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日本、韩国股市开盘后全线重挫,$日经225 (.N225.JP)$指数一度下跌超1300点,跌幅超过2%;韩国KOSPI指数暴跌超过4%。科技股成为重灾区,$软银集团 (9984.JP)$股价一度暴跌超10%,三星电子下跌超4%,SK海力士跌超5%。
韩国Kospi 200指数期货盘中下跌超过5%,触发“Sidecar”机制,暂停程序化交易卖单5分钟,这是该机制今年第二次被触发。港股开盘同样大幅低开,$恒生指数 (800000.HK)$跌0.97%,$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跌1.75%。
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一轮AI和芯片板块的大涨后,市场对高估值科技股的担忧加剧,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隔夜美股科技股全线走弱,纳指跌超2%,$费城半导体指数 (.SOX.US)$重挫4%。高盛集团散户偏好指数下跌3.6%,跟踪$Palantir (PLTR.US)$、$特斯拉 (TSLA.US)$等股票。
电影《大空头》原型、对冲基金经理Michael Burry在暴跌前买入Palantir和英伟达看跌期权,加剧了市场担忧。高盛CEO苏德巍表示未来12至24个月股市可能回调10%-20%;摩根士丹利CEO Ted Pick也指出10%-15%的回调值得关注。
美联储官员关于降息前景的分歧也打压市场情绪。芝加哥联储主席Austan Goolsbee认为通胀率仍高,不急于降息;美联储理事Stephen Miran则认为政策仍过于紧缩。
近期持续走强的美元也给高估值科技股带来压力。11月4日欧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自8月初以来首次突破100关口,最高报100.2568。截至11月5日08:30,美元指数报100.1837。
美元升值主要原因包括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导致市场下调降息预期,以及英国财政大臣暗示下月预算面临压力,英镑汇率持续下挫。澳元兑美元下跌0.7%,美元兑日元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韩元兑美元跌至4月以来最低。
截至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历史纪录。参议院13次投票均未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导致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持续受影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如果停摆持续,今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
停摆还导致经济数据发布中断,美联储官员在评估经济前景时意见分歧,市场对未来降息预期下调,使美元受支撑。芝商所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已从94%降至69%。
亚洲市场暴跌反映了科技股高估值、美元走强及美股连续回调的叠加效应。美联储政策分歧、美国政府停摆以及全球外汇波动均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关注短期美元波动对科技股及风险资产的压力,同时警惕潜在宏观经济调整风险。
Q1:日韩股市为何在11月5日大幅下跌?A1:主要原因是美股科技股全线回调、投资者对高估值科技股获利了结,以及美元走强对日元和韩元的压力。
Q2:美元破百对科技股有何影响?A2:美元升值增加海外收入折算压力,同时令投资者对高估值科技股的风险敞口重新评估,导致部分科技股承压下跌。
Q3:美联储政策分歧如何影响市场情绪?A3:美联储官员对降息前景存在分歧,使市场对未来流动性预期不确定,加剧投资者谨慎情绪,抑制风险资产上涨。
Q4: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和市场有哪些影响?A4:停摆导致经济数据发布中断,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受影响,同时影响市场对经济增长和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助推美元走强。
Q5:投资者短期应关注哪些风险?A5:关注美元持续走强、科技股高估值压力、美股回调风险、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数据的干扰,以及全球货币和利率波动对市场的潜在冲击。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