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一(10月27日)表示,美中两国“即将达成”贸易协议,并有望在本周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前敲定关键框架。这一表态为其亚洲访问之行增添了新的战略分量,也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可能正朝缓和方向迈进。
特朗普在前往日本途中,于“空军一号”上对媒体表示:“我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我们会达成协议。”他补充称,关于TikTok的最终交易协议最早可能在周四签署。
此番言论是在特朗普展开为期一周的亚洲访问期间发表的。此次行程以一系列贸易与和平协议开场,旨在为与习近平的会晤营造积极氛围。#中美关系#
在首站马来西亚,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柬埔寨领导人分别签署贸易与矿产合作协议,并与泰国、越南达成贸易框架。四国均为东盟(ASEAN)成员国。协议内容包括:
- 降低贸易壁垒、扩大美国商品市场准入;
- 增加美国农产品、能源及飞机采购量;
- 加强在出口管制、制裁及关键矿产方面合作。
这被视为美国在东南亚对抗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总裁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这些协议强调“合作而非强制性承诺”,但美国保留加征关税或终止协议的权力。
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对马来西亚、柬埔寨及泰国出口的大多数商品将维持19%的关税税率,但部分产品将获免税待遇;对越南的关税保持20%,部分产品可享受免税准入。
越南承诺增加美国商品采购,以缩减去年高达12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马来西亚则承诺不再对稀土出口实施禁令或配额,并将加速稀土项目开发,以满足美国企业需求。该国拥有约1610万吨稀土储量,此前为发展本国下游产业实施了原矿出口禁令。
泰国将放宽美国产汽车、医药设备及乙醇进口关税,并承诺放松电信业外资持股限制。
除贸易成果外,特朗普还宣布正式促成泰国与柬埔寨的长期停火协议。双方在今年夏天爆发边境冲突后,美国曾出面斡旋达成临时停火。特朗普称:“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做到,而我们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数百万人伤亡的冲突。”
随着特朗普在马来西亚与各国领导人会面,中美高级代表团也在东盟峰会期间举行双边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李成钢表示,双方在出口管制、芬太尼与航运费用等议题上进行了“非常激烈但建设性”的磋商,并已达成初步共识。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CBS采访时透露,100%关税威胁“已被搁置”,并称两天的会谈取得了“实质性框架成果”。
贝森特还在ABC节目中表示,该框架有望缓解美国大豆农户的焦虑。2023年至2024年,中国购买了美国约128亿美元的大豆,但在今年初贸易战升级后暂停采购。
他补充称,中方预计将推迟一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并可能与特朗普达成协议,使TikTok继续在美运营。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Ting Lu)指出:“双方在试探彼此底线后,可能再次作出让步。额外100%关税几乎可以确定不会实施。”他预计中国将恢复部分美国产品采购,并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隆奥德银行(Lombard Odier)首席投资官约翰·伍兹(John Woods)表示,市场已逐渐适应特朗普的“先出拳、后谈判”策略,但本次谈判显示出“转向务实的迹象”。
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沃尔夫(Alex Wolf)总结道:“最终,美中两国都需要对方的市场与供应链。眼下的缓和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平衡起点。”
随着特朗普和习近平预计于本周四在首尔会晤,市场密切关注两国能否正式宣布一项涵盖贸易、科技与投资的框架协议。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亚洲之行已凸显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回归信号,也预示中美关系或将进入“竞争中求稳”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