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股收盘 | 沪指震荡调整跌0.16%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go
lg
...
截至2023年11月8日收盘,
上证指数
跌0.16%,报收3052.37点;深证成指跌0.04%,报收10052.08点;创业板指涨0.02%,报收2023.13点。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2023-11-08
ETF日报|沪指震荡收跌,传媒板块领涨,传媒ETF(512980)收涨3.10%实现9连阳
go
lg
...
11月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
上证指数
收跌0.16%,报3052.37点;深证成指收跌0.04%,报10052.09点;创业板指收涨0.02%,报2023.13点。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盘面上看,出版、黑色家电、影视院线,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5.90%、3.72%、3.61%。保险、化学制品、工业金属,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1.54%、1.42%、1.25%。 ETF方面,截至收盘,广发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传媒ETF(512980)、医疗50(560260)、纳指ETF(159941)、创新药ETF(515120)、科创50ETF龙头(588060),涨幅分别为3.10%、1.32%、1.07%、1.05%、1.05%。其中,传媒ETF(512980)上涨3.10%,实现9连阳,最新报价0.80元。收盘成交额已达2.46亿元,暂居可比ETF第一,换手率5.57%。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3年11月8日,传媒ETF近1周累计上涨10.8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规模方面,传媒ETF近1周规模增长2.63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传媒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159.7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924.00万元。 传媒ETF紧密跟踪中证传媒指数,中证传媒指数从沪深市场的营销与广告,文化娱乐,数字媒体等行业中,选取总市值较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传媒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证传媒指数(39997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分众传媒(002027)、世纪华通(002602)、三七互娱(002555)、昆仑万维(300418)、芒果超媒(300413)、恺英网络(002517)、蓝色光标(300058)、神州泰岳(300002)、巨人网络(00255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99%。 有券商表示,当前阶段,影视板块整体经历前期的深度回调,头部公司2024年估值均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目前行业业绩端动能尚未充分释放,预计业绩有望随之改善。 传媒ETF(512980),场外联接(A类:004752;C类:004753;广发中证传媒ETF联接E:018864)。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ETF日报|游戏ETF(159869)强势收涨3.34%,成交额超5.4亿元
go
lg
...
11月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
上证指数
收跌0.16%,报3052.37点;深证成指收跌0.04%,报10052.09点;创业板指收涨0.02%,报2023.13点。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盘面上看,出版、黑色家电、影视院线,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5.90%、3.72%、3.61%。保险、化学制品、工业金属,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1.54%、1.42%、1.25%。 ETF方面,截至收盘,华夏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游戏ETF(159869)、文娱传媒ETF(516190)、半导体材料ETF(562590)、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生物科技ETF(516500),涨幅分别为3.34%、2.73%、1.55%、1.19%、1.09%。其中,游戏ETF(159869)上涨3.34%,实现3连阳,最新报价1.15元。收盘成交额已达5.45亿元,暂居可比ETF第一,换手率8.66%。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3年11月8日,游戏ETF近1周累计上涨12.7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游戏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36亿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28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552.04万元。 规模方面,游戏ETF最新规模达61.26亿元,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游戏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1136.21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55亿元。 游戏ETF紧密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中证动漫游戏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动画、漫画、游戏等相关细分娱乐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动漫游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证动漫游戏指数(93090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世纪华通(002602)、三七互娱(002555)、昆仑万维(300418)、恺英网络(002517)、神州泰岳(300002)、巨人网络(002558)、完美世界(002624)、掌趣科技(300315)、吉比特(603444)、光线传媒(30025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41%。 招商证券认为:受益于今年AI技术的推广,新的商业模式,类“短剧+游戏”的模式会越来越普遍,游戏制作效率提高、制作难度下降,更多优质的应用作品或将问世,IP的变现能力增强。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ETF日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强势收涨1.86%
go
lg
...
11月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
上证指数
收跌0.16%,报3052.37点;深证成指收跌0.04%,报10052.09点;创业板指收涨0.02%,报2023.13点。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盘面上看,出版、黑色家电、影视院线,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5.90%、3.72%、3.61%。保险、化学制品、工业金属,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1.54%、1.42%、1.25%。 ETF方面,截至收盘,汇添富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纳指100ETF(159660)、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生物药ETF(159839),涨幅分别为1.86%、1.03%、1.00%、0.98%、0.83%。其中,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上涨1.86%,最新报价0.88元。收盘成交额已达338.67万元,换手率6.25%。 规模方面,医疗器械ETF基金近3月规模增长178.78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3.59倍,低于指数近3年91.5%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医疗器械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再以进入各一、二、三、四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全指行业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300760)、爱美客(300896)、乐普医疗(300003)、新产业(300832)、鱼跃医疗(002223)、金域医学(603882)、山东药玻(600529)、惠泰医疗(688617)、九安医疗(002432)、欧普康视(30059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41%。 信达证券认为,随着国内康复建设推进,市场对于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且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下,需要挖掘“研发迭代”及“销售服务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场外联接(A类:017632;C类:017633;汇添富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式联接D:017634)。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ETF日报|医疗器械板块表现活跃,医疗器械ETF(159883)逆市收涨1.78%
go
lg
...
11月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
上证指数
收跌0.16%,报3052.37点;深证成指收跌0.04%,报10052.09点;创业板指收涨0.02%,报2023.13点。两市总成交额1.04万亿元。 盘面上看,出版、黑色家电、影视院线,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5.90%、3.72%、3.61%。保险、化学制品、工业金属,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1.54%、1.42%、1.25%。 ETF方面,截至收盘,医疗器械ETF(159883)上涨1.78%,最新报价0.57元。收盘成交额已达7790.62万元,暂居可比ETF1/3,换手率3.42%。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医疗器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399.03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7303.7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3.59倍,低于指数近3年91.5%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300760)、爱美客(300896)、乐普医疗(300003)、新产业(300832)、鱼跃医疗(002223)、金域医学(603882)、山东药玻(600529)、惠泰医疗(688617)、九安医疗(002432)、欧普康视(30059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41%。 国金证券指出, 从需求端来看,患者诊疗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受到外部政策因素变化。电生理、软镜诊疗、外周介入等高速成长的细分优质赛道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实现高增长,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趋势仍将逐步演绎。 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联接(A类:013415;C类:013416)。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A股收盘 | 沪指震荡调整跌0.16%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go
lg
...
截至2023年11月8日收盘,
上证指数
跌0.16%,报收3052.37点;深证成指跌0.04%,报收10052.08点;创业板指涨0.02%,报收2023.13点。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366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37.1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7.3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9.71亿元。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3年11月8日共有45个行业上涨,其中,出版、黑色家电、影视院线、游戏、专业连锁涨幅居前; 79个行业下跌,保险、化学制品、工业金属、油服工程、化学原料跌幅居前。 2023年11月8日,沪深A股共有2157家公司上涨,45家公司涨幅超10%(含),富乐德、中文在线、热景生物、三超新材、海联讯涨幅居前; 有2726家公司下跌,5家公司跌幅超10%(含),C麦加、森远股份、正裕工业、天龙股份、东方嘉盛跌幅居前。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公募基金2023年三季度保有规模下滑,银行渠道仍保持规模优势
go
lg
...
因。第三季度,各主要指数均取得负收益,
上证指数
下跌2.3%,深证成指下跌7.4%,创业板指下跌8.1%,万得全A指数下跌3.4%。 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依旧占据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三,但规模均有较大降幅。其中招商银行下滑443亿元,蚂蚁基金下滑476亿元,天天基金下滑357亿元。 从整体上看,银行仍然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位置,拥有股混保有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银行有6家。另外,券商在100家代销机构中占据了53家,数量占比持续增加。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和保险及代理机构在榜单中的数量有所变动。 在股混保有规模排名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分列前三名。中信证券规模环比增长10.06%,华泰证券规模环比增长4.24%,广发证券规模环比增长2.79%。 银行方面,保有规模合计为25283亿元,环比下降8.9%;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合计为13282亿元,环比下降7.7%;保险及代理机构规模为716亿元,环比下降0.7%。 在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方面,银行保有规模环比下降2.4%;券商保有规模环比增长6.38%;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环比下降2.7%;保险及代理机构规模环比增长0.6%。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消费电子ETF(561600)早盘反弹翻红收涨,消费电子板块持续回暖
go
lg
...
7年到现在,消费电子板块涨了9倍,远超
上证指数
(-30%)。但从2021年年底开始,消费电子板块开始萎靡不振,消费电子ETF股价下降超三成。截至 2023年10月11日,消费电子 TTM 市盈率为31.1 倍,处于过去十年历史分位 22.2%,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有趣的是,在一片哀嚎之下,消费电子却突然开始走强。10月23日到现在,消费电子ETF涨幅超过16%。 消费电子股价回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正在回暖。中信建投援引BCI数据称,自9月以来,多数周内,国内手机的周度总销量同比增速已转正。A股消费电子公司的三季度净利润也从之前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观点: 1、手机销量的拐点到了。多家机构均预测手机将在4季度迎来近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销量反弹。逻辑在于,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逐渐到来,且各大品牌厂也在此时适时推出了重磅新品。2、新机潮刺激了用户购买需求。和以往相比,今年9月、10月份有更多的手机品牌发布新机,行业出现新机潮。并且高通骁龙8 Gen3的发布以及手机品牌多项功能的首次使用,都刺激了用户购机需求。3、供应链公司业绩弹性。此前消费疲软时,品牌持续去库存,导致品牌库存处于低位。如今在销量回暖以及华为抢上游产能带来的鲶鱼效应下,各品牌手机都在积极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 01 消费电子触底回升 消费电子是近期资本市场上表现最亮眼的板块。10月23日到现在,消费电子ETF涨幅超过16%。天龙电子、中石科技、深科达等公司股票都在这段时间内迎来多次涨停。消费电子板块亮眼的股价由业绩推动。三季度,消费电子板块业绩改善明显,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6%,较上半年收窄(-3.2%)。消费电子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较上半年明显改善(-12.1%)。 消费电子板块业绩回升,得益于终端销售的回暖。据Canalys数据,三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为6670万部,较二季度(6570万部)实现环比增长。最近一段时间,手机市场更是实现了销量同比转正,中信建投援引BCI数据称,自9月以来,多数周内,国内手机的周度总销量同比增速已转正。 在各方行业人士看来,近期的多周销量增速同比转正有望延续。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的首次反弹。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近日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中国手机市场底部将过,预期将重拾成长,四季度手机出货同比与环比亦预期均重拾增长。” 从手机关键零部件的出货量也能看出手机市场回暖的迹象。两家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达19%,高通手机业务收入超过公司前期指引,同时两家厂商预计4季度手机业务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手机市场之外,另一大终端消费电子PC的出货量也已到底。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均称PC行业即将回暖。PC代工厂订单也佐证了PC市场将迎来回暖,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9月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笔电出货量环比2%、7%、18%、13%。 那么本轮消费电子回暖是如何开始的呢? 02 新机潮刺激下的换机周期 往年,9月份往往只有苹果的新机发售。但今年9-10月份,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手机厂商出乎意料地集体发布了新机。 手机厂商集体带来的新机潮刺激了消费者需求。尚且不提沉寂后突然发力的Mate60,即使是保持常态手机发售节奏的小米也实现了销量爆发。小米14开售仅5分钟,全系列销量猛增至上代13系列首销总销量的600%,开售后一周左右,小米14销量超百万台,而整个三季度小米销量是910万台。 新机潮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到了换机周期。德邦证券研报提到:“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逐渐到来,各大品牌厂适时推出重磅新品。” 令据行业人士说法,消费者手机换新周期来到了30-33个月。而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降。按照消费者的30-33个月的换机周期,之前手机出货量下滑前季度的用户也将从今年4季度开始陆续进入换机期。 当遇到消费者换机期后,手机行业也不再“挤牙膏”。高通发布的骁龙8 Gen3就主要参数来看,其性能已经与A17 Pro不相上下。并且骁龙8 Gen3也是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手机芯片,其可在终端侧运行100亿参数模型,支持手机终端实现扩展图片画幅、视频物体智能消除等功能。 高通把牙膏挤爆后,安卓机性能有了极大提升。比如,骁龙8 Gen3使手游画面达到PC级高端显卡的水平,并让手机相机具备人像超分功能,在画面拍摄定格后,生成式AI可以在手机端进行人像清晰度的增强和去模糊。搭载骁龙8 Gen3的小米14也开始直接越级对比苹果15Pro。 不仅高通发力,手机品牌也带来了不少的产品创新。比如,华为Mate60 Pro成为支持天通卫星语音通话的大众手机,使消费者在没有基站信号的情况下,可通过卫星信号与外界联络。作为苹果的销售主力,iPhone 15 Pro则是首创空间视频,通过使用超广角和主摄像头拍摄的“空间视频”在 Vision Pro 头显上播放后,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3D视频体验。 可以说,消费者迎来换机周期,叠加手机厂商的供给端升级,让消费电子产业开始回暖。 03 为什么供应链股价总能跑赢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反弹中,供应链公司的股价涨幅要明显于终端品牌。 11月至今,朝阳科技、博硕科技、翰博高新等消费电子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都在30%以上。同期,手机品牌小米股价涨超13%。 供应链公司股价涨幅更大,得益于其具备更大的业绩弹性。比如,手机关键元器件摄像头头部厂商舜宇光学财报显示,9月数据公司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上涨16.9%、手机摄像模组同比上涨41.4%。超40%的出货量同比增速远远超过了手机行业的出货量增长。 之所以产业链的增速能够超过终端销售增速,源于手机厂商补库存的需求。在过去多个季度中,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市场较差,品牌厂商大多都在去库存。2022上半年到2023上半年,小米存货占资产比重为从19.7%下降到13.2%。如今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在即,品牌厂商大多选择了加单补库存。 与此同时,华为扩产也带来了鲶鱼效应。华为Mate60系列原本计划国内出货量为600万台左右。但上市后的火爆表现,已经使华为把出货量目标调高到2000万台以上。随着销量目标的提高,华为从供应链处积极补单,随之供应链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华为向上游积极补单,其他手机品牌只能跟进。为了避免零部上游产能被华为锁定,影响自家产品的销量节奏,各品牌手机开始更加积极的加单补库存,产业链需求迅速增加。手机相关IC厂商也指出,不少手机品牌业者都在华为发表新机之后,陆续开始加单。 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不仅会给供应链企业带来订单量的增长,也正在给企业带来订单价的提升。根据相关媒体,三星电子决定在明年第1季与第2季将NAND价格调涨20%。 种种迹象显示,消费电子从终端产品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复苏信号越来越强。而在这轮复苏中,产业链公司或许将是最佳的受益者。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开启智能选股新航道,泓德智选启元正在发售中
go
lg
...
日基日以来累计上涨452.82%,同期
上证指数
、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137.01%、255.83%,体现出新兴成长企业较强的长期收益能力。此外,目前中证500指数市盈率为22.32倍,位于历史14%分位水平,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泓德基金自2023年11月6日起重磅发售一只新基金——泓德智选启元混合型基金(基金代码:A类019982;C类019983)。该产品对标中证500指数,并通过在全市场范围选股,以及利用AI选股策略,力争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实现相对于中证500指数的增强。 泓德智选启元混合型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苏昌景,为泓德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具有15年资管行业从业经验,担任公募基金经理逾7年,具备丰富的投资实战经验,其所管理的代表性产品有泓德泓益量化、泓德高端装备和泓德量化精选等。 图片来源:泓德基金 泓德智选启元混合型基金所采取的AI选股策略,由泓德基金AI Lab团队提供支持。据了解,2020年至今,泓德基金一直专注于AI模型的研发与升级,是业内较早将AI策略引入量化产品的公司之一。 泓德基金表示,AI策略正是在传统量化模型的基础上,拓宽了数据来源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信息颗粒细度,来发掘交易投资机会。除数据来源外,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进化迭代也是 AI 策略的核心特征。其中,神经网络可以帮助产品以非线性方式构建投资模型和策略,较传统量化策略而言,增强了信息特征感知的敏锐度,能更好地提取市场隐藏规律。深度学习方式可在多维度完成对复杂交易信息的处理,加快处理效率,帮助训练更为强大的策略模型。而随着Alpha的失效越来越快,深度学习的极速发展激发了基金经理源源不断的迭代灵感,AI模型也会不断迭代以适应市场演化,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首家公募2024投资策略会来袭!前海开源坚定信心,战略顾问王宏远重磅发声
go
lg
...
的基本面所能支撑的股市水平,远高于目前
上证指数
的3000点,港股的1万7千多点,以及美国中概股指数。目前的股市点位和人民币汇率点位,和我们的经济基本面严重不匹配,严重被低估。” “有决心、有信心、有高度、有战略、有恒心、有弹药、有工具,有接近130万亿GDP实体经济的支撑,有占全世界20%比例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支撑,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体系,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语言的消费市场做后盾,有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腹地做支撑,再有我们这些一线的机构投资者的合理化建议,相信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取胜。”王宏远称。 基于上述预判,王宏远表示,社保、保险、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上市公司、汇金公司等主体,是打赢这次战役的一线冲锋力量。王宏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相关机构在做多A股市场时,既要买入上证50、沪深300大盘股,也要买入中证500指数所在的中盘股指数,还应买入像创业板指数、科创板指数等小盘股指数或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新经济的人气指数。 二是既要呵护A股,也要维护港股市场稳定。A股从技术上目前已脱离了最底部,但港股基本上还徘徊在最底部。由于AH价差的存在,港股在低位时要把A股向上拉升,压力是非常大的。 三是维护港股市场稳定,一定要维护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中概股市场ADR与在沪伦通框架下,在欧洲上市的GDR市场以及在其它国家分散上市的中国资产或者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的稳定。 四是维护美国中概股市场的稳定,那就一定要维护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稳定,在操作中不能简单地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既要护住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又不能过多和大量不计成本地消耗中国的外币储备。 这就需要战略性地加大外汇储备中黄金储备的比例。目前美国GDP约25万亿美金,中国GDP约18万亿美金,欧盟各国GDP总和约18万亿美金。美国外汇黄金储备是8000吨,欧洲各国的黄金储备总和也是8000吨左右,那么中国应该尽快将黄金外汇储备从目前的2000吨增加到8000吨左右,达到美国和欧盟的水平附近,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估值汇率得到合理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是要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资金拆拆拆借市场、金银等贵金属市场、美元指数市场等价格,进行统一干预,统一协调。 中国资本市场处于新一轮牛市起点 诚然,在做多中国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依然会持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针对2024年中国市场投资机会,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曲扬、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何崴等人,也进行了全面把脉分析。 曲扬认为,当前是中国权益投资“新一轮牛市起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前中国经济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组合情况,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对中国资产越来越有利。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都具备了牛市基础。“从自下而上角度看,目前有很多行业很多公司估值水平低,长期仍然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供求关系正在逐渐好转,市场投资机会很多。” 首先,经历了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的调整期,以及美联储一个几十年未遇的收紧过程之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正处于回升的初期阶段。美联储收紧的货币政策也越来越接近由紧到松的拐点。 其次,经过过去两年的市场调整,那些具有长期较大成长空间的行业和公司,很多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善,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都会重新回到一个扩张轨道。因此他认为这些行业未来会带来业绩增长和估值扩张双击的机会。 杨德龙结合宏观基本面分析后也认为,2024年市场可能会迎来一轮牛市行情。他说到,因为在沪指3000点之下,市场已具备了多项偏底部位置的特征。目前各方面的利好因素都在不断累积,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及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还有稳经济的措施都在不断实施,政策底已基本明确,3000点加速了市场底的探底完成。另外,当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消费增速不足,需要有一轮牛市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利好政策频出,一旦市场有了赚钱效应,将有助于信心恢复,有望迎来可以抓住机会的慢牛行情。 固收市场投资机会方面,何崴认为,2023年四季度主要是警惕风险偏好修复给债市带来的压力。一方面,海外风险偏好持续压降;另一方面,国内积极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意在打破悲观预期和市场下跌的负反馈螺旋。长端利率可能存在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甚至有可能小幅上行,但是短端受到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央行利率走廊定价机制的影响,目前收益率基本调整到位。 基于此展望2024年,何崴认为固收资产投资是震荡与机会并存。首先存在利率磨顶带来战略性配置机会。其次,经济总需求方面,产出缺口依然为负;通胀方面,潜在通缩压力可能在中长期始终困扰中国经济;利率引导方面,政策引导市场实际利率下行仍在路上;货币市场资金面,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出现的概率偏低。 板块观点:新能源、医药、黄金贵金属、固收债券 除了整体行情趋势,基金经理还在本次策略会上分享了相关板块的观点。 【新能源】 崔宸龙表示,2023年A股估值中枢受到美债收益率超预期的加速上行的压制,导致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很多成长股的估值出现了大幅下降。但目前美债收益率超过了5%,未来如果没有突发的大型区域冲突,美债的收益率可能会在未来半年左右到达顶部区域,将利好成长股投资。 从大的产业逻辑讲,当前全球能源结构依然以煤油气为主,未来要实现碳中和,整个新能源的比例要超过80%,因此未来新能源空间仍很大,累计的装机量至少还需要有几十倍的增长。因此,新能源短期产能过剩有望被需求的快速增长所消化掉。预计2024年锂电池板块供给端将会开始优化。 从美国的消费数据和原油的生产量来看,传统能源的供给相对来说偏紧,未来一段时间,原油价格可能还是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之上。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的价格反而出现快速的下跌,未来新能源的性价比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对新能源行业的出货量、整个市场规模的增长很有信心。 中国方面,新能源产业是万亿级别的产业。未来几年,伴随着房地产全产业链销售规模缓慢下降,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增长的引擎。新能源的需求更多是来自于外需,中国七成的光伏组件出口到海外,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并且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占比较高。中国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具有全球的竞争优势,东南亚、南美、中东、中亚等区域市场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空间。 【医药】 范洁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当前位置是历史低位,申万医药生物指数静态PE截至11月1日为29倍,处于过去10年19.57%分位,位于历史中位数之下,是长期投资买点。 范洁指出,医药行业具有需求稳定(行业持续保持正增长)、高壁垒(人才、资金、技术)、公司同质化程度低(研究难度大、专业性强)等特点,政策的方向就是投资的方向,要选择优质的有议价权的产品和公司。目前,医保支付改革、集采目的是腾笼换鸟,创新药审批门槛提升是对供给侧进行优中选优,中医药扶持力度加大。另外,目前创新药进入新发展阶段,上游产业链伴随获益,医疗器械持续国产替代,中医药政策频出。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因为短期政策扰动,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可能是阶段性低点,从当前往后看几个季度,医药行业基本面整体变化方向会边际向好。未来看好两条主线:创新产业链,消费属性的医疗产品。 【黄金贵金属】 吴国清从历史启示、黄金股的投资逻辑等全面分析了黄金股。从2000年以来,美债实际利率、各国央行购金规模、美元变质、偶发的区域局势和经济危机成为了黄金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望2024年,吴国清认为2024年上半年美债利率整体走势大概率是高开低走,同时市场预期中期有望启动降息,届时黄金会迎来一波主升浪。 除美债利率外,各国央行持续购入黄金也是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净购买量继2021年暴增80%之后,2022年金价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逆势大涨167%,全年净购买量达到1135.7吨,创出仅次于1968年以来的第二历史高位。最新的黄金协会调研表明,受访的大部分国家在未来一年将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目前各国央行的买盘占据了黄金市场25%的购买比例,将成为金价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 另外,近年不少国家和区域在结算货币领域出现了加速去美元化趋势。虽然美元仍然占据着全球结算货币将近50%的比例,但是随着美国国家实力和信用度的逐渐下降,以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区域化和对立化,去美元化在中长期将成为一个全球趋势,这也将推动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缓慢上涨。 【固收债券】 何崴指出,未来固收类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长端利率债已具配置价值。二是在不暴露信用风险的情况下,供给冲击带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银行“二永债”和银行存单的交易机会。三是,权益市场反弹增厚固收产品收益。 转债市场策略有三个要点:一是精细化操作,向波动要收益。二是把握结构性的交易机会,重点关注平衡型转债。三是行业选择可参考以下几个方向:(1)电力、煤炭等高股息防御资产;(2)汽车零部件(即期业绩较强、政策环境友好);(3)医药(已经计入较多的悲观情绪,后续有望修复);(4)TMT(前期回调较多,关注可能的催化,消费电子补库、半导体国产化进程、AI创新催化)。 图片来源:前海开源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市场观点具有时效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1-08
上一页
1
•••
941
942
943
944
94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特斯拉股东大会登场:马斯克或获8780亿美元天价薪酬,AI投资与公司治理改革成焦点
lg
...
【直击亚市】最高法院释放特朗普关税信号!逢低买盘涌入市场,黄金反弹美元走弱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