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诺安基金周观察:海外风险逐步释放,市场或迎布局机会
go
lg
...
19亿元。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表现,
上证指数
、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上涨1.16%、1.48%和2.01%。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1.26和2.47%。创业板指数上涨1.74%。北上资金净流出4.46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农林牧渔板块上涨5.25%,或因猪肉价格快速下跌,市场预期行业出清速度将加快。汽车板块在华为概念的持续推动下上涨4.58%。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在美债收益率下降,外资流出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分别上涨4.49%和4.26%。石油石化和煤炭板块在国际能源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分别回调0.29%和1.0%。 AI技术正在从云端向边缘端推进,传统智能终端硬件正向AI化迈进。PC作为重要终端正开启新的AI周期,兼容AI功能的PC将提供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重构用户使用体验。英特尔在发布加速计划前就曾在9月20日公布了Meteor Lake(最新酷睿Ultra)移动处理器产品,采用Intel 4制程工艺,首次集成NPU提升运行AI应用的能效表现,此次英特尔明确了Metero Lake将于12月14日发布。10月25日,高通骁龙峰会期间也推出了面向PC的专为AI打造的处理器——骁龙X Elite,采用4nm工艺,CPU、GPU性能高达竞品的2倍,支持在终端侧运行超过130亿参数的AI模型,AI处理速度快达竞品的4.5倍,OEM厂商预计将于2024年中推出搭载骁龙X Elite的PC。建议关注相关板块及公司。 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 2)AI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3)中东局势变化,4)中美科技摩擦变化 诺安债市观察:债市呈现震荡行情 上周债券收益率震荡,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货币市场有所宽松,隔夜及7天回购价格有所下降,同业存单收益率维持高位震荡,一级市场方面,买方情绪不高,同业存单难以持续募集大量资金。信用债方面,收益率相对平稳。统计局公布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将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恢复阶段,新增发1万亿国债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于经济增长正向预期,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宽松政策正以小步快走的形式推进,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止跌企稳态势,政策仍处在纠偏阶段,可以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全方位关注。随着后期基本面进一步向上修复,债券收益率可能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 诺安海外周观察:美国三季度GDP及10月PMI超预期,欧央行暂停加息 巴以冲突持续发酵,金价继续上行、油价回落,美国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欧央行暂停加息。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为:债券(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上涨0.42%)>商品(彭博全球商品指数下跌0.18%)>股票(MSCI全球股票指数下跌1.96%)。 股票市场方面,海外股市继续调整,MSCI发达市场指数下跌2.1%,新兴市场指数下跌0.63%,发达市场股市落后于新兴市场股市。发达市场股市中,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5%和2.6%;欧洲股市疲弱,泛欧STOXX600指数下跌1.0%,德国DAX下跌0.8%、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5%、法国CAC40指数下跌0.3%;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0.9%。新兴市场中,中国A股和港股收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5%,恒生指数上涨1.3%;此外,巴西IBOVESPA指数上涨0.1%,俄罗斯MOEX指数和印度SENSEX30指数分别下跌1.4%和2.5%。从行业角度看,上周能源板块油价回落,电信和医疗保健板块跌幅相对较大,公用事业为唯一的正收益板块。债券市场方面,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位盘整,上周下行1.6bp至4.835%;欧洲多数国家国债收益率亦下行,下行幅度主要在3~5bp。日本十年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上周上行1.7bp至0.869%。大宗商品方面,原油和燃油价格回落;多数工业金属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农业商品价格表现分化。汇率方面,美元指数在上周初波动较大,一度跌破106,后持续回升至106.559,周度上涨0.37%。上周公布的美国10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0,为今年4月以来重回扩张区间,高于预期的49.5和前值49.8,服务业PMI初值为50.9,高于预期49.9和50.1。制造业和服务业均边际改善。9月核心PCE同比3.7%,与预期持平,低于前值3.8%;核心PCE环比0.3%,与预期持平,低于前值0.1%;PCE同比为3.4%,与预期持平,PCE环比为0.4%,高于预期0.3%。通胀压力持续减缓。三季度GDP季环比折年为4.9%,高于预期的4.5%,其中私人消费反弹,但工厂和设备等私人投资项回落;政府消费和投资维持高景气。GDP数据显示美国增长维持韧性。欧元区方面,10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43.0和47.8,低于9月的43.4和48.7。欧央行在上周的议息会中如期停止加息,缩表节奏符合此前会议的表述,即PEPP再投资将维持到2024年底;前瞻指引还是强调数据依赖,可能已结束本轮加息周期。 QDII基金近期观点 诺安油气能源基金:地缘政治局势使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加剧,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92.16美元/桶回落至90.48美元/桶,周度下跌1.82%,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62%至85.54美元/桶。上周标普能源指数受油价回落和美股大盘拖累,周度表现为-6.15%。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截至10月20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320万桶/天,与前值持平。根据RYSTAD ENERGY数据,OPEC组织9月产量为2778.647万桶/天,较8月的2761.759万桶/天增加,其中沙特9月产量为897.6万桶,与8月持平;俄罗斯9月产量为951.272万桶/天。库存方面,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37.2万桶,预期为减少47.7万桶;库欣原油库存增加21.3万桶至2122.6万桶;战略原油库存连续两周维持不变,最新战略储备库存为3.5127亿桶,油价走高或影响美国战略库存补库进度;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和库欣原油库存低于过去五年库存低位,战略原油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成品油方面,汽油库存增加15.6万桶至2.2346亿桶,预期为减少72.2万桶;馏分燃油库存减少168.6万桶至1.12亿桶,预期为减少103万桶,汽油库存下降至过去五年均值水平,燃油库存接近过去五年库存低位。从年内供需看,供给端预计美国产量维持稳定,OPEC+延伸减产政策;原油总库存低于过去五年低位水平;需求端中国原油消费逐步向好,欧美虽有经济衰退预期但实际影响可能有限。供需各种因素叠加下,下半年供需较上半年转为紧平衡。此外,近期地缘政治局势对油价影响增加。巴以战争等地缘冲突对油价影响明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均非产油国,如果仅是巴以间冲突对油价影响有限。但如果冲突蔓延至中东其他产油国,如伊朗、叙利亚等,不排除油价仍需计入更多的地缘不确定性溢价。当前较低的原油库存除了给油价提供底部支撑外还会增加油价上行弹性。预计油价中枢或有望较上半年上移,二季度业绩显示提供能源设备和服务公司表现或相对较好,而且能源巨头公司资本开支较前期增加,建议关注设备和服务公司未来表现。 诺安全球黄金基金:地缘冲突继续发酵,市场波动率持续增加,上周国际黄金价格继续上涨,从1981.40美元/盎司上涨至2006.37美元/盎司,周度表现为上涨1.26%。同期,VIX指数继续攀升,美债利率和实际利率上行,美元指数震荡,黄金ETF持有量增加。对于后市展望,美联储9月按兵不动,尽管点阵图显示年内仍有一次加息,但加息与否仍取决于未来美国经济数据,我们倾向认为年内可能不再加息。美国高利率前期已经造成了多家银行破产等金融市场的扰动,制造业也不断萎缩,后期对服务业以及劳动力市场压力也将逐步加大,美国经济增长仍有一轮放缓压力,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指引为“high for longer”,而此前为“higher for longer”。但在美国目标利率拐点出现前,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和长端利率以及实际利率走势仍将制衡黄金价格表现。此外,也需关注当前美强欧弱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短期我们认为黄金或仍受实际利率和美元指数压制,但我们预计2024上半年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可能更为明显,而且高利率以及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或使得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前期增加,黄金投资逻辑从短期避险需求逐步向中长期美联储降息演绎。近期黄金价格受地缘政治冲突和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而上涨明显。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黄金价格走势,关注巴以战争是否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逢低逐步增加黄金配置比例以把握黄金投资机遇。 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富时发达市场REITs指数下跌2.15%,表现落后于发达市场股票。各行业REITs均收跌,住宅和工业REITs相对落后,特种、零售REITs表现相对较好。 数据方面,美国10月新屋销售明显回升,环比录得12.3%,超过预期的0.7%,30年期房贷利率一度升至接近8%。往后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海外REITs市场的影响或有望逐步减弱。但亦不应过早预期美联储降息,降息的开启或需更多因素触发,其中包括服务业等经济指标进一步走弱、证券市场的大幅震荡等。从二季度业绩看,工业、特种REITs的业绩增速明显好于其他板块,办公、酒店及娱乐,零售REITs业绩下滑。对于业绩展望,工业、特种REITs相较于其他行业有相对优势,但增速将逐步回落,医疗保健和住宅类业绩则相对稳健。结合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及REITs业绩基本面判断,下一轮行情中建议首选对利率敏感以及估值调整充分、具备较高成长性行业。建议投资者增加对海外REITs的关注,把握中长期配置机会。
lg
...
金融界
2023-10-30
A股收盘 | 创业板指高开高走涨2.48%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30日收盘,
上证指数
涨0.12%,报收3021.55点;深证成指涨1.61%,报收9927.99点;创业板指涨2.48%,报收1977.69点。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2023-10-30
ETF日报|消电ETF(561310)强势收涨4.28%,换手率超12%,市场交投活跃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30日,
上证指数
收涨0.12%,报3021.55点,实现5连阳;深证成指收涨1.61%,报9927.99点,实现5连阳;创业板指收涨2.48%,报1977.69点,实现3连阳;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行业热度看,半导体表现亮眼,当日大涨4.50%;消费电子、元件紧随其后,分别上涨4.43%、4.24%。 ETF方面,截至收盘,国泰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集成电路ETF(159546)、芯片ETF(512760)、消电ETF(561310)、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科创创业ETF(588360),涨幅分别为4.45%、4.34%、4.28%、4.05%、3.23%。其中,消电ETF(561310)上涨4.28%,最新报价0.66元。收盘成交额已达1395.50万元,暂居可比ETF第二,换手率12.97%,市场交投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2.91倍,低于指数近3年86.13%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消电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8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京东方A(00072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韦尔股份(603501)、兆易创新(603986)、紫光国微(002049)、亿纬锂能(300014)、传音控股(688036)、卓胜微(30078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15%。 国信证券表示:据产业链跟踪,消费电子备货旺季已拉开序幕,手机面板、存储、被动件、模组等细分行业数据全面升温。一方面基于华为高端机型自主可控进程的突破,鲶鱼效应下各终端品牌积极备货以稳定自身市场份额;一方面基于终端补库存需求的体现,3Q23消费电子产业链延续2Q23以来的弱复苏趋势,环比继续上扬,4Q23出货展望则更加积极。考虑到3Q22以三星牵头的砍单所造成的低基数影响,未来两个季度财报数据表现将加速改善,消费电子有望迎来板块性配置行情。 消电ETF(561310),场外联接(A类:014906;C类:014907)。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ETF日报|新能源汽车ETF(516390)收涨1.32%,实现3连阳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30日,
上证指数
收涨0.12%,报3021.55点,实现5连阳;深证成指收涨1.61%,报9927.99点,实现5连阳;创业板指收涨2.48%,报1977.69点,实现3连阳;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行业热度看,半导体表现亮眼,当日大涨4.50%;消费电子、元件紧随其后,分别上涨4.43%、4.24%。 ETF方面,截至收盘,新能源汽车ETF(516390)上涨1.32%,实现3连阳,最新报价0.69元。收盘成交额已达1589.07万元。 份额方面,新能源汽车ETF近3月份额增长195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新能源汽车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17.77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863.82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ETF跟踪的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18.13倍,处于近1年11.16%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8.8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新能源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8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三花智控(002050)、天齐锂业(002466)、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恩捷股份(002812)、格林美(00234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99%。 相关机构认为,新能源车需求持续高增长,电动化需求有支撑,轻量化、智能化需求刚刚兴起,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此前新能源预期中新能源车高增速在逐步实现。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收盘快报】消费电子50ETF(562950)强势收涨4.61%,实现5连阳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30日,
上证指数
收涨0.12%,报3021.55点,实现5连阳;深证成指收涨1.61%,报9927.99点,实现5连阳;创业板指收涨2.48%,报1977.69点,实现3连阳;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行业热度看,半导体表现亮眼,当日大涨4.50%;消费电子、元件紧随其后,分别上涨4.43%、4.24%。 ETF方面,截至收盘,易方达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消费电子50ETF(562950)、半导体芯片ETF(516350)、生物科技ETF(159837)、物联网50ETF(159895)、科创创业ETF(159781),涨幅分别为4.61%、4.40%、3.37%、3.27%、3.26%。其中,消费电子50ETF(562950)上涨4.61%,实现5连阳,最新报价0.68元,换手率8.68%。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消费电子50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41.12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886.7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2.91倍,低于指数近3年86.13%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相对突出。 消费电子50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8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京东方A(00072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韦尔股份(603501)、兆易创新(603986)、紫光国微(002049)、亿纬锂能(300014)、传音控股(688036)、卓胜微(30078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15%。 东莞证券表示,从电子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企业的业绩来看,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行业内企业23Q3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其中消费电子、IC设计、存储等细分板块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但环比Q3已实现明显改善,板块正逐步复苏;据台积电业绩说明会智能手机、PC等下游终端需求已经企稳,行业库存消化接近健康水平,且AI半导体需求仍在放大;华为Mate60系列发布以来持续受市场热捧,行业不断上调出货预测,有望带动消费电子板块实现复苏。 消费电子50ETF(562950),场外联接(A类:018896;C类:018897)。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李大霄: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是特大利好,呼吁已久期盼已久的大部队、正规军、长期资金来了
go
lg
...
有7.7pe,上证50指数9.7pe,
上证指数
12.7pe。3000点一线的估值水平已经足够吸引,1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8月21日2.54上升到2.71,而当下股债差亦达到历史高位区域。2023年10月23日创下的2923点附近可能成为A股历史上继325、998、1664、1849、2440、2863、2885之后的第8个历史大底区域。 汇金公司时隔8年入市,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成都会议后发表的讲话,大量央企国企民企带头回购股票,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自购,管理层着力一二级市场的平衡,管理层出台提振投资者信心25条政策措施等等都表明了政策层面维护3000点地平线的坚定决心。 而险资的在2022年末的总规模已经达到24.71万亿,而且年均增速16%,源源不绝的增量资金将助力筑牢3000点地平线。 呼吁已久期盼已久的大部队、正规军、长期资金来了!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特大利好,中国股市自此开始有希望了!当然仅限余钱好股票。
lg
...
金融界
2023-10-30
A股收盘 | 创业板指高开高走涨2.48%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30日收盘,
上证指数
涨0.12%,报收3021.55点;深证成指涨1.61%,报收9927.99点;创业板指涨2.48%,报收1977.69点。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381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23.9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7.9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97亿元。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3年10月30日共有92个行业上涨,其中,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专业连锁涨幅居前; 32个行业下跌,国有大型银行、商用车、贵金属、饰品、照明设备跌幅居前。 2023年10月30日,沪深A股共有3551家公司上涨,89家公司涨幅超10%(含),N德冠、天龙集团、百纳千成、首都在线、卓胜微涨幅居前; 有1379家公司下跌,10家公司跌幅超10%(含),冠龙节能、C思泉、鹏翎股份、深水规院、恒誉环保跌幅居前。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场内ETF资金动态:ADC精彩纷呈,国产新药不断突破,创新药ETF大涨
go
lg
...
月30日A股三大指数普涨,截至午间收盘
上证指数
上涨0.17%,报3022.90点,深证成指上涨1.53%,报9920.09,创业板指上涨2.33%,报1974.85点。 根据巨灵财经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27日场内ETF基金中HK创新药(513120),涨幅6.59%,其余ETF涨幅均超过5%,排名靠前的港股医药(159718)、医药港股(159776)、港股医药(513200),涨幅分别为6.38%、6.23%、6.06%。从整体上看数量占比较多的为医药ETF。 下跌方面,27日跌幅最大的是电信ETF(159507)跌幅达到0.93%。剩余排名靠前的有绿色能源(562010)、软件龙头(159899)、云50ETF(560660),跌幅分别为0.56%、0.55%、0.50%。从整体上看数量占比较多的为云计算ETF。 从成交金额上来看,27日成交额最大的是300ETF(510300),交易金额59.53亿元。剩余成交额排名前三的科创50(588000)、恒指科技(513180)、恒生互联(513330),成额别为33.87亿元、28.75亿元、27.44亿元。从成交额规模来看,A股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 细分到资金流动情况上来看,27日净申购金额最大的为HS300ETF(510310),当日净申购金额为7.26亿元。净申购金额超过1.9亿元的,排名靠前的有300ETF(159919)、证券ETF(512880)、恒指科技(513180),申购金额为5.36亿元、4.95亿元、1.93亿元,净申购净额数量较大的为A股相关指数ETF。 资金流出方面,27日净赎回金额最多的是创业板(159915),赎回金额8.30亿元。另外还有500ETF(510500)、医疗ETF(512170)、创业板50(159949)赎回金额超2.65亿元,赎回金额分别为4.32亿元、4.00亿元、2.65亿元。其余ETF赎回金额相对较小,均未超2.65亿元。 10月27日场内ETF基金涨幅中,HK创新药(513120),涨幅6.59%。港股医药(159718)、医药港股(159776)、港股医药(513200)等医药ETF排名靠前。10月27日行业板块中,A股大盘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300ETF(510300)以59.53亿元位居首位,板块涨幅1.51%。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年会召开,多个ADC、双抗、小分子等创新药披露最新数据。作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本次会议上国内外多个创新药企业披露多个重要临床数据,在此我们梳理筛选出部分优异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涉及ADC、双抗、小分子等的数据,从部分产品展现出的BIC/FIC潜力来看,目前国产创新药在不断取得新突破,创新药ETF大涨。
lg
...
金融界
2023-10-30
上银基金一周早知道|数字中国顶层规划落地,产业发展机会如何看待?
go
lg
...
基金市场概况 上周(2.27-3.3)
上证指数
周涨1.87%,深证成指数周上涨0.55%,创业板指数周跌-0.27%。上周表现较好的行业主要有通信、建筑装饰、传媒、计算机,表现较弱的是电力设备、汽车和有色金属。 近期市场震荡波动,行业、风格快速轮动,演绎到历史上较高水平,进入3月,随着财报业绩披露,叠加3、4月份两会及政治局会议后,国内政策逐渐明朗,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清晰,市场有望重新回到景气驱动、基本面审美模式之中。当前市场在经济复苏、政策宽松预期上的分歧,有望随着3、4月份经济数据的披露,以及两会、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而最终实现弥合统一。 二.上银基金重点关注 1. 2月PMI数据点评 2月制造业PMI全面回升,企业景气水平明显提高。2月制造业PMI为52.6%,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6.9%、3.2%、0.2%、2.5%和4.4%。 从结构上看,供需两端均修复,生产恢复较快。 供应方面,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信心进一步增强。2月生产指数为56.7%(前值49.8%),指数大幅回升。采购量指数为53.5%(前值50.4%),表明企业继续增加原材料采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前值55.6%),升至近12个月来高点,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高频指标中,粗钢日均产量、汽车轮胎开工率、PTA产业链负荷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高炉开工率等指标最新数据较上月环比均上升。 需求方面,内外需均好转。2月新订单指数为54.1%(前值50.9%),说明市场需求继续回升。节后房地产、汽车需求有所好转,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月前三周乘用车厂家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16%。新出口订单指数52.4%(前值46.1%),外需重回扩张区间。2月美国及欧元区综合PMI初值均高于预期和前值,短期来看,海外经济韧性较强。 与此同时,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需巩固。部分数据变动可能是由于春节错位因素引起,需求回暖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2月综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4.8%。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乘用车厂家批发、零售销量今年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5%和26%。此外,反映订单不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占比仍超过50.0%。 价格指数均上涨,企业生产积极性回升。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4.4%(前值52.2%),原因可能是当月油料油脂类、矿产类、钢铁类、食糖类等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出厂价格指数为51.2%(前值48.7%),受需求端修复影响,出厂价格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为50.6%(前值47.2%)和49.8%(前值49.6%),企业生产积极性继续回升。 不同规模企业PMI均上升,中小型企业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2月,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53.7%(前值52.3%),52%(前值48.6%)和51.2%(前值47.2%),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高于临界点。 建筑业PMI升至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PMI继续回升。2月,建筑业PMI指数为60.2%(前值56.4%),节后建筑行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基建领域持续为经济稳增长发展提供动力。服务业PMI为55.6%(前值54%)。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前期积累需求加速释放,服务行业景气度迅速回升。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我国生活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消费热度指数分别达122.2、125.0和148.3,均较去年低点大幅提高。 2023年是经济触底复苏的重要一年,在开年的1-2月,经济景气度已表现出较强的修复。2月PMI超预期回升,印证了经济正在复苏的大势。在PMI数据大超预期后,债市的反应较为平淡。这可能是因为债市已经提前反映了“经济强修复”的逻辑,也就是说去年年末债券收益率已经提前反映了对于今年经济回升的预期。因此2月PMI指数大超市场预期对债市的扰动比较有限。与此相反,在经济景气度超预期修复后,股市迎来3月“开门红”。我们认为当下经济复苏已经启动,在经济复苏下产需明显走强,经济动能依旧较强,后续经济仍在逐步修复的道路上。总体来看,经济修复依旧可期,继续看好今年A股修复态势。 2.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政策背景:顶层布局规划落地,数字中国建设成为领导干部考核新指标。中央高度重视,“把舵定向”数字经济整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强调数字经济的必要性。 国家政策频发,“保驾护航”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从全局战略、顶层设计、统计计量等方面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支持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行业规划引领,“多措并举”数字经济全面部署。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围绕农业、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全面促进数字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即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一是从产业链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等底层架构是产业链上游,数据和算力是核心要素;二是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数据资源方面,国家政策频繁落地,2022年明确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数据顶层设计出台;2023年地方纷纷做出探索,并出台相关政策。不难发现,新基建与信创发展成果显著。其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其三,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优化。 数字赋能带动全要素生产全方位提升。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劳动、技术相协同的新型生产要素,产业新技术经济范式形成。数据要素在采集、确权、定价、交易和流转等市场化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化的同时,产生外部性和价值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应用实例不断丰富,赋能传统产业。经济层面,数字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渗透率提速;政治层面,数字政府建设收获显著成果,数字政府治理卓有成效;社会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彰显新特色,数字乡村建设激发新动能。 供应链安全和数字安全是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科技自立地位空前提升,加强数字安全成为关键(如网络安全、数据储存、相关软件等),基础软硬件等“卡脖子”领域将成为国家投入的重点方向。 三. 上银基金每周一图|小小内窥镜中暗藏的投资机会 医用内窥镜是一个带有光源的管道,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或协助手术的进行。目前的医用内窥镜系统由内窥镜镜体、图像处理中心和监视器三大模块组成,是结合了传统光学、现代电子、软件算法、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精密检测仪器。 内窥镜有多种分类方式:按产品结构可分为硬镜和软镜;按成像原理可分为光学镜、光纤镜和电子镜;按使用次数可分为复用式内镜和一次性内镜;按临床应用又可分为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腹腔镜、关节镜等。随着行业的发展,内窥镜种类在不断创新和更迭。 医用内窥镜由三大系统组成,包括内窥镜镜体、图像处理模块和光源模块,其中镜体又包含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采集和处理电路。内窥镜成像镜头多采用非球面镜体,图像传感器包括微型图像(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两类,采集和处理电路核心技术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及超小尺寸组件封装技术。内窥镜图像处理模块运用了降噪算法、时间降噪技术、时间滤波技术等降噪技术,以及假彩色成像技术、数字滤波技术、i-Scan或智能分光比色(FICE)技术、自发荧光成像(AFI)技术等边缘增强技术。冷光源模块中,LED灯凭借成本优势和能耗优势,逐步取代氙灯照明。 根据CNKI、前瞻产业研究院,内窥镜在临床治疗中分布于腹腔、泌尿、肠胃、关节、耳鼻喉、妇科等领域的比重分别为29%、16%、15%、14%、10%和5%,其中医用内窥镜在腹腔领域应用最多。内窥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常用于腹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心脏搭桥等治疗手术。 2016-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152亿元增加至231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1.1%,是全球同期水平的3倍有余。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2020-2025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复合增速将为11.7%,到2025年将突破四百亿元关口。 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中排名前三的均为进口品牌,对应市场份额为21.3%、11.7%和5.7%。同年,除上述三个品牌外,其余海外品牌市场占比合计约55.7%,进口品牌超九成。从渗透率来看,2020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为5.6%,较2016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国产品牌渗透率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医用内窥镜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进度都相对落后,本土内窥镜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是,我国内窥镜行业已打破进口依赖的局面,从模仿到创新,部分企业成功实现海内外合作发展,已有国产内窥镜产品实现出口。在医用内窥镜低端领域,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能独立研发和生产;在中端领域,部分大型企业已在市场站稳;而在高端领域,我国仅有少数本土企业能在某些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
lg
...
证券之星
2023-10-30
ETF公司日报|沪深300ETF泰康近1周以来累计上涨1.6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0
go
lg
...
截至2023年10月27日,
上证指数
收涨0.99%,报3017.78点,实现4连阳;深证成指收涨2.14%,报9770.84点,实现4连阳;创业板指收涨2.88%,报1929.91点;两市总成交额9643.88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6.68亿元。 行业热度看,商用车表现亮眼,当日大涨5.30%;休闲食品、医疗服务紧随其后,分别上涨5.29%、5.17%。 截至2023年10月27日,泰康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泰康公卫健康ETF(159760)、碳中和ETF泰康(560560)、智能电车ETF泰康(159720)、沪深300ETF泰康(515380)、中证500ETF泰康(515530)涨幅分别为3.71%、3.28%、2.74%、1.57%、1.08%。其中,沪深300ETF泰康近1周以来累计上涨1.6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0。 截至2023年10月27日,泰康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泰康(515380)、泰康公卫健康ETF(159760)、中证500ETF泰康(515530)、智能电车ETF泰康(159720)、碳中和ETF泰康(560560)成交额分别为1.29亿元、1005.79万元、858.90万元、705.31万元、623.03万元。其中,智能电车ETF泰康(159720)成交额705.31万元,居可比基金2/5。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7日,泰康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泰康(515380)、泰康公卫健康ETF(159760)、碳中和ETF泰康(560560)、智能电车ETF泰康(159720)、中证500ETF泰康(515530)规模分别为43.66亿元、1.11亿元、8803.93万元、7078.17万元、6348.58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7日,泰康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碳中和ETF泰康(560560)、泰康公卫健康ETF(159760)、中证500ETF泰康(515530)、沪深300ETF泰康(51538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52%的分位、3.22%的分位、13.04%的分位、18.27%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上一页
1
•••
895
896
897
898
89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上个月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南华早报:中国暗示将采取更大胆的政策刺激支出和投资
lg
...
特朗普刚刚向泽连斯基重大表态!美国将在和平协议中帮助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lg
...
中国重量级声音!中国顶级经济学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升破7大关
lg
...
这次不一样:特朗普力推俄乌领袖会晤!今日小心这一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