障碍是心理。AI 不会有心理问题,对 AI 来说,支付 0.001 美元和 1000 美元只是执行代码,没有区别。它不会犹豫,不会计算「这值不值」,不会有决策疲劳。它没有人类对「免费」的偏好,也没有对「付费」的抗拒。

一个为人类设计却从未落地使用的协议,恰好是为机器量身定做的钥匙。

AI Agent 的崛起正在孕育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无数专业化的 AI 服务像神经网络一样互相调用,价值沿着调用链实时流动。而这套经济体系需要一个底层设施,让 AI 能自主、安全、高效地完成支付的协议。

HTTP 402,这个被遗忘了三十年的状态码,终于有机会重新被激活。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开头那一幕,巨头们纷纷押注这个新的 AI 叙事。

Visa 和 Mastercard 正在把人类的支付网络延伸到机器世界;Google 则试图让搜索不止于信息,延展到价值本身;Coinbase 把稳定币推向机器经济,让链上货币成为智能体的通用语言;而 Cloudflare 正在把「内容分发」变成「价值分发」,让每一次 API 调用都能自动结算。

它们共同搭建的,正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底层骨架。HTTP 402,不再是文档角落的一行代码,而是价值互联网重新启动的入口。

价值互联网

HTTP 402 的复活意味着互联网的一次深层转向。过去三十年,互联网是信息的网络,信息可以自由流动,但价值不能。金钱的流动依赖银行、支付机构、信用卡公司,它们像一座座收费站,把「价值的高速公路」分割成无数段。

现在,HTTP 402 让支付成为协议的原生能力。价值可以像信息一样,在网络中低摩擦、低成本、自动化地流动。互联网不再只是信息的互联网,而开始成为价值的互联网。

在广告模式下,创作者为了算法写作,追逐流量;在价值网络中,创作者可以直接从读者获得收入,创作与价值重新挂钩。在广告模式下,用户用注意力和隐私换取「免费」;在价值网络中,用户重新成为客户,不再是被测量和被贩卖的商品。

这场变化还在早期,但方向已经清晰。机器正在学会付费,网络正在学会结算,而人类正在从「被算法定义」重新开始「定义算法」。

2025 年 9 月,七十岁的蒂姆·伯纳斯-李接受德国媒体采访。当被问及如何解决 AI 训练中的版权问题时,他仍然提到微支付,那是他三十年前写下的梦想。他承认,到目前为止微支付依然很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但他相信总会有新的形式出现。

大卫·乔姆也仍然活跃在密码学领域,研究后量子时代的隐私技术。三十年前,他创立 DigiCash;三十年后,他看到新一代开发者在区块链上重新构建他当年的理想。

HTTP 402、DigiCash、微支付,这些曾被时间掩埋的概念,在 AI 和加密货币的交汇点上再次被唤醒。伯纳斯-李和乔姆都相信,互联网应当有一个原生的价值层,一个不依赖中介的公平交换系统。

三十年后,这个理想离现实越来越近。只不过,这一次推动它实现的不再是人类,而是机器。

相关推荐:Mt. Gox的安全漏洞造成数百万损失——AI能发现这些问题吗?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