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非农日跌0.9%,本周累计上涨1.4%反映市场波动与强势美元格局
美元指数最新走势分析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8月1日,ICE美元指数在纽约尾盘下跌0.92%,报收于99.051点,显示出市场对当日非农就业数据发布的敏感反应。尽管当天出现明显下跌,美元指数本周累计仍上涨1.44%,表明美元整体呈现震荡中走强的态势。
非农就业数据对美元指数的短期影响
非农就业报告作为衡量美国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对美元汇率产生较大影响。数据发布前,美元指数持续震荡上行,反映市场对就业数据的乐观预期;发布后,美元出现急剧跳水,跌幅达0.9%,反映投资者对数据解读存在分歧或数据不及预期,从而导致美元短线承压。
彭博美元指数表现及对比
彭博美元指数同日下跌0.71%,报1213.03点,本周累计上涨1.21%。相比ICE美元指数,彭博指数涵盖更广泛的货币篮子,表现出与ICE指数类似的波动趋势,显示美元整体在全球市场依旧坚挺。
美元指数交投区间及趋势解读
指标 | 日跌幅 | 本周累计涨幅 | 本周交投区间 |
---|---|---|---|
ICE美元指数 | -0.92% | +1.44% | 97.492 - 100.257 |
彭博美元指数 | -0.71% | +1.21% | 1196.82 - 1224.64 |
权威点评与总结
美元指数在非农就业数据公布日出现明显下跌,反映市场对数据内容存在短期不确定性,但整体本周仍保持上涨趋势,显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避险属性和基本面支撑依然坚实。投资者需关注未来美国经济数据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以把握美元后续走势。
“非农数据引发美元短期调整,但美元整体强势格局未被破坏,未来仍需关注美联储政策变化。”
“ICE美元指数与彭博指数的同步波动,体现美元多重货币篮子的强劲表现。”
“美元短线跳水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暂买入良机,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经济数据及政策预期。”
常见问题解答
问:美元指数为何在非农日出现大幅下跌?
答:非农数据发布后,市场对数据解读出现分歧,导致美元短期承压调整。
问:本周美元指数为何整体上涨?
答:尽管非农日跌,美元本周受到经济基本面和避险需求支撑,整体呈上涨态势。
问:ICE美元指数和彭博美元指数有何区别?
答:ICE美元指数主要反映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表现,彭博美元指数覆盖更广货币范围。
问:美元指数的未来走势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全球避险情绪影响。
问:投资者应如何应对美元指数的波动?
答:建议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动态,合理布局避险和进攻性资产。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