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国企业2025年股票回购创纪录:苹果、谷歌等巨头引领市场热潮,贝森特批评波音

2025-08-29 00:12:52
今日美股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 导读目录美国企业股票回购总体概览主要科技与金融公司回购计划分析专家观点与市场影响分析政府批评与争议焦点回购对美股市场的支撑作用编辑总结常见问题解答美国企业股票回购总体概览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至8月20日,美国企业2025年的股票回购规模已达到1万亿美元,创下达到这一规模所用时间最短的纪录。此前的纪录是在去年的10月。过去几个...
美国企业2025年股票回购创纪录:苹果、谷歌等巨头引领市场热潮,贝森特批评波音

导读目录

美国企业股票回购总体概览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至8月20日,美国企业2025年的股票回购规模已达到1万亿美元,创下达到这一规模所用时间最短的纪录。此前的纪录是在去年的10月。过去几个月,美国企业计划以历史性的速度回购股票,这被视为企业对美国经济充满信心的信号。仅在上个月,宣布的回购总额就达到1660亿美元,创下7月份的历史最高金额。

企业高管的信心不断上升,回购计划的频繁出现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市场表现的乐观预期。

主要科技与金融公司回购计划分析

近期,多家巨头宣布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其中包括:

公司 回购金额 公告时间
苹果 (AAPL.US) 1000亿美元 5月季度财报后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GOOG.US) 400亿美元以上 近期
摩根大通 (JPM.US) 400亿美元以上 近期
高盛 (GS.US) 400亿美元以上 近期
富国银行 (WFC.US) 400亿美元以上 近期
美国银行 (BAC.US) 400亿美元以上 近期

这些回购计划显示,美国科技与金融巨头正积极将资本回报给股东,同时在资本开支上保持充足资金。

专家观点与市场影响分析

Birinyi Associates总裁Jeffrey Yale Rubin表示,企业将在市场上“抄底”,因为业绩向好,资本开支充足,回购股票是回报投资者的合理方式。Rubin预计,截至年底,已宣布的回购总额将达到1.3万亿美元,实际完成的回购将创纪录。如果不存在经济显著放缓,2026年的回购预计将达到1.2万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政府批评与争议焦点

尽管股票回购显示企业信心,但也引发了争议。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上批评波音进行巨额回购,而非将资金投入研发。他指出,部分企业在回报股东的同时,可能忽视了对创新和长期增长的投入。

回购对美股市场的支撑作用

回购行为为美股提供了关键支撑,近期美股大盘创出历史新高。大规模股票回购不仅体现企业信心,也对市场流动性、股价稳定性产生积极作用。通过表格对比过去几年回购数据与当前水平,可以发现回购速度和规模明显提升:

年份 累计回购金额 创纪录时间
2024 1万亿美元 去年10月
2025 1万亿美元 8月20日

编辑总结

总体来看,美国企业2025年的股票回购达到历史新高,显示企业高管对经济信心强烈,同时也支撑了美股大盘。然而,部分政府官员对巨额回购的批评提醒市场,企业在股东回报与研发投资之间仍需权衡。回购不仅是一种资本回报手段,也对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产生直接影响,其长期趋势值得关注。

常见问题解答

问:美国企业2025年的股票回购规模为何创下历史新高?
答:主要因为科技与金融巨头如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摩根大通等公司陆续宣布大规模回购计划,同时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具备充足资金支持回购,从而推动2025年股票回购规模快速突破1万亿美元。
问:股票回购对投资者和市场有何影响?
答:回购可减少市场流通股份数量,提高每股收益,提升股价表现,同时向投资者传递企业信心。大量回购也为美股提供流动性支撑,使大盘保持稳定甚至创历史新高。
问:为何部分政府官员对回购行为表示不满?
答:政府官员如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认为,企业进行巨额回购可能牺牲研发和长期创新投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不利,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更为关注。
问:未来回购趋势如何?
答:根据Birinyi Associates总裁Jeffrey Yale Rubin的预测,如果经济保持稳定,2025年年底回购总额可达到1.3万亿美元,2026年完成回购预计达1.2万亿美元,继续创历史新高。
问:主要企业的回购规模有何差异?
答:苹果宣布1000亿美元回购计划,而Alphabet、摩根大通、高盛、富国银行及美国银行等均至少400亿美元。总体来看,科技与金融巨头在回购规模上各有侧重,但总体趋势都是大规模回购以稳定股价并回报股东。

来源:今日美股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