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路透社7月13日消息称,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吹风会,这是其继4月访华后第二次到访中国。美国参议员对此次行程表达关切,要求黄仁勋避免与涉嫌违反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的中国企业会面。与此同时,《金融时报》报道,英伟达计划最快于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版人工智能(AI)芯片。此举可能进一步加剧中美在AI领域的博弈,同时对美股和港股科技板块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黄仁勋访华的背景、AI芯片新计划的市场意义及潜在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导读目录
黄仁勋北京吹风会的背景与争议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吹风会,此行备受中美双方关注。据路透社,英伟达一位高管表示,此次访问是黄仁勋继4月访华后再次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然而,美国两名参议员于7月11日致信黄仁勋,要求他避免与涉嫌违反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的企业或美国限制名单上的实体会面,特别提到与涉及中国军方或情报机构的实体接触可能带来的风险。X平台上的讨论显示,投资者对黄仁勋此行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其可能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带来新进展,但也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市场波动。黄仁勋此前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是英伟达的关键市场,2024财年为公司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总收入的13%。
英伟达新版AI芯片的战略考量
《金融时报》报道,英伟达计划最快于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版AI芯片,以应对自2022年以来美国对高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 此前,英伟达开发了H20芯片以符合拜登政府时期的出口规定,但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进一步禁止H20芯片对华销售,导致英伟达录得55亿美元的库存减记损失。 新版芯片将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采用速度较慢的内存以符合最新出口限制,同时保留其CUDA计算平台的优势。黄仁勋在5月Computex活动中表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AI芯片份额已从2021年的95%降至50%,显示出华为等本土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 新芯片的推出旨在巩固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同时平衡美国出口管制与商业利益的复杂关系。
中美AI博弈与出口管制的影响
美国自2022年起对华实施的AI芯片出口限制,旨在遏制中国在军事和AI领域的技术进步,但黄仁勋多次批评这一政策“失败”,认为其反而加速了中国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 例如,华为的Ascend系列芯片和DeepSeek的R1模型显示了中国AI技术的快速进步。 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投入超1500亿美元支持芯片产业,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企业也开始采购国产AI芯片。 特朗普政府近期表示将调整部分出口限制,拟通过政府间协议取代拜登时期的“三级制”政策,这可能为英伟达提供一定操作空间。 然而,中国商务部指责美国政策“霸凌”,显示中美在AI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
美股与港股科技板块的连锁反应
黄仁勋的北京吹风会和新版AI芯片计划可能对美股和港股科技板块产生显著影响。在美股市场,英伟达(NVDA)市值近期突破4万亿美元,年内上涨超90%,但出口限制导致其中国市场收入受限,可能拖累短期表现。 其他AI硬件公司如AMD(AMD)也因类似限制预计录得8亿美元损失。 在港股市场,半导体和科技企业如中芯国际(981.HK)和商汤科技(0020.HK)可能因中国本土AI芯片需求增长而受益,但需警惕英伟达新芯片带来的竞争压力。以下为相关企业的最新市场表现对比:
公司 | 市场 | 年内股价表现(YTD) | 核心业务 |
---|---|---|---|
Nvidia (NVDA) | 美股 | +92.3% | AI芯片、CUDA平台 |
AMD (AMD) | 美股 | +25.6% | AI芯片、GPU |
中芯国际 (981.HK) | 港股 | +15.4% | 半导体代工 |
商汤科技 (0020.HK) | 港股 | +12.8% | AI算法、模型 |
投资者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黄仁勋的北京吹风会和新版AI芯片计划为投资者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以下为应对策略建议:
关注英伟达股票:若新版AI芯片顺利推出,英伟达可能在中国市场恢复部分份额,建议在回调至110美元附近建仓,目标价150美元(Goldman Sachs预测)。
布局港股半导体:中芯国际和商汤科技等受益于中国AI产业自给自足,回调时可考虑买入,但需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分散投资:为规避出口管制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可配置AMD、台积电(2330.HK)等AI硬件企业或AI相关ETF。
风险管理:设置止损点以应对中美贸易谈判和CPI数据发布引发的市场波动。
编辑总结
Jensen Huang的北京吹风会和新版AI芯片计划凸显了英伟达在中美AI博弈中的微妙定位。尽管美国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但新芯片的推出显示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然而,华为和DeepSeek等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为英伟达的战略执行带来了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7月16日吹风会的内容,尤其是黄仁勋对新芯片计划和市场策略的表态。短期内,英伟达股价可能因地缘政治风险而波动,但其在全球AI芯片市场的领导地位和CUDA平台的优势仍为其提供了长期增长潜力。未来数月,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将深刻影响科技行业的投资格局。
权威点评
英伟达的新版AI芯片计划显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灵活应对,但地缘政治风险可能限制其短期增长,投资者需关注贸易谈判进展。
黄仁勋的北京之行反映了英伟达在出口管制下的战略平衡,但华为的快速崛起可能对英伟达构成长期威胁。
中国AI产业的加速自给自足将推动本土企业如中芯国际的增长,但英伟达的新芯片可能重新定义市场竞争格局。
常见问题解答
1. 黄仁勋为何选择此时访问北京?黄仁勋的北京吹风会旨在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可能公布专为中国定制的AI芯片计划,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
2. 新版AI芯片有何特点?新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采用较慢速内存以符合美国出口限制,同时保留CUDA平台优势,预计最快9月推出。
3. 美国出口管制对英伟达有何影响?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并录得55亿美元库存减记损失,促使公司开发新芯片以维持竞争力。
4. 中美AI博弈对科技板块有何影响?美股英伟达和AMD可能因出口限制承压,港股中芯国际和商汤科技则可能因中国自给自足政策受益。
5.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可关注英伟达在回调时的买入机会,布局港股半导体企业,同时通过分散投资和止损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