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骏成科技(301106.SZ):公司募投项目“TN、HTN产品生产项目”已建设完毕
go
lg
...
有为、新通达等一级供应商渠道交付应用于
上汽
集团
、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北京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等国内主要汽车主机厂商。 3)、智能家电领域 公司在智能家电领域的主要细分产品为电饭煲、微波炉以及电磁灶等厨房家用电器的液晶显示屏。公司长期聚焦并深耕日本市场,通过技术服务商与日本电饭煲生产制造行业知名企业松下、象印、虎牌、三菱以及东芝均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五家企业占据了日本国内主要的电饭煲市场份额。 4)、医疗健康领域 公司液晶显示屏所应用医疗产品主要包括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设备,公司产品应用于罗氏、拜耳、松下、鱼跃医疗等主要医疗设备制造商的设备中,公司未来将持续布局医疗健康领域。 5)、消费电子领域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所配套主要产品为计算器,主要服务的终端客户为Casio,公司液晶显示产品在Casio品牌计算器市场份额较高,接近70%。 2、公司电子烟业务整体情况? 答:电子烟业务对于公司来说,可以并入消费电子领域,今年市场需求较旺盛,在这个全新的应用领域行业中,公司自2023年上半年接触并进入该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增量阶段。公司会稳扎稳打,进一步拓展在电子烟行业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 3、公司电子烟业务的竞争优势与壁垒? 答: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市场经验和产品应用案例,公司凭借成熟的业务能力及技术优势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形成相应竞争优势,因为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公司每前进一步都是优势。 4、公司电子烟需求与行业趋势情况? 答:电子烟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发掘产品在新行业的应用,开拓市场是公司增量客户开发计划中的重要部分。电子烟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由快速增长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转变,同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在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5、公司现有产能情况与规划? 答:公司目前计划有生产制造升级计划,包括智能化升级和产能扩充计划,公司计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对既有生产设备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并在“车载液晶显示模组生产项目”的募投项目建设过程中,着重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提高生产和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升公司产品品质控制的能力。同时,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有助于公司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制造优势,减轻管理压力,以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液晶专显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生产经验与技术优势,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的持续提升,公司在中高端液晶显示产品领域的产能瓶颈日益显现,因此产能提升计划是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募投项目“TN、HTN产品生产项目”已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将提高提升公司中高端产品结构生产规模,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满足不断提升的客户规模及客户需求。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04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狂飙:比亚迪继续领跑,赛力斯、蔚来等翻倍增长
go
lg
...
源车制造商,比亚迪的销售业绩依旧亮眼,
上汽
集团
和广汽埃安环比亦增长,但同比增速相对较慢。 6月2日,比亚迪发布5月份产销快报,当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万辆,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75万辆,同比增长267.5%。5月份,比亚迪纯电动车14.64万辆,同比增长22.40%;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8.41万辆,同比增长54.07%。从销量结构上来看,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增幅更为显著。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创下了百公里油耗的历史新低。两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秦L DM-i、海豹06 DM-i,同步上市。 另据比亚迪官方发布的数据,5月,比亚迪王朝海洋销售315227辆,同比增长38.2%;腾势汽车销售12223辆,同比增长11.1%;仰望汽车销售608辆,方程豹汽车销售2430辆。 5月份,
上汽
集团
销售新能源汽车8.1万辆,今年1-5月销售新能源车36.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7%。上汽通用也发布了销售数据,5 月上汽通用汽车三品牌(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新能源车型共交付 7443 辆,同比增长 214%。 广汽埃安5月销量40073辆,环比增长42.5%,但同比下降11%。 今年5月,广汽埃安在主攻海外市场方面走出新步伐。5月份,广汽埃安亮相2024马来西亚汽车展,旗下车型AION Y Plus正式在马来西亚上市。随后,又在尼泊尔举办品牌上市发布会。该公司相继完成了泰国、柬埔寨、印尼、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布局。 赛力斯问界销售3.22万辆,小米6月目标交付1万辆 赛力斯也公布了5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达34130辆,同比增长298.62%,其中以AITO问界为主力的赛力斯汽车销量为3.2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489.13%。今年1-5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56823辆,同比增长342.35%。 赛力斯汽车的销量主要由鸿蒙智行旗下AITO问界所组成,而AITO问界也是构成鸿蒙智行销量的绝对主力。5月31日,AITO问界新M7 Ultra焕新上市,数据显示,AITO问界新 M7 Ultra 上市首日大定突破 1.2万台。据悉,该车该车的目标是首周交付4000台,实现上市即交付、上市即上量。 小米汽车官方表示,2024年5月,小米汽车交付新车8630台。小米汽车工厂6月开双班,6月目标单月交付10000台以上。在交付首月,也即4月份交付7058台,自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超1.5万台,目前该车累计锁单量达到8.8万台。小米集团雷军透露,全年保底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梯队品牌崭露头角。 极氪5月交付18,616台,同比大增115%,环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5月共交付67764台,同比增长112%。其中,极氪001连续两月交付破万,并稳居25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截至5月底,极氪累计交付超26万台。 5月,零跑汽车交付新车18,165台。其中,C11与C10双子星销量达1.19万台,创历史新高。零跑C16将于6月正式上市。 深蓝汽车继续稳步发挥,交付量为14371辆,同比增长104.69%,环比增长12.77%。今年5月,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深蓝S7正式下线了第10万辆量产车,还荣登泰国4月全品牌BEV销量榜首。 哪吒汽车实现时隔3个月交付再破万,其公布的5月份销量数据显示,在5月份全系整车交付10113辆,环比增长12.15%。近几个月,借助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的热度找到了自己的流量密码,在4月上市的哪吒L出现了“一车难求”的情况。 5月,岚图汽车共交付4521辆,同比增长51%,1-5月累计销量24869辆,同比增长107%。5月,岚图汽车持续加速销售网络布局,新增2家岚图空间店,5家全功能用户中心,覆盖7个城市。
lg
...
证券之星
2024-06-04
电动汽车高关税6月公布!中欧能否议和?
go
lg
...
。 5月,欧盟委员会曾对中国的比亚迪、
上汽
集团
和吉利汽车提出警告,指责它们没有在反补贴调查中提供足够的信息。这被外界解读为是对这三家公司征收更高关税的前奏,而中国则表示,将以对等方式向来自欧盟其他行业的产品征收关税。 对此,中国欧盟商会质疑,欧盟的调查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它要求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宁德时代(CATL)等供应商的详细信息,但事实上这是无法完成的。宁德时代没有就此作出评论。 中国欧盟商会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与中国的谈判可能存在机会,“主动权在在欧盟一方”。 分析:中欧将寻求达成协议 荣鼎集团高级顾问诺亚·巴金 (Noah Barkin) 表示:“我预计中方会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说服一些主要成员国反对欧盟委员会。” 欧盟的上述决定,是在美国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之后做出的,特斯拉(TSLA.O)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此进行了谴责。尽管此前,他曾经警告说,中国汽车制造商正朝着“摧毁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的方向前进,但如今,特斯拉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商,直接面临欧盟提高关税的威胁。 前景:贸易战与转型 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新兴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加紧合作,以更便宜、更快速的方式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大众和宝马今年 4 月承诺投资超过 50 亿美元,扩大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贸易数据显示,2023 年,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中,有近 29% 在中国销售。 欧洲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挤压了中国市场的利润率,比亚迪等品牌的产品在欧洲的售价是中国的两倍多。分析人士表示,这为它们消化额外关税预留了空间。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在欧洲投资。小鹏汽车本月进入法国市场;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上周在荷兰表示,他的企业将在欧洲继续前进。 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设一家电动汽车工厂,并计划在欧洲建设第二家工厂;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正与西班牙 EV Motors 合作,在加泰罗尼亚开设其第一家欧洲工厂;中国第二大汽车出口商、国有企业
上汽
集团
正在筹备其第一家欧洲工厂。 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已扩大其在欧洲的产能。其他中国电池供应商正在帮助法国打造“电池谷”。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今年4月访华时表示,欧洲人最好是向中国施压,要求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而不是挑起贸易争端。 陪同舒尔茨访华的有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两家公司的高管,他们都反对贸易壁垒,并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应对中国的竞争。 跨国汽车制造商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正通过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的零跑汽车的海外平台销售其产品,这充分表明了,在这家老牌制造商眼中,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 (Carlos Tavares) 在与零跑汽车合作之前,曾经呼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但他本月表示,关税是“一个重大陷阱”。“面对中国的进攻,我们不会采取单纯的防御措施,而是希望成为攻势的一部分。”塔瓦雷斯在慕尼黑做出了如上表示。
lg
...
Lisa
2024-05-30
比亚迪牛逼,丰田危已!
go
lg
...
名超过日产和马自达,升至第6位! 包括
上汽
集团
、长城等国产品牌在内,主要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合计市场份额为11%,上升了约6个百分点。 汽车专业媒体泰国AutoLife透露,泰国2023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上年的7.8倍,增至7.6314万辆。比亚迪以约4成份额排在首位。中国企业整体占到8成。丰田和日产等日本企业不到1%。 随着比亚迪在泰国的工厂今年投产,预计销量将在上一个台阶! 无独有偶,在巴西,比亚迪2021年底才打入,而今年4月的销量已经达到6965辆,位列第九名! 随着比亚迪收购了福特公司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工厂,比亚迪有望在2028年之前成为巴西销量第三大的汽车制造商! 如此多的国家,已经证明比亚迪的实力,随着海外工厂逐步投产,丰田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 日本车的好日子即将终结,德系车也危已,中国车占领全世界指日可待,国人不可妄自菲薄。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lg
...
老虎证券
2024-05-29
市场突传大消息!60亿元研发投入、6家企业入围,固态电池行情引爆在即?
go
lg
...
度对比主流三元锂电池提升40%以上。
上汽
集团
早前也宣布,预计到2025年全固态电池将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并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量产,2027年实现装车量产交付。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近日也公开表示,该公司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 他还强调,如果用1-9数字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宁德时代目前的成熟度在4的水平,目标到2027年到7-8的水平。 稍早前,广汽集团也发布了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的消息,并将首先搭载于昊铂车型。 太蓝新能源也宣布,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与此同时,恩捷股份、厦钨新能、容百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 对此,华鑫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或将成锂电池终局技术选择。国内车企、电池厂共同推动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先行,固态电池行业有望提速。
lg
...
格隆汇
2024-05-29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go
lg
...
中国汽车一哥
上汽
集团
已经连续18年夺得中国汽车销量桂冠,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太买账。 当前,上汽的市值仅1670亿元出头,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6300亿元以及长城汽车的2300亿元。市场给予它的估值为11.9倍,也远远低于后两者的20.7倍与22.9倍。 上汽的股价见顶于2018年,此后一路震荡下跌,现价较历史高峰回撤50%左右。而同期,比亚迪暴涨逾230%,长城汽车涨逾140%。 现在上汽燃油车业务持续萎缩,拖累业绩基本盘;另一方面被给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没有太多亮点。 为什么油电车新旧交替大变局下,这个汽车一哥会被逐渐冷落,它的未来突破点又在哪里? 01 2013-2018年,上汽汽车总销量持续攀升,全国市场占有率维持在23%-25%的高位水平。 但2018年之后,公司的发展迎来转折点,此后,销量一路退坡,2023年仅502万辆,较巅峰时减少超200万辆,下滑幅度高达28.8%,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滑落至16.7%,仍要高于比亚迪、长安、广汽等大型汽车集团,但差距明显收窄了。 从销量结构上看,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高,2023年达到22.4%,但绝对值仍然偏低。去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12.3万辆,同比增长4.6%,远低于全国平均37.9%的表现。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是其扛把子,销量32.9万辆,占比新能源总销量的30%左右。但该车型定价低端,无法给集团贡献多少利润。定位相对高端的自主品牌智己、非凡汽车,销量表现不尽如人意。 伴随整体销量持续下滑,上汽业绩也持续萎靡。2023年,营收74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较2018年高峰下滑17.5%。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滑12.5%,较2018年下滑超过60%。 很显然,上汽净利润下滑幅度远高于营收幅度,表明盈利能力有所恶化。从数据上看,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销售毛利率为8.84%,净利率为2.05%,分别较2018年下滑4.4%、3.4%。另外,去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98%,创下1997年上市以来最低记录(刨除2008年次贷危机)。 综上来看,上汽营收、归母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核心经营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在此大背景下,上汽的估值水平中枢下移有一定合理性。目前上汽的PE仅11倍出头,PB也已连续多年破净,从2018年3月的3倍下滑至如今的0.57倍。 02 过去很多年,上汽搭上合资时代的便车,躺赢了很多年。如今,中国汽车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合资车的挑战还在后头。 截止今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持续冲高,月度市场份额与累计市场份额纷纷突破60%,创下历史新高,较2020年的38.4%大幅提升22.3%。 而合资品牌汽车份额已经降低至40%。其中,日系车品牌降幅最猛,已经跌至12.2%。德系车品牌也出现明显滑铁卢,当前仅16.6%。 在比亚迪2023年财报投资沟通会上,王传福大胆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0%大幅锐减至10%,而这30%将由中国品牌填补。 如果按照王传福的说法去演绎的话,上汽作为最大的合资汽车集团之一,将备感压力与危机。 中国国产品牌乘用车持续崛起,源于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2024年4月上半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6万辆,渗透率历史性突破了50%,比计划2035年超过50%的目标,足足提前了11年。要知道,2020年渗透率仅5.4%,2022年便已突破25.6%,2023年持续攀升至30%以上。这比市场预期超出太多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十大新能源厂商有九家国产品牌。其中,比亚迪市场占有率高达35%,远远高于第二名特斯拉的7.8%。其余厂家还包括广汽埃安、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 在2020年,
上汽
集团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用率曾达23.4%,排名第一。主要是凭借当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炮而红,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销量突破100万辆。不过,2022年被比亚迪反超,2023年市占率更是大幅下滑至11.8%,落后于比亚迪23.2个百分点。 更为严峻的是,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并没有站稳脚跟。2020年、2022年分别成立智己、飞凡汽车,冲击高端梦。但几年下来,销量不甚理想。 2023年,两大品牌全年销量仅3.8万辆、2万辆。要知道2020—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5倍以上。这几年,正是各大厂家跑马圈地,给消费者树立高端品牌的关键时期。彼时,竞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 如今,渗透率已高达50%左右,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卷完技术卷服务,卷完服务卷价格,卷完价格卷老板(直播)。 按照原有设想,智己汽车主打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飞凡聚焦20万-30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市场。但行业内卷之下,去年10月推出的智己LS6官方指导价为22.99万元起,直接下探至非凡汽车的价格带。面对兄弟品牌的挤压竞争,飞凡汽车起售价已经跌破20万元门槛。
上汽
集团
的中高端之路并不顺利,未来冲击第一梯队还任重道远。 倘若国内这块市场始终无法有效突围中高端,未来上汽又将如何保住现有业务基本盘呢? 还有一条路,即庞大的海外市场是可以发力的。 2023年,
上汽
集团
海外销售120.8万辆(出口109.9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8.8%,其中自主品牌占比92%,新能源车占比24%。未来三年内,
上汽
集团
还将在海外市场投放14款新能源“全球车”,持续壮大海外“产品阵营”。 海外市场中,欧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0.1%,美国市场为9.4%,还有很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市场格局也不像国内那样明晰。对于上汽而言,借助出海还有迎头赶上的些许机会,但注定这条路坎坷崎岖。 03 10年前的选择,决定企业今天的成败。 比亚迪的王传福早期选择用燃油车业务赚来的辛苦钱来支撑新能源车的远大梦想,一度被吐槽被讽刺,彼时负重前行的比亚迪用时13年一共卖了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现在半年就卖掉超15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第一大车企。
上汽
集团
早于2001年便入局了新能源赛道,做了燃料电池轿车。2015年,借着政策补贴东风大幅加码新能源汽车。彼时,宣布150亿定增计划,72亿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20亿元将用于智能化大规模定制项目,19亿元将用于前瞻技术与车联网项目。这让当时体量还很小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厂商都备感压力。 如今,比亚迪强势崛起了,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也从激烈的车圈市场中杀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而
上汽
集团
却没有太多作为和靓丽成绩。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上汽可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无论是交付量、总市值,还是资金实力都遥遥领先于一众竞争对手。 选择与执行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汽已经错失了汽车上半场最佳转型的红利期,还要继续面对未来的压力与挑战。 可以预见,海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市场集中度会大幅提高。余承东就曾坦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可能就在一只手数得过来。他判断,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每年的产量达不到500万台以上或者达不到1000万台以上,就很难在时代中立足。 这场百年汽车业大变局足够精彩,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崛起之势不可阻挡。而燃油车时代的一哥上汽,想要保住曾经的江湖地位或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中国汽车业下半场的生死之战已经拉开序幕,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静观其变吧!(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25
奥迪·上汽合作再提速,智能数字平台生产基地升级焕新启动
go
lg
...
年5月24日,上海】4天前,奥迪汽车与
上汽
集团
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启动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联合开发。今天,全新智能数字平台的生产基地在安亭启动升级焕新。未来这座全新升级的工厂将成为奥迪新一代豪华智能电动产品的专属生产基地。这也预示着上汽与奥迪的合作项目进入快车道。 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的启动,是奥迪“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
上汽
集团
与奥迪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以奥迪豪华积淀融合上汽智能电动创新技术,彰显了“美美与共共启新篇”的合作精髓。 合作项目的车型会覆盖B级和C级市场,新平台车型将兼具奥迪独特的美学设计、严苛的工艺水准、享誉全球的奥迪基因驾控乐趣及
上汽
集团
领先的智能化纯电科技,刷新中国用户对于豪华智能纯电产品的认知。与此同时,通过提升研发效率、优化开发流程,加快研发速度,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车型的推出时间缩短了30%以上,首款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上市,更好更快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奥迪新一代豪 华智能纯电出行产品。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发展新浪潮,上汽大众提早布局、持续转型,发展符合未来智能纯电汽车发展方向的新质生产力。安亭是上汽大众历史最悠久、生产规模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近年来,公司聚焦安亭生产基地的升级转型。2020年,投资170亿的安亭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投产,开启了上汽大众电动化、智能化的新篇章。2024年1月,上汽大众与安亭镇正式签署汽车产业新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进一步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和产业能级提升。 此次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生产基地的全面升级,也是安亭基地升级转型的重要一环。上汽大众将聚集各方优势资源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新集群和智能制造园区,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豪华智能电动出行市场的竞争力。 今年是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站在合资合作的新起点,上汽大众将锚定“油电同进”,与各方共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链,加速安亭基地向电动化生产中心、研发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升级迈进,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的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lg
...
金融界
2024-05-24
上市车企4月销量透视:
上汽
集团
、比亚迪、长安汽车居前三
go
lg
...
164.63万辆,同比上升9.32%。
上汽
集团
、比亚迪、长安汽车的销量位居前三;客车企业整体增幅较大,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亚星客车的当月销量同比分别增长62.13%、175.95%、233.33%。 其中,约有16家公司披露了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的销量数据。2024年4月,上述公司合计销售新能源汽车约65.3万辆,同比上升36.07%,比亚迪、
上汽
集团
的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万辆。多数公司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赛力斯、力帆科技、蔚来的增速靠前。 4月整车销量164.63万辆
上汽
集团
、比亚迪、长安汽车居前三 2024年4月,23家A、H股上市车企合计实现整车销量164.63万辆,同比上升9.32%。 图1:沪港深上市汽车公司整车销量 具体来看,
上汽
集团
4月整车销量达36万辆,比亚迪、长安汽车的销量分别为31.32万辆、21.01万辆。增速方面,亚星客车、中通客车的整车销量同比增超150%,广汽集团、福田汽车、海马汽车、北汽蓝谷等7家销量出现同比下降。 图2:沪港深上市汽车公司2024年4月整车销量排名
上汽
集团
在2024年4月共销售36万辆整车,同比下降3.73%。从旗下品牌来看,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的4月销量居前,分别约12.3万辆、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81%、4.18%。 亚星客车4月共销售650辆整车,同比上升233.33%;1-4月共销售1601辆整车,同比上升202.08%。按车型来看,大型客车、中性客车的销量分别达611辆、39辆。 海马汽车4月整车销量同比下降超80%,同类表现较差。2024年4月,海马汽车共销售633辆整车,其中SUV、MPV分别销售600辆、33辆,同比分别减少79.22%、93.87%。 赛力斯、力帆科技销量增速居前 广汽集团降幅较大 根据公告数据统计,约有16家公司披露了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的销量数据。2024年4月,16家公司合计销售新能源汽车约65.3万辆,同比上升36.07%,当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达41.42%,同比、环比均出现上升。 图3:沪港深上市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 数据显示,比亚迪、
上汽
集团
的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过7万辆,其中比亚迪以31.32万辆位居行业第一。多数公司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赛力斯、力帆科技、蔚来、长安汽车的同比增速超过100%;相比之下,北汽蓝谷、广汽集团同比下滑超过30%。 图4:沪港深上市汽车公司2024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数据显示,赛力斯的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79万辆,同比增加302.89%;1-4月合计销量达12.27万辆,同比增加356.28%。 2024年4月,广汽集团共销售13.33万辆整车,同比下降24.78%;新能源汽车共销售2.73万辆,同比下降41.12%。同期,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共销售2.14万辆,同比下降47.94%。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2024-05-24
开特股份:5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投资者参与
go
lg
...
众、奥 迪、宝马、丰田、日产、比亚迪、
上汽
集团
、广汽集团、中国一汽、吉利集团、 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汽车整车厂;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造车企业; 电装、翰昂集团、捷温集团、法雷奥集团、松芝股份、三电控股、马瑞利、南 方英特、爱斯达克、豫新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热系统厂商。感谢关注! 问:募投项目的进展如何?云梦二期扩建进展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流程,目前 规划图纸已报审批,审批结束后会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尽快启动项目开工建设。 云梦工厂二期建设也在同步进行中。感谢关注! 问:开特股份2023年度利润14亿,如何统筹分红和长期经营的关 系?接下来几年的分红怎么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证监会“以投资者为本” 及“增强报投资者意识”的相关要求,持续保持稳健的分红策略,积极报 投资者。公司未来几年将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来确定分红方案。感 谢关注! 开特股份(832978)主营业务:主要从事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等汽车热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开特股份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2亿元,同比上升23.48%;归母净利润2834.1万元,同比上升22.95%;扣非净利润2466.63万元,同比上升14.65%;负债率34.2%,投资收益-11.27万元,财务费用35.89万元,毛利率31.31%。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5-21
上汽
集团
、奥迪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全新纯电车型2025年推出
go
lg
...
奥迪、
上汽
集团
宣布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奥迪将与
上汽
集团
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三款纯电车型覆盖B级和C级车细分市场,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推出。
lg
...
金融界
2024-05-20
上一页
1
•••
46
47
48
49
50
•••
10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纽约邮报独家:特朗普政府考虑最早下周削减中国商品关税低至50%
lg
...
中美谈判新转折!TA确认不出席两国关税协商 美媒:中国可能采取强硬态度
lg
...
中美突发重大消息!路透社独家:英伟达“降级”中国AI芯片 绕开特朗普出口管制
lg
...
【直击亚市】中美会谈更像一场外交破冰!特朗普坚信中国将让步,印巴敌对行动升级
lg
...
【比特周报】比特币三驾马车又变了!中美贸易战传出“巨响” 看涨买入信号闪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