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积极拥抱数字金融、加速构建Web3生态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e-CNY)在香港的应用正迎来里程碑式的大爆发。2025年10月28日,中国银行(香港)宣布,与连锁便利店Circle K及自动售卖机营运商FreshUp合作,自10月27日起,全香港超过380家Circle K门店及首批1200部FreshUp自动售卖机将正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明确未来将优先发展“数码港元”应用于批发层面。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零售场景实现大规模落地,更预示着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正加速迈向一个由央行数字货币(CBDC)驱动的新时代。
一、数字人民币香港应用大爆发:零售场景全面落地
中国银行(香港)与Circle K、FreshUp的合作,使得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零售场景实现大规模落地。
近400家便利店支持: 自2025年10月27日起,全香港超过380家Circle K门店将正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自动售卖机接入: 首批1200部FreshUp自动售卖机也将支持e-CNY支付。
用户便捷支付: 香港本地居民及内地来港旅客通过BoC Pay+“数字人民币专区”或“数字人民币”App将可进行上述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的e-CNY支付。
跨境清算: 中银香港则已为Circle K和FreshUp的收单系统进行升级,并会将数字人民币自动兑换成港元,协助商户进行跨境清算。
这一举措,将极大提升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普及率和使用便利性,为香港居民和内地旅客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
二、“数码港元”加速批发层面应用:CBDC的战略转向
香港金管局在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中,明确了未来“数码港元”的发展方向。
试验成果与经验: 报告介绍了第二阶段的11组试验,涵盖3大主题创新用例,包括代币化资产结算、可编程性及离线支付。
优先发展批发层面: 香港金管局表示,“数码港元”现阶段的需求集中于零售场景以外,因此未来将优先发展“数码港元”应用于批发层面,推进金融机构间使用“数码港元”进行支付。
支持代币化生态与跨境支付: 有金融机构已在一些用例中使用“数码港元”,以支持代币化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跨境支付场景,例如国际贸易结算。
共用代币化标准: 香港金管局将公布一套共用代币化标准,以促进数码货币可编程性广泛应用,这些标准旨在为“数码港元”未来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以满足香港个人及企业的支付需求。
前期准备工作: 相关准备工作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而扩展“数码港元”的时机将根据国际发展、最新科技发展及市场需求作出调整。
三、香港数字金融的全面布局:监管升级与科技巨头入局
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不仅体现在CBDC的应用拓展上,更包括监管升级和科技巨头的积极参与。
监管升级: 香港证监会已启动虚拟资产交易监控系统招标,旨在不断升级监管能力,预计2026年上半年确定中标机构,以加强虚拟资产交易侦测异动。
科技巨头入局: 蚂蚁集团已在香港申请注册一系列虚拟资产、稳定币、区块链相关的商标,包括“ANTCOIN”,或为未来开拓相关业务作前置部署,旨在拓展传统支付以外的业务,深入金融科技领域。
结语:
数字人民币在香港零售场景的大规模落地,以及“数码港元”在批发层面的加速应用,共同标志着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迈向了一个由央行数字货币驱动的新时代。香港正通过政策、法律及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准备,积极构建一个安全、高效、普惠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随着数字人民币和“数码港元”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拓展,香港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在全球数字货币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推荐阅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虚拟货币、稳定币”最新表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