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7月3日油价下跌数据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及市场数据,7月3日国际油价收盘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8月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0.45美元,收于每桶67.00美元,跌幅0.67%。伦敦洲际交易所(ICE)9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1美元,收于每桶68.80美元,跌幅0.45%。 当日交易中,WTI最低触及66.82美元,布伦特最低触及68.62美元,均创6月以来最低单日收盘价,反映市场对供需前景的悲观情绪。
期货合约 | 收盘价(美元/桶) | 日跌幅(美元) | 日跌幅(%) | 最低价(美元/桶) |
---|---|---|---|---|
WTI 8月交货 | 67.00 | -0.45 | 0.67% | 66.82 |
布伦特 9月交货 | 68.80 | -0.31 | 0.45% | 68.62 |
市场驱动因素:关税与OPEC+增产
油价下跌主要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和OPEC+增产预期双重打压。特朗普7月3日宣布最早7月4日起向贸易伙伴发函,单方面设定关税税率,7月9日为谈判截止日期,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和石油需求下降的担忧。 X平台消息指出,OPEC+计划7月6日会议或继续增产41.1万桶/日,延续5-6月放开220万桶减产的62%,沙特和俄罗斯意在抢占市场份额,惩罚超产国家如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 全球油气库存过剩(非美地区6月日均130万桶),叠加美国6月非农数据预期疲软(市场预计11万,实际14.7万),进一步压低油价。 尽管以色列-伊朗停火缓解霍尔木兹海峡风险,伊朗170万桶/日出口稳定,但地缘风险溢价消退导致布伦特单周暴跌12%,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全球经济与市场影响
油价下跌对全球市场产生连锁反应。标普500指数7月3日微涨0.1%至5587.64点,美元指数升至97.204,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4.3457%,反映市场对关税和美联储推迟降息的担忧。 香港金管局因港元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买入296.34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145.41亿港元,HIBOR飙升,港股恒生指数跌0.85%至22034.61点。 油价下跌利好航空和运输板块(如中国国航0753.HK,涨1.2%),但对能源股形成压力(如埃克森美孚XOM.US,跌1.1%)。 J.P. Morgan预测2025年布伦特均价66美元/桶,2026年降至58美元/桶,强调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主导市场。 世界银行指出,充足供应和经济放缓将使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跌至2020年代最低水平。
总结:油价趋势与投资策略
7月3日国际油价下跌,WTI和布伦特分别收于67美元和68.80美元/桶,受特朗普关税威胁、OPEC+增产预期及全球库存过剩拖累。地缘风险溢价消退和美国经济数据预期疲软进一步加剧市场悲观情绪。油价短期或在65-70美元区间震荡,需关注7月6日OPEC+会议和7月9日关税谈判进展。 投资者可关注油价下跌受益板块(如航空、运输)及黄金ETF(如GLD,年内涨28.4%)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同时减少对能源股和出口导向型股票的敞口。 建议通过美元资产(如UUP,年内涨4.5%)和防御性资产(如美债ETF)分散风险,应对贸易战和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
投行与机构点评
油价受关税不确定性和OPEC+增产预期压制,短期或维持65-70美元低位震荡,长期需警惕需求疲软风险。
全球库存过剩和经济放缓将持续压低油价,航空和消费板块可能受益于低油价环境。
OPEC+增产和地缘风险缓和削弱油价支撑,投资者应关注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升的连锁效应。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