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国航远洋(833171.BJ):按照约定今年将还有4艘新船陆续下水投入运营
go
lg
...
调研主要内容: 1、公司今年上半年度
业绩
增长
较好,下半年航运增长的预期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根据公司披露的《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测公告》,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增长区间预计为263.27%-384.36%。 据统计,2024年年初至6月11日BDI均值为1821.25点,同比去年同期BDI均值1161.25,大幅上涨56.84%。预计下半年随着航运脱碳政策的进一步趋严,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新规和欧盟碳关税(CBAM)的扩展,一定程度上增加航运行业的壁垒,叠加船舶新一轮的置换周期,国际航线船舶运力将出现局部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地区突发事件以及天气因素带来的区域性运力紧张局面将成为“新常态”,有效运力供给受到较大影响没有较大缓解的前提下,同时下半年也将迎来干散货运输的季节性旺季,从市场供需基本面分析,我们认为干散货航运市场下半年的运价会有一个较好上升的趋势。 2、公司2022年至今已下单多艘新造船舶,是否会对老旧船进行更新,新造船投入营运后对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
业绩
增长
预期怎样? 答:尊敬的投资者,公司今年在5月份和6月份共有两艘7.6万吨新型节能型散货船投入运营,按照约定2024年将还有4艘新船陆续下水投入运营,同时公司于2024年以来已审议并披露了出售两艘老旧船的公告,公司通过上述优化公司的运力结构措施,将有效提高公司的运力规模和运营效益。根据BIMCO预测全球干散货运输运量需求将分别在2024和2025年增长1%和1.5%。根据《世界海运》提供的信息,世界银行预计全球贸易量2024年将增长2.3%,好于2023年的0.2%,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大环境下,海运需求将继续稳步增长。因此,新造船投入营运后对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
业绩
增长
预期将产生积极影响。 3、公司近几年外贸航运的收入占比都在增长,在新船投入经营后,是否投入到外贸航线,外贸航运的收入和利润未来增长趋势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外贸运输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9%上升至2023年的58%,鉴于2024年上半年BDI指数大幅上涨,而同期CBCFI出现下降,航运业务中外贸毛利率远高于内贸毛利率,2024年一季度公司将超过70%的自营运力布局到外贸航线,外贸相比内贸盈利更强,外贸占比提升助力公司盈利改善。 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司签署了10艘船的建造合同,总投资金额超23亿元,上述新增运力将根据市场情况投入到相应的内贸或外贸航线,其中89000载重吨级船船专门从事外贸航线运营,占新增运力比近50%。上述89000载重吨级船船不仅智能及绿色装备配置高,应用了船舶智能系统,同时其经济指标优秀: 通过将其与目前市场上的82000和85000载重吨船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在多装货物4000-7000吨的情况下,燃油油耗预计低0.54-1.39吨/天。因此,上述船舶投入运营后,随着运力逐渐增长,公司航运业务收入,包括外贸航运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基于新船优异的经济指标和节能水平,在同等运价情况下,公司的毛利率也将出现较大提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5
东方嘉盛(002889.SZ):公司预计2年内落地45-60万平方仓储,跨境电商收入占比约7-8成
go
lg
...
表现优于往年同期水平,公司方面对全年的
业绩
增长
持有积极态度。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5
江波龙(301308.SZ):子公司元成苏州具备晶圆高堆叠封装量产能力,但无法生产HBM
go
lg
...
司企业级存储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亦是公司
业绩
增长
新动能之一。 17、公司Lexar(雷克沙)品牌营收增速较快的原因及其未来发展规划? 答:Lexar(雷克沙)在2023年的逆势增长,得益于在人才与组织优化、渠道建设、产品创新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不懈投入。在人才与组织优化方面,2023年持续加大人才升级与组织优化的力度。通过构筑适合于toC消费品牌的组织体系,Lexar(雷克沙)完成了骨干团队的迭代,使团队更加年轻化、高素质化和专业化。这样的团队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渠道建设上,Lexar(雷克沙)充分发挥了中国高效的供应链优势,并结合全球化渠道布局,实现了市场的快速扩张。在美国、欧洲、中东、澳洲等多个区域,Lexar(雷克沙)成功进驻了众多知名零售卖场,如Costco、Fnac、BestBuy、MediaMart等,同时在亚马逊等线上零售平台也取得了市场份额的提升,不仅提升了Lexar(雷克沙)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还增强了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产品创新及品牌推广面,Lexar(雷克沙)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聚焦真实用户使用场景,通过用户思维引领产品定义和创新。Lexar(雷克沙)在2023年进一步大力投入品牌推广。通过明星产品营销、头部媒体传播、全球顶级展会、线上电商营销、头部品牌联合等多种方式,成功提升了各区域品牌知名度与关注度,持续增强消费者对Lexar(雷克沙)品牌的认知度以及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18、公司在智能汽车市场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认为,若考虑AI应用在智能汽车落地带来的影响,未来几年车均搭载存储的标准有望超过目前的普遍预期。 截至目前,公司车规级eMMC、UFS已通过汽车电子行业核心标准体系AEC-Q100认证,并已经进入国内二十多家Tier1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车规存储芯片处在快速上升阶段,车规级eMMC产品,UFS产品已经批量应用在整车中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5
绿茶餐厅港股IPO重启,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go
lg
...
费报复性复苏的窗口期,其在这一年取得的
业绩
增长
及门店运营增长,综合来看,或会是首次递表以来披露数据中所获得的最好表现。 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最为关注的运营指标——翻台率,据招股书,绿茶餐厅在2019年至2023年底分别录得数字为3.34、2.62、3.23、2.81及3.30(次/日),显示出其翻台率已重新返回了特殊事件发生前的高位水平。 莫说在变化莫测的餐饮业,任一个经营长达10年或以上的连锁品牌,无论是它找到了可供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增长的新入口,或是它在经历过低潮后重新返回高峰期,证明了其在激烈行业竞争中再次"支棱"起来了,而这样的过程要实现起来,其难度都是非常大的,这也决定了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在相关分类中所占比例极低,现存数量稀少。 而在过去10年甚至20年,凡是能够重启的企业,无一例外都能够突破天花板,穿越周期,最终成长为一域的参天巨木。 二、战略定位坚持与降本增效,进击下沉市场的双重利器 绿茶餐厅,能不能成为这样的企业?且要看一看它在过去几年中,为其重启计划做了哪些关键且正确的事。笔者认为正是这些事情帮助其抗击衰老,进而焕发新生。 绿茶餐厅的"复兴",首先得益于其对战略定位的坚定执行。 绿茶餐厅坚持提供融合菜系和高性价比的菜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人均消费定位在60至80元之间,招股书显示平均客单价为61.8元。餐厅提供50至80种菜品选择,并每年更新约20%的菜单,以保持新鲜感。 在门店设计上,绿茶餐厅巧妙融合传统艺术元素和自然景观,营造独特的用餐体验,以增强品牌辨识度。 此外,餐厅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2021年1月,绿茶餐厅建立了直采中心,有效降低了原材料和耗材的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36.9%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33.6%。 绿茶餐厅还通过增加兼职员工比例,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全职员工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单店平均全职员工数量却有所减少,而兼职员工的比例显著上升。 再者,绿茶餐厅近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二三线城市和新市场的扩张。其融合菜系的高辨识度和精准的定价策略,也使其在这些地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一线城市消费者对餐厅的装饰风格已较为熟悉,但在非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其独特的中国风用餐环境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招股书特别强调,绿茶餐厅在二线、三线及低线城市能够获得理想位置,并在装修成本上获得补贴,这也为其在这些下沉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品牌知名度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用餐面积小于450平方米的小型餐厅成为绿茶餐厅开店的主力,小型门店的总占比在2023年已然提升至49.20%,几乎达到在营门店数量的一半。 招股书亦显示,开设每家餐厅的资本开支和经营开支已从过去的平均320万-370万,调整为目前240万-370万区间。 绿茶餐厅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未来计划专注开设面积较小的餐厅,因其预期小型餐厅的翻台率较高且经营成本较低,从而使公司得以实行更具灵活性的扩展战略。 对于未来的拓店计划,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这675家计划扩展门店中,约有47.26%位于三线城市,86%是小型餐厅。 按照这一计划,不考虑关店情况下,绿茶餐厅或将在2027年实现千店规模的跨越。 总结来看,绿茶餐厅描绘出的新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下沉市场推行"小而美"的精品单店策略。 这一策略的优势,除了帮助保持运营门店的灵活性,能够帮助降低投入和运营成本以达到规模效应的释放之外,还能够有利于缩减新开单店的回本期,进一步降低扩张的风险。 据公开资料,在公司已实现现金投资回收的餐厅中,过去运营中的餐厅的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高达19个月,但公司在2023年开设的当前在运营中的餐厅,其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已进一步降低至15.5个月。降本的"本"既是成本的降低,也包括了单店投资的本金和回本期的降低,全面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降本在前,随之而来的则是增效。最直观的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2021年-2023年绿茶餐厅的净利润率从最低的0.7%上升至8.2%;第二点是,随着门店数量的扩张和优化管理,绿茶餐厅的单店年收入从最低的861万提升至997万。 初步验证了在下沉市场进行扩张且推出与之相匹配的"小而美"精品单店策略,确实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假设单店年收入这一数字在未来维持不变,按照2024年至2027年预期开设的这675家门店数量进行推算可得,未来新增收入预期或达67.5亿元,换而言之,在2027年末将有望看到一个收入跨越百亿的绿茶餐厅。 绿茶餐厅下沉市场的故事,比以往提出的增长策略其实是更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从潜力来看,也更具香了。绿茶餐厅增长"天花板"也理应得到重估。 三、换不同角度看待股东分红事件 近日,市场对公司的另一关注点放在了其上市前"突击"分红操作上。据招股书所示,2023年5月,绿茶餐厅向其股东派发股息3.5亿元。 笔者的观点是分红问题还需要客观、理性的去看待。首先,在招股书中,除了2023年5月份的分红记录之外,没有找到公司在其他年度进行分红的记录,或意味绿茶集团自成立至今16年时间,外部股东投资入股至今的7年时间内未进行过其余的分红活动。 其次,参考历次招股书记录的2018年至2023年业绩数据,该期间累计实现了收入约128.74亿,期间累计净利润约5.22亿,对应累计净利润率约4.1%,该公司在2023年创下最好利润率记录,达到8.2%。 查看公司财务报表所载的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在本次分红前,录得的金额为6.70亿元,意味着2023年5月的首次分红仅占公司历年经营累积下来的可供分配利润金额比例约52.2%,留存可供分配利润几乎还有一半。 若站在6年的长时间维度,3.5亿分红占期间累计净利润的67%比例,6年累计分走了约三分至二左右的净利润总额,折合每年的占比仅为11.2%,由此对应的年均分红金额约5833万元,将这一数字除以2023年公司净利润,得到的比例尚不足20%。从分摊调整的分红数据来看并无发现不妥。放在2023年的上市企业财报里,不足20%的股东分红比率,是一个比较低的数据,根本谈不上高。 (资料来源:据招股书数据进行整理) 资本市场普遍认可观点是,能分红的企业优于不具备分红能力的企业,不论其是否是一家上市公司。 因为分红是一种习惯,其可深层次体现出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具备可持续增长与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能力是否良好等。 对于绿茶餐厅来说,其经营状况相较以往已经大为改善并向好,公司也在下沉市场扩张中重新遇见正向循环,重新返回"长坡"进行现金流创造,因此支持其分红的源头活水和底层逻辑都找到了。 只要确定了这些,或意味着绿茶餐厅已掌握着其上市之后推行稳定分红举措的所有客观条件和基础,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上市"东风"。
lg
...
格隆汇
2024-06-25
绿茶餐厅港股IPO重启,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go
lg
...
费报复性复苏的窗口期,其在这一年取得的
业绩
增长
及门店运营增长,综合来看,或会是首次递表以来披露数据中所获得的最好表现。 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最为关注的运营指标——翻台率,据招股书,绿茶餐厅在2019年至2023年底分别录得数字为3.34、2.62、3.23、2.81及3.30(次/日),显示出其翻台率已重新返回了特殊事件发生前的高位水平。 莫说在变化莫测的餐饮业,任一个经营长达10年或以上的连锁品牌,无论是它找到了可供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增长的新入口,或是它在经历过低潮后重新返回高峰期,证明了其在激烈行业竞争中再次"支棱"起来了,而这样的过程要实现起来,其难度都是非常大的,这也决定了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在相关分类中所占比例极低,现存数量稀少。 而在过去10年甚至20年,凡是能够重启的企业,无一例外都能够突破天花板,穿越周期,最终成长为一域的参天巨木。 二、战略定位坚持与降本增效,进击下沉市场的双重利器 绿茶餐厅,能不能成为这样的企业?且要看一看它在过去几年中,为其重启计划做了哪些关键且正确的事。笔者认为正是这些事情帮助其抗击衰老,进而焕发新生。 绿茶餐厅的"复兴",首先得益于其对战略定位的坚定执行。 绿茶餐厅坚持提供融合菜系和高性价比的菜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人均消费定位在60至80元之间,招股书显示平均客单价为61.8元。餐厅提供50至80种菜品选择,并每年更新约20%的菜单,以保持新鲜感。 在门店设计上,绿茶餐厅巧妙融合传统艺术元素和自然景观,营造独特的用餐体验,以增强品牌辨识度。 此外,餐厅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2021年1月,绿茶餐厅建立了直采中心,有效降低了原材料和耗材的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36.9%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33.6%。 绿茶餐厅还通过增加兼职员工比例,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全职员工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单店平均全职员工数量却有所减少,而兼职员工的比例显著上升。 再者,绿茶餐厅近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二三线城市和新市场的扩张。其融合菜系的高辨识度和精准的定价策略,也使其在这些地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一线城市消费者对餐厅的装饰风格已较为熟悉,但在非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其独特的中国风用餐环境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招股书特别强调,绿茶餐厅在二线、三线及低线城市能够获得理想位置,并在装修成本上获得补贴,这也为其在这些下沉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品牌知名度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用餐面积小于450平方米的小型餐厅成为绿茶餐厅开店的主力,小型门店的总占比在2023年已然提升至49.20%,几乎达到在营门店数量的一半。 招股书亦显示,开设每家餐厅的资本开支和经营开支已从过去的平均320万-370万,调整为目前240万-370万区间。 绿茶餐厅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未来计划专注开设面积较小的餐厅,因其预期小型餐厅的翻台率较高且经营成本较低,从而使公司得以实行更具灵活性的扩展战略。 对于未来的拓店计划,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这675家计划扩展门店中,约有47.26%位于三线城市,86%是小型餐厅。 按照这一计划,不考虑关店情况下,绿茶餐厅或将在2027年实现千店规模的跨越。 总结来看,绿茶餐厅描绘出的新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下沉市场推行"小而美"的精品单店策略。 这一策略的优势,除了帮助保持运营门店的灵活性,能够帮助降低投入和运营成本以达到规模效应的释放之外,还能够有利于缩减新开单店的回本期,进一步降低扩张的风险。 据公开资料,在公司已实现现金投资回收的餐厅中,过去运营中的餐厅的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高达19个月,但公司在2023年开设的当前在运营中的餐厅,其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已进一步降低至15.5个月。降本的"本"既是成本的降低,也包括了单店投资的本金和回本期的降低,全面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降本在前,随之而来的则是增效。最直观的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2021年-2023年绿茶餐厅的净利润率从最低的0.7%上升至8.2%;第二点是,随着门店数量的扩张和优化管理,绿茶餐厅的单店年收入从最低的861万提升至997万。 初步验证了在下沉市场进行扩张且推出与之相匹配的"小而美"精品单店策略,确实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假设单店年收入这一数字在未来维持不变,按照2024年至2027年预期开设的这675家门店数量进行推算可得,未来新增收入预期或达67.5亿元,换而言之,在2027年末将有望看到一个收入跨越百亿的绿茶餐厅。 绿茶餐厅下沉市场的故事,比以往提出的增长策略其实是更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从潜力来看,也更具香了。绿茶餐厅增长"天花板"也理应得到重估。 三、换不同角度看待股东分红事件 近日,市场对公司的另一关注点放在了其上市前"突击"分红操作上。据招股书所示,2023年5月,绿茶餐厅向其股东派发股息3.5亿元。 笔者的观点是分红问题还需要客观、理性的去看待。首先,在招股书中,除了2023年5月份的分红记录之外,没有找到公司在其他年度进行分红的记录,或意味绿茶集团自成立至今16年时间,外部股东投资入股至今的7年时间内未进行过其余的分红活动。 其次,参考历次招股书记录的2018年至2023年业绩数据,该期间累计实现了收入约128.74亿,期间累计净利润约5.22亿,对应累计净利润率约4.1%,该公司在2023年创下最好利润率记录,达到8.2%。 查看公司财务报表所载的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在本次分红前,录得的金额为6.70亿元,意味着2023年5月的首次分红仅占公司历年经营累积下来的可供分配利润金额比例约52.2%,留存可供分配利润几乎还有一半。 若站在6年的长时间维度,3.5亿分红占期间累计净利润的67%比例,6年累计分走了约三分至二左右的净利润总额,折合每年的占比仅为11.2%,由此对应的年均分红金额约5833万元,将这一数字除以2023年公司净利润,得到的比例尚不足20%。从分摊调整的分红数据来看并无发现不妥。放在2023年的上市企业财报里,不足20%的股东分红比率,是一个比较低的数据,根本谈不上高。 (资料来源:据招股书数据进行整理) 资本市场普遍认可观点是,能分红的企业优于不具备分红能力的企业,不论其是否是一家上市公司。 因为分红是一种习惯,其可深层次体现出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具备可持续增长与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能力是否良好等。 对于绿茶餐厅来说,其经营状况相较以往已经大为改善并向好,公司也在下沉市场扩张中重新遇见正向循环,重新返回"长坡"进行现金流创造,因此支持其分红的源头活水和底层逻辑都找到了。 只要确定了这些,或意味着绿茶餐厅已掌握着其上市之后推行稳定分红举措的所有客观条件和基础,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上市"东风"。
lg
...
格隆汇
2024-06-25
英伟达三天市值蒸发4300亿美元,黄仁勋一周套现9460万美元,首席财务官、其他高管也加入减持行列,AI龙头能否企稳?
go
lg
...
,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劲的
业绩
增长
,仍然使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股在整体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英伟达的未来表现无疑将继续影响着整个市场的走势。
lg
...
金融界
2024-06-25
开源证券:给予生物股份买入评级
go
lg
...
对公司资金支持。 公司新品多点开花,
业绩
增长
势能强劲 公司新品多点开花步入业绩兑现期,已有疫苗中牛二联、布病苗、圆支圆环苗等诸多优质大单品持续放量。新品方面,2024年以来公司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苗、猫三联苗多款疫苗获批生产文号,此外公司仍有多款新品在研,成长势能强劲。非瘟疫苗方面,公司非瘟亚单位及mRNA疫苗双路线并进,非瘟亚单位疫苗应急评价目前正有序推进。公司研发实力强劲,聚焦非口战略持续发力,成长势能强劲。 风险提示:猪价上涨不及预期,非瘟疫苗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兴业证券纪宇泽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7.36%,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83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1.4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8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24。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6-25
百度减持引发极米科技股价持续下挫,公司
业绩
增长
乏力面临多重困境
go
lg
...
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其中,极米科技作为国产投影仪市场的领军企业,自上市以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然而,近期其股价波动频繁,加之百度系股东的连续减持,引发市场广泛讨论。极米科技自2021年3月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以来,其股价
lg
...
金融界
2024-06-24
英伟达业绩增速太快,股价多少才算合理?华尔街分析师们很头疼!
go
lg
...
英伟达
业绩
增长
太快,华尔街分析师难以准确作出财务预测,就连股价多少才算合理也难以判断。 英伟达是标普500指数中股价最贵的股票,其股价约为公司未来12个月预计销售额的23倍。 但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无人能确定英伟达的实际收入,就连华尔街分析师和英伟达高管都不能,那么对于英伟达的估值,投资者该如何评估? 近一年多以来,人工智能热潮引发了对英伟达芯片需求的激增,华尔街分析师对英伟达的财务预测常常出现偏差,因为连英伟达的领导层也难以预测公司未来三个月将产生多少收益。 英伟达自2024年4月底财季销售额开始激增,其平均收入较公司预测中值高13%,是过去十年平均值的两倍多。根据彭博数据,英伟达去年8月业绩,其销售额高于预期23%,成为公司自2013年来最大的超额收入。 销售额增长难以预估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Brian Colello认为,为英伟达建模之所以十分困难,部分原因在于当需求旺盛时,英伟达的供应是最不确定的变量。上个月,Brian Colello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91美元上调至105美元,目前,其股价约为127美元。 科莱洛表示,如果英伟达增加供应的能力稳步提升,他估计英伟达下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将增加至40亿美元。 无独有偶,上周五,Melius分析师Ben Reitzes今年第五次上调英伟达的目标价,从 125 美元上调至 160 美元,这意味着该股将比周五的收盘价上涨26%。 当然,也有很多交易员仅仅因为增长势头买入英伟达。今年以来,英伟达已上涨 156%,并于上周二超越微软公司,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为 3.34 万亿美元)。据美国银行数据分析,截至 6 月 19 日,该涨势推动科技基金上周获得创纪录的 87 亿美元资金。不过,英伟达股价随后下跌 6.7%,市值蒸发逾 2000 亿美元。 对于倾向于关注折现现金流模型的投资者来说,估值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成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 在过去五个季度中,分析师对英伟达的销售额的预测与实际结果平均偏差12%。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这一偏差位居第三,这些公司过去五个季度的平均季度收入至少达到50亿美元,且至少有 20 名分析师对其进行跟踪。 难以判断股价多少才算合理 英伟达的业务持续蓬勃发展,大客户微软承诺在未来几个季度在计算机硬件上投入更多资金。但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只利润和销售增长远超其他大型股的股票,什么价格才算合理? 根据目前的估计,英伟达本季度的利润预计将达到147亿美元,销售额将达到 284 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137% 和111%。与此同时,微软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 15%,而苹果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3%左右。 虽然英伟达的估值倍数很高,但考虑到其增长速度,这些估值看起来更为合理,尤其是考虑到估值一直较低。 Jonestrading 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认为,英伟达超出华尔街增长预期的程度将很快开始减弱。这可能会导致股价难以合理化的风险。也就是说,投资者持续付出很高代价,但公司的业绩却一直呈现下跌趋势。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6-24
华安证券:给予盘古智能买入评级
go
lg
...
023年已见成效,或将持续推动未来公司
业绩
增长
。自主研发的液压变桨系统测试进度稳步推进,有望于2024年末完成测试,2025年量产,该产品技术先进、可靠性高,可对进口液压部件实现国产替代。投资建议:成长可期,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5.3/7.36/10.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3/1.67/2.46亿元,EPS分别为0.76/1.12/1.66元。按2024年6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8.21、19.04和12.9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液压系统市场不确定性;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加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西南证券邰桂龙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6.07%,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8.6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5.71。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6-24
上一页
1
•••
258
259
260
261
262
•••
57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股收评】美股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收盘 纳指连创收盘新高 投资者聚焦美联储降息决议
lg
...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币圈“风向标”!Tether将在美国推出本土稳定币,前白宫官员出任CEO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