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年内公募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总规模超50亿元
go
lg
...
。 根据2023年1月发布的定增结果,
中国
国航
最新一轮定增获配的22名投资者中包括了5家公募基金。具体来看,财通基金、易方达、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华商基金分别以5.95亿元、5.2亿元、4.43亿元、2.54亿元、2.5亿元的资金投入获配了相应股份。 2023年2月6日,海思科发布公告,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 证监许可 [ 2022 ] 869 号 ) 核准,海思科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4000 万股股 A 股股票。此次发行实际发行A股股票4000万股,发行价格为2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8亿元。其中,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参与海思科定增,认购数量合计750万股,定增规模为1.5亿元。 可以看出,从布局个股的所在行业来看,航空与物流、家用电器、制药、建筑、食品、工业机械等多个行业受到公募关注和布局。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8
中航电测连续4日“20CM”涨停 成为兔年第三只翻倍股
go
lg
...
SZ)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
中国航
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亦构成公司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股票已于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将于2月2日起复牌。
lg
...
金融界
2023-02-07
房市“最大爆雷区”!中国670家公司亏损过亿元 “极端资金流入”谨慎牛市反弹陷阱
go
lg
...
等因素影响,航空公司业绩表现尤为不佳。
中国
国航
、中国东航、南方航空预亏均超300亿元,三家公司2022年合计亏损规模超千亿元。此外,海航控股、吉祥航空预告净利润下限分别为亏损220亿元、亏损42亿元。 房地产公司业绩同样遭遇重创,荣盛发展、阳光城、蓝光发展、中天金融等多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业绩巨亏预告。据统计,按2022年净利润亏损下限值排名,前50股票排名中,房地产行业的个股数量最多,共有14只,其次为交通运输、电子、汽车行业。 此外,截至2月3日,在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年报预告中,共有503只个股净利润转亏,占比达到19%。 伯恩斯坦分析师警告说,如果美国活跃投资者和本地投资者不买进,中国股市可能不会进一步上涨。值得关注的是,前者当前已经退出A股的涨势。 伯恩斯坦分析师在1月27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过去三个月的“极端”资金流入威胁着未来三个月市场反弹能否持续。“我们认为短期内,投资者在选择中国敞口时需要更加谨慎。” 最近对中国股市的热情也是在经历了两年的动荡之后,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突然暂停、对科技和房地产企业的打击以及严格的新冠控制措施打压了市场情绪。 Esoterica Capital首席执行官Bruce Liu在1月份表示,虽然自2019年以来他一直在与一些富裕的中国人谈论全球多元化,但他们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真正开始行动。 “过去两年发生的事情,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伤疤,”Liu解释原因时说。“这是一个信心问题,我还没有看到那种信心回来,至少我一直在与之交谈的人都这么提到。”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战略决策,”他说。“也许他们有足够的中国资产,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全球多元化,而不是利用当前的持续回归。” 中国重新开放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资本,现在边界已经开放,一些投资行业的人甚至亲自进入了这个国家。1月,Snow Bull Capital首席执行官泰勒·奥根(Taylor Ogan)和他的三人团队搬到了中国深圳,开设了一家研究办公室。 “我们看得越多,我们就需要在中国进行研究,”奥根补充称,许多中国公司即使在香港上市,也没有太多英文材料,而且一些大型中国上市公司告诉他们,自大流行以来,他们没有任何外国分析师访问过他们。 极端资金流入的证据 据研究公司EPFR Global称,资金正以2018年以来未见的方式流入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EPFR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25日的四个星期内,活跃的外国基金经理向中国大陆股市投入了13.9亿美元。那段时间流入港股的主动资金甚至更多,达到21.6亿美元。 EPFR量化策略经理Steven Shen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主动型基金经理对中国市场从未如此积极。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应该期待更多资金从积极的经理人那里流入。” 主动型基金经理更多地参与选择投资组合,而被动型基金经理则倾向于关注股票指数。根据Wind资讯,上证综合指数1月份上涨超过5%,是自2022年11月份上涨近9%以来的最大涨幅。恒生指数1月份上涨超过10%,连续第三个月上涨。 Steven解释说,这笔钱到账的速度比2022年初快。当时,一些机构投资者曾表示,由于北京在政治上重要的一年强调稳定,是时候买入中国股票了。当时,本地投资者更为谨慎。高度可传播的Omicron变种和中国新冠清零政策随后将上海市封锁了两个月,同时限制了该国大部分地区的商业活动。2022年中国GDP增长3%,是几十年来最慢的增速之一。 “鉴于中国的宏观环境,我认为到2023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中国大陆客户资金重新流入市场,流入二级市场基金,”财富管理公司Hywin的首席财务官Lawrence Lok在1月初指出。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从事长期投资的美国基金经理上个月净买入13亿美元的在美上市中国股票,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此类资金流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驻美国的多头基金经理表示,他们刚刚开始减少对中国的减持,或者正在与投资者讨论解除对中国敞口的授权限制。他们预计,资产所有者的资金流入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加速。”
lg
...
小萧
2023-02-06
虎年五大金股:防御为王 稳中求胜!
go
lg
...
航空股来看,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
中国
国航
区间最大涨幅接近翻倍,最弱的东航涨幅也有50%。而京沪高铁的区间最大最大涨幅不足30%。虽然有利好预期支撑,但市场似乎反应并不充分,可以不认为是“预期兑现”。从走势来看,京沪高铁有望构筑多重底,后市可关注能否向上突破。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来疫情出现反复,并且市场大幅走弱,这里有可能筑底失败,不过如果再度破位,下方空间应该不会太大。 总结 文中个股仅提供一种思路分享,算是抛砖引玉。个人对所选个股不抱希望,如果从现在到年底来计算,它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都会下跌。不过我想只要跌得相对少一些,或者年内能有个大一些的反弹就算胜利了。而多数个股的好买点尚未出现,需要耐心等待。(公 号“黑嘴终结者”)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注意投资风险 执业证书编号:A0780619120003
lg
...
金融界
2023-02-05
A股138家千亿市值公司,本周比亚迪、中国电信、洛阳钼业等市值大增
go
lg
...
方航空、中国中免、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中国
国航
。 当前总市值前五名的分别为招商银行(9911.4亿元)、中国人寿(9471.5亿元)、中国石油(9462.18亿元)、中国银行(9449.85亿元)、中国平安(9067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2-05
一周透市:ChatGPT爆火,计算机板块扬眉兔气!全面注册制来了,证券板块剧震!外资疯狂买入后突踩“急刹”
go
lg
...
方航空、中国中免、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中国
国航
。 当前总市值前五名的分别为招商银行(9911.4亿元)、中国人寿(9471.5亿元)、中国石油(9462.18亿元)、中国银行(9449.85亿元)、中国平安(9067亿元)。 六、新股风向 本周A股迎来了5只“新成员”。在首日表现中,主板三只新股均达到44%的涨幅限制,北交所两只新股则表现各异,田野股份收涨20.56%,乐创技术收涨0.63%盘中遭遇破发;截至目当前,上述五只个股较发行价有着不同程度的上涨,主板新股表现依旧出色。 七、主力资金 主力资金本周净流出1113.97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汽车行业最吸金,主力5日净流入8.9亿元,游戏板块净流入3.1亿元,农药兽药、玻璃玻纤、家用轻工也均获得了净流入。全面注册制利好落地,证券板块遭主力“兑现”,5日净流出规模达53.4亿元,酿酒行业也遭净流出超50亿元,互联网服务、半导体、光伏设备、化学制药净流出超40亿元;电网设备净流出32.6亿元,多元金融、旅游酒店、医疗器械、电池、电力行业、通信设备、中药等净流出规模靠前。 个股方面,比亚迪大获追捧,5日净流入15.71亿元,江瀚新材净流入11.82亿元,洛阳钼业排在第三,净流入超5.5亿元,航发动力、金山办公、科大讯飞、安妮股份5日净流入超4亿元;贵州茅台5日净流出26.35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出19.41亿元,中航产融净流出超17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中免净流出超15亿元。 八、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开年狂奔,自1月4日以来连续17个交易日净买入,成为近期行情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维持连续净流入,其中,在1月30日,当天净买入186亿元,规模进历史第六,但在周四早盘曾一度净流出,不过午后重回净流入态势,而在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呈现净流出状态,停止连续17日加仓步伐。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从市值维度看,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近5日增幅靠前的行业为汽车服务、工程咨询服务、房地产服务、汽车整车、珠宝首饰;而仪器仪表、电源设备、非金属材料、农药兽药、塑料制品等持股市值则降幅居前。 从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宁德时代、隆基绿能、招商银行、贵州茅台、比亚迪、中国平安等金额较多,其中,宁德时代被净买入52.45亿元,隆基绿能、招商银行被净买入逾37亿元,贵州茅台、比亚迪、中国平安被净买入超20亿元。 从净买入量看,北向资金净买入包钢股份1270.96万股,净买入京东方A 11566.36万股,净买入中国铝业7419.74万股,净买入分众传媒5580.63万股,净买入招商银行4462.7万股。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入金额、净买入量前20个股 从净卖出金额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卖出通威股份规模居首,金额为8.7亿元,康龙化成被卖出逾7亿元,科大讯飞、长江电力、TCL中环、美的集团均被净卖出超4亿元,桂东电力、华仁药业、歌尔股份、中国联通等被净卖出超3亿元。 从净卖出量看,北向资金净卖出国电电力超6000万股,净卖出中国联通3607.34万股,净卖出农业银行3140.55万股,净卖出中色股份、中国人保超2000万股。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金额、净卖出量前10个股 九、机构调研 春节之后,机构调研马不停蹄,科创板上市公司备受关注。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3家,重点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其中25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高测股份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283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同时,普源精电、接话特、温氏股份也同样获得超200家机构扎堆;兴森科技、微导纳米、骄成超声、朗新科技、科德数控、罗博特科等亦受追捧。 本周调研机构超50家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2-03
中信证券:C919将为
中国航
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go
lg
...
▍大飞机产业战略意义突出,C919将为
中国航
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大飞机产业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大飞机产业发展历程坎坷、技术积累薄弱,但近几十年来已有明显突破,其中C919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对标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B737系列机型。2022年下半年C919陆续获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以及单机适航证(AC),并完成首架交付。目前C919已累计获得1200多架订单,预计未来五年年产能将达到150多架。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客机市场,单通道客机成主流。 根据中国商飞数据,2020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18,113架,中国机队规模占20%,且预计到2040年全球客机规模将达到45,397架,其中中国将占其中的22%,超过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客机需求规模最大的地区。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全球商业航空市场正逐渐复苏,波音公司认为短中期境内旅行将引领市场增量,约占行业增长的60%。在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等影响下,单通道客机已成为航空飞机市场的主流,预计到2040年全球新机交付的71%将为单通道客机,其中交付中国的全部新机中,近6成为以C919代表的160座级单通道客机。 ▍打破双垄断格局,实现“三足鼎立”新局面。 全球商业客机市场的集中度极高,空客和波音以“双寡头”形势垄断整个市场。波音公司是全球航天航空最大企业,也是美国军民双向领导者。波音737Max虽因多次事故导致多国停飞审查,营收业绩受影响,但订单情况良好,再次准飞后,市场对波音公司依然信心十足,市值保持稳定。空客是全球航空市场上唯一有能力与波音竞争的企业,是泛欧合作意图抗衡波音和美国对航空市场垄断的产物。空客营收主体为商业飞机,21年相关研发保持研发总支出的81%,疫情缓解后恢复迅速。过去3年全球疫情情况下,波音、空客积压大量订单。在C919成功批产准飞后,中国商飞有望快速打开市场,在C919窄体干线客机和CR929宽体远程客机的助力下实现“A(Airbus)B(Boeing)C(Comac)”新局面。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厂商崛起在望。 大型客机制造企业普遍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其零部件供应主要采取全球招标的形式由国内外供应商协同制造。根据《打造并拓展中国大飞机产业链》(金伟),大飞机制造价值链中,机体制造、机载设备、发动机价值量分别约为30%-35%、25%-30%和20%-25%,但是由于我国大飞机产业前期发展相对落后,自主配套体系不完整,自给部分占大飞机总体不到40%。其中高端机载设备基本被国外企业主导,发动机采用CFM的LEAP-1C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也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则主要承担机体制造,供应链整体存在巨大的国产化空间。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预计C919大飞机的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国产替代的推进,特别是为后续型号做好技术储备。 ▍风险因素: C919市场认可度不及预期的风险;C919生产进度和交付不及预期的风险;C919长时间运行可靠性的风险;C919国产替代率不及预期的风险;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原材料配套延误或停止供应的风险;行业规模预测偏差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民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欧美适航取证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 C919打破了波音空客的“双寡头”垄断,有望带动我国航空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的长期发展。目前该机型多数核心配套仍由国外企业承担,国内则主要负责附加值略低的机身环节。但是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预计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国产替代的推进,特别是为后续型号做好技术储备。短期看直接参与机体结构制造的企业将直接受益,长期看无论是上游基础材料端还是中下游机载系统、动力系统等都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lg
...
金融界
2023-02-03
三大航跌成A股亏损王!亏损面超八成,半数连续三年亏损!航空板块会集体ST吗?
go
lg
...
市公司盈利数据最差,那非航空板块莫属,
中国
国航
、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3家公司成为全行业亏损王,板块中全部企业净利润下滑,超八成企业亏损。如此业绩,航空机场板块个股竟不会被批量ST。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探究竟。 航空板块成亏损重灾区,三大航合计亏损超千亿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发现,截至2月1日,有26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涉及归母净利润上下限、归母净利润同比上下限等重要数据。以预报的归母净利润中值来看,亏损企业达到989家,亏损1亿元、1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到641家、124家和10家。 对比以往亏损企业数量,外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内部疫情反复,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冲击等影响。2022年上市公司不仅亏损企业数量加大,亏损金额明显增多。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发现,2022年报预告中亏损最多的20家企业,基本亏损金额都在50亿元以上。从行业来看,房地产开发、航空机场两大板块为亏损重灾区,企业分别达到9家和4家。 航空机场板块(按照申万二级分类标准)虽在数量上少于房地产开发,但亏损金额巨大。
中国
国航
、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是目前A股亏损最多的3家公司,以利润中值计算,合计亏损额达到1075亿元。 图1:2022年业绩预报亏损最多的20家企业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这3家公司均是在2021年已经亏损基础之上加大亏损,以中国东航为例,2021年亏损122.14亿元,2022年加大亏损至375亿元,在3家航空公司中利润下滑最多。公告显示,2022年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民航业陷入持续低谷期,民航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为2019年同期46.3%,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为2019年同期38.1%。中国东航总部位于上海,经历了疫情冲击的严峻挑战,同时,国际油价高企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等,也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成本压力。 截至目前,
中国
国航
是A股2022年业绩预报亏损王,亏损中值达到382.5亿元。公告显示,公司各主基地市场遭受疫情反复冲击,尤其是在北京市场的运力投入及总周转量降至疫情以来最低。 仅1家未亏损,航空机场板块亏损面超八成 A股亏损前三企业均落在航空机场板块,此外亏损榜第6名企业——海航控股主业也是航空,其亏损中值达到202.5亿元。实际上,航空机场板块的12家企业中,已发布预告的11家企业利润均下滑,仅有1家未亏损,亏损面达到83%。 这唯一一家未亏损企业是厦门空港,但净利润发生下滑。公告显示,厦门空港共完成航班运输起降9.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012.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21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2.54%、32.28%、12.00%,由此导致公司航空性收入、租赁收入等非航空性收入大幅下降。 从板块整体来看,2022年11家航空机场公司预计净利润中值累计-1410.89亿元,亏损2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家,亏损50亿元以下企业达到6家。10家亏损公司中,有8家公司至少连续2年亏损,吉祥航空、白云机场等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即增亏幅度较大。春秋航空2021年盈利0.39亿元,去年预计亏损中值24.75亿元,2022年将成为其自上市以来的第二个亏损年份,且亏损金额将超过2020年。 图2:2022年航空机场板块业绩预报表现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伴随业绩预报披露,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发现,航空机场板块已有6家公司连续3年亏损。受3年疫情影响,
中国
国航
、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和吉祥航空受冲击较大。其中,国航、东航、南航连续3年每年亏损均在100亿元以上,国航3年亏损最多共计693.02亿元。机场受疫情冲击也不小,国内影响力居前的上海机场和白云机场,2022年分别亏损29.15亿和11.09亿元,不仅增亏且为上市以来亏损最多。 图3:2022年航空机场板块业绩预报表现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6家连续3年亏损累计超千亿,新规之下能否赦免ST? 以往投资者印象是一家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将面临退市风险。航空机场板块企业亏损惨重,国航、东航等在内的6家公司已经连续3年亏损累计超过千亿,是否将迎来大批个股ST甚至退市? 这6家航空机场公司均为上交所上市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最新规则,一家企业即便连续3年亏损也不一定会被ST。财务退市方面,这6家航空机场企业涉及的退市风险警示的一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 由此,虽然6家公司连续3年年度净利润亏损,但从三季报可以看到,其前三季收入均过1亿元门槛,因此航空板块很大可能不会集体收到退市风险警示。
lg
...
金融界
2023-02-02
中航电测复牌一字涨停 封单金额超147亿
go
lg
...
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航
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发行价格为8.39元/股。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 据悉,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机动车检测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本次交易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将新增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并主要聚焦于航空主业。
lg
...
金融界
2023-02-02
C919产业链简述:从一个机型到一个产业,C919开启
中国航
空新时代
go
lg
...
中国商飞适航取证完成,首架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于22年12月初达成交付。由中国商飞研制的我国首款160座级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对标空客和波音的热门机型,预计将成功改变全球航空市场格局。在疫情缓解态势下,预计全球航空业将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准。根据中国商飞分析,预计2021-40年内全球将有超4万架飞机交付,其中交付中国市场的商业飞机将占约22%;此外,在新冠病毒长期影响下,预计
lg
...
金融界
2023-02-02
上一页
1
•••
159
160
161
162
163
•••
1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疯狂暴涨超60美元:黄金刚刚冲破3300大关!发生了什么?
lg
...
市场意外飞出黑天鹅!特朗普重磅法案遇“突袭” 民主党撤回美元金融变革支持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考虑拿出这一提案以启动对美贸易谈判
lg
...
中美重大“关税”逆转、特朗普突传100%征税!比特币失守9.5万 黄金3245避险回升
lg
...
中美将有“大事”发生!中国最后一批货船抵达美国 特朗普145%关税冲击倒计时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30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