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失联多日 其爱人主持千合资本工作,去年曾两度回应失联传闻
go
lg
...
011年连续三年被《福布斯》中文版评为
中国基金
经理第一名。 2012年4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奔私”。正式创立千合资本,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同年他还在香港成立了对冲基金TOP ACE ASSET MANAGEMENT(以下简称TOP ACE),这使得他可以同时在海内外资本市场布局。 在当时的“公募一哥”的光环加持下,王亚伟的首只私募创下了多项记录:轻松募集资金20亿,超越此前所有私募产品首发数据;当时的认购门槛最高达到2000万。之后管理资产很快突破100亿元,高峰时期更是达到300亿元规模。 但是,王亚伟并没有复制在公募时期神话。最近几年,千合资本光环不再,投资业绩也表现不佳,去年10月管理规模跌破百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2-02
ETF界的“繁花”之战!鹏华基金首届私募大赛火热进行中
go
lg
...
TF基金规模情况 数据 | 朝阳永续、
中国基金
业协会 而作为国内金融投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群体在近20年的时间内迎来的爆发式增长,根据朝阳永续基金研究平台Pro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国内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超20万亿元(含股权类)。然而,伴随着2023年私募新规落地,国内私募行业迎来的优胜劣汰的洗牌,尾部私募出清,优秀私募更加稀缺。如何做好资产配置跑出更加优秀的业绩?如何更好地实现品牌曝光及渠道拓展?成为了众多优秀私募的共同课题。 站在ETF投资的时代红利之下,为了更好地链接公募与私募,2024年鹏华基金携手朝阳永续,举办首届鹏华基金私募大赛,本届大赛以「ETF让投资更“私华”」为主题,旨在以ETF为桥梁,建立公募与私募的合作闭环,共同赋能行业发展。 02 ETF让投资更“私华” 鹏华基金首届私募实盘交易大赛,旨在为私募管理机构提供高端的自我展现的投资交流平台,助力私募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拓宽资金募集渠道,促进行业内资源的整合,为资本市场不断提供源泉活水,推动金融行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本届大赛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开赛,将于2024年12月结束,为期12个月,获奖私募管理人将受邀参加2025年2月的大赛年度颁奖典礼。 图片来源:鹏华基金 为了更好赋能私募机构投研及业务发展,挖掘更多优质私募管理人,本届私募大赛为参赛私募提供了众多参赛权益及奖项。 参赛私募将有机会进入鹏华基金私募合作白名单获得深入合作的资金支持,同时,大赛背靠鹏华基金丰富的公募资源及朝阳永续强劲的数据产品及私募人脉资源,针对年榜、半年榜、季榜及积极参与奖上榜机构,为参赛私募提供全领域的品牌曝光及投研技术支持,此外更有众多参赛特色奖品。 03 科创投资新时代 面对繁多的ETF产品,投资者该如何筛选优质ETF?2023年以来,伴随AI及GPT的热潮,科技投资热度不减,根据周期理论,未来10年,将依旧是科技革命的关键期,科技创新类投资将继续享受红利。 面对繁杂的二级市场科技题材与分类,科创100成分股无疑是A股新兴科技板块的浓缩。科创100指数是科创板继科创50后第二只宽基指数,囊括了科创板中层市值和流动性较好的优质标的,填补了科创板中层市值指数公募产品的空白。 而鹏华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是对标上证科创板100指数的ETF产品,该指数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将与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好指数:汇聚科创板中层市值+流动性较好标的,聚焦成长,分布均衡 科创100指数是从科创50指数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汇聚科创板中层市值+流动性较好标的,是科创板宽基指数的重要补足。指数单一行业占比均不超过30%,有效降低了对单一行业的风险暴露。 数据来源:Wind 科创100指数汇聚大量细分板块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对比主流硬科技指数,科创100专精特新占比36%。同时指数成分股企业自上市来,有88家企业上涨,45家涨幅超100%,23家涨幅超200%。企业更高BETA和更强的成长性提供了更高的弹性。 数据来源:Wind 2. 好估值:估值低位(PB值4.10),越跌越买,机构配置比例环比提升 数据来源:Wind 3. 好经理:量化部总经理苏俊杰领衔,历史超额收益显著 数据来源:基金产品业绩报告 4. 好平台: 万亿资管机构鹏华基金出品,量化团队13年深度沉淀 数据来源:鹏华基金 04 主办承办单位介绍 鹏华基金首届私募实盘大赛由鹏华基金主办、朝阳永续承办。 1. 鹏华基金介绍 主办方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总部设在深圳,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设有分公司。鹏华基金一贯秉承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崇尚基本面选股,致力于通过深入研究发掘并投资于具有成长潜力的优秀上市公司,通过长期投资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投资于价值低估的公司以获取超额收益。 14年积淀:鹏华基金于2009年发行了首只指数基金,经过14年的发展积淀,历经多轮牛熊转换,已经形成分工协作、成熟稳定的十余人投研团队。 55只公募:目前共管理公募产品55只(不含联接基金),实现主动量化与被动指数、宽基与主题、A股与港股、场内与场外的全覆盖。其中行业主题36只,宽基策略9只,港股指数4只,主动量化6只。此外,还有包括社保组合在内的一系列专户产品。 600亿+规模:截至2023年11月,管理各类资产规模超62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590亿元。主要产品线中,权益ETF管理规模360亿元,主动量化规模超70亿元。 历经多年发展与积淀,在ETF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鹏华基金已经打磨形成了丰富的ETF产品矩阵供投资者配置,涵盖宽基、行业、主题、海外等各领域。 数据来源:鹏华基金 2. 朝阳永续介绍 承办方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朝阳永续是中国优质的金融数据提供商、中国私募基金系列指数、超预期指数的发起者,是国内颇具影响力、历史悠久的私募风云榜创立者。十余年来,朝阳永续坚持前瞻、实物、诚信、分享的理念,以“让数据更有价值”为使命严苛打磨公司核心数据产品。 05 大赛报名 登录朝阳永续及鹏华基金(官网、公众号、基金平台等渠道) 专题页面填报:https://phfund.12345fund.com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9
2023年四季度债券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go
lg
...
据
中国基金
报,Wind统计显示,根据基金2023年四季报,截至去年底债券基金总规模达到8.6亿元,占所有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的31.6%。2022年四季度,债券基金规模曾出现单季6650亿元的滑坡,截至当年年底总规模下滑至7.3亿元。但进入2023年,伴随着债市走牛,债券基金规模连续增长,于二季度末突破了2022年三季度的高点,三季度站稳8万亿元关口,并且在四季度猛增4000多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lg
...
金融界
2024-01-28
中国股市突发!中国收紧离岸投资基金准入 彭博社:基金对美股ETF购买设下新限制
go
lg
...
制,限制投资离岸证券的资金。彭博社称,
中国基金
试图压制散户对美国股票ETF的狂热,并对购买其产品设下新的限制。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称,根据绕过严格资本管制计划投资外国证券的
中国基金
中,约33%已在证券交易所通知中宣布,它们已暂停或限制向散户投资者的销售,旨在维持稳定运营并保护投资者利益。 (来源:Financial Times) 文章引述一只专注于美股的基金驻北京经理表示,他们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非正式指示,要求在需求“飙升”后减少针对海外市场的此类产品的销售。 过去一年来,中国多次试图阻止国内股市的长期抛售,但这些努力未能改善低迷的情绪,促使许多投资者在其他地方寻找更高的收益率。 海外基金在散户投资者中的日益普及,引发了监管机构对资本外流的担忧。 英媒在2023年8月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已接近政府对境外投资的配额限制。政府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允许银行、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绕过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购买QDII基金是中国散户投资者投资境外股票和债券的唯一合法途径。 (来源:Financial Times) 投资者需求的增加导致一些基金达到了配额,而其他基金则收到中国监管机构的指示,要求减缓或在某些情况下停止基金销售。 公开文件显示,79只中国QDII基金已暂停向散户投资者销售,其中53只基金已设定上限。这些基金合计约占所有瞄准非香港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的30%。这些基金包括一些由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和宏利投资管理公司运营的基金。 另外,多家通过QDII计划向散户投资者出售基金的中国券商周二(1月23日)在公开文件中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牵头的监管机构,正在打击投资于外国股票ETF的“异常交易”。 这些券商表示,监管机构特别要求暂停涉及试图与MSCI美国5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日本日经225指数表现相匹配的ETF交易。 QDII配额的严格控制加剧了境外投资的竞争,此类ETF的交易价格远高于其资产净值。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186家机构的QDII投资额度总额为1660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仅略有上升。 华夏基金全球资本投资策略师丁文杰表示:“一方面需求激增,另一方面配额限制,这两个因素都导致了我们目前看到的QDII基金特别火爆的局面。” 他续称,本月对与日本日经指数相关的基金的兴趣已变得“非理性”,其中一只基金的交易价格较其资产价值溢价高达20%。他说,针对美国和印度的基金也很受欢迎。 为了支持本月继续大幅下跌的中国股价,中国还采取了另一项举措,告诉一些机构投资者不要出售国内股票。 自2023年10月份以来,市场监管机构一直在向一些投资者提供私人指示,防止他们在某些日子成为股票的净卖家。 自2024年初以来,中国基准沪深300指数已下跌近5%,由于对政策的失望以及对经济复苏缓慢的担忧挥之不去,股市继续暴跌。 彭博社报道称,随着需求飙升,中国的共同基金公司正试图抑制投资者对美国股票ETF的热情,对购买其产品设置新的限制。 (来源:Bloomberg) 华夏基金周三发布声明称,已停止认购两只投资于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ETF共同基金。该公司警告称,其一只ETF相对于其标的资产的价值溢价不断上升,并表示限制旨在保护投资者并确保基金运营稳定。 博时资产管理公司(Bosera Asset Management Co.)也在寻求冷却投资者的热情,将与博时标准普尔500 ETF QDII相关的共同基金产品的每日购买量限制在100万元人民币,约合139440美元。然而,直接购买ETF的投资者将不受此限制。 (来源:Bloomberg) 这些公司的举措反映了试图减轻国内投资者追逐美国股市新高的狂热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与跌至五年新低的中国股市基准形成鲜明对比。 当投资者大幅抬高基金价格时,ETF的溢价就会飙升。限制购买这些追踪热门美国ETF的共同基金产品,将关闭许多中国投资者参与海外股市上涨的渠道。 另一份文件显示,华夏基金要求至少100万股用于认购和赎回其华夏标准普尔500 ETF QDII基金。该ETF周三上涨高达9.8%,创历史新高。一天前,成交额已飙升至过去两个月平均水平的100多倍。 据当地基金追踪机构东方财富信息有限公司称,周三该ETF的溢价高达18%。
lg
...
圈内人
1评论
2024-01-24
多维观察: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崩盘的不同见解
go
lg
...
各国指数基金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特定的
中国基金
。因此,中国对计划回报的直接影响可能会被减弱,因为美国投资者通常在新兴市场配置不足。贸易争端、台海冲突、经济放缓等主要风险可能会抑制增加对中国直接敞口的兴趣。” PANYAO ASSET MANAGEMENT副总经理SIMON YU: “关于救助基金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尚未成为现实。”市场对这样一只基金的定价并不乐观,因为投资者“担心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人们在悲观的环境中寻求确定性。市场对任何看似脆弱的东西都持谨慎态度。如果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有模糊的言辞,投资者的预期将保持悲观。” 纽约梅隆银行投资管理公司亚洲宏观与投资策略主管ANINDA MITRA: “中国的股市一揽子计划是一项受欢迎的措施,并显示出当局的反应日益增强。但鉴于其GDP的比例不到2%,我们担心这仍然不够。考虑到中国股票已经变得多么便宜,而它们现在的持有量又如此不足,我不会对市场情绪和价格的短期提振感到惊讶。但我怀疑它的可持续性,除非辅以一套更广泛、影响深远的改革方案。” GRASSHOPPER 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DANIEL TAN: “过去几天,我们看到小盘股领跌。据广泛报道,有许多结构性产品向公众推销,相当于投资者持有的小盘股看跌期权。随着执行价格达到下行水平,客户正在抛售股指期货,这加剧了抛售,并推动其降低执行价格。” “几年来,我们一直对中国的债券和股票持谨慎态度,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几乎没有什么可卖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这次抛售。” “我们认为,与问题的严重程度相比,2780亿美元的措施并不显著,但如果这标志着国务院对企业的态度出现了积极变化,那可能意味着情况的好转。然而,我们需要观察到中国公布更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所以,目前我们将保持观望。如果市场开始反弹,上涨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我们现在不急于在市场最低点买入。”
lg
...
Sissi
2024-01-24
【A股收市】特朗普一语成谶!中国股市几乎崩溃 外资狂抛约16亿美元
go
lg
...
告。 与此同时,一只以印度股票为目标的
中国基金
限制了认购,加入了越来越多限制投资海外的基金行列,部分原因是海外投资的资本管制。
lg
...
云涌
2024-01-22
2023年中国股市表现惨淡拖累基金业绩,但这两家美国基金为何表现如此之好?
go
lg
...
的人士称,这家量化交易巨头旗下的三只
中国基金
,同期回报率超过 16%。 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在2023年下跌了11.7%。 虽然许多中国投资公司试图通过开发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等另类资产类别,来效仿桥水的成功,但成功有限。公开记录显示,中国 771 家地方所有的多策略对冲基金,去年的平均回报率为 2.8%。 桥水和Two Sigma等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凸显了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从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获利的潜力,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 一位中国的业内人士说:"全球对冲基金都知道如何在熊市中游刃有余,因为它们经历过无数次起起落落。大多数
中国基金
只知道如何在牛市中赚钱。" 根据《金融时报》看到的会议记录,在本月与中国投资者的路演中,桥水表示通过分散投资大宗商品和债券战胜了指数,这些商品和债券的抗跌表现,帮助抵消了股票投资组合的损失。 公开记录显示,多个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黄金 ETF, 将桥水全天候策略中国私募投资基金列为去年上半年的十大投资者之一。 桥水全天候策略中国私募投资基金的一位高管在路演中表示,基金的大宗商品投资,以黄金ETF为首,去年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取得了两位数的回报,是整体业绩的最大贡献者。 与此同时,大多数本地资产管理公司,包括曾经对西方同行颇有微词的业内重量级公司,都在市场崩溃中遭受重创。李蓓的旗舰基金 "半夏宏观基金"(Banxia Macro Fund)在过去 12 个月中暴跌 20.4%。 这位总部位于上海的对冲基金经理,因在疫情爆发后成功投资大宗商品而闻名,她还在去年 8 月外国投资者大幅抛售后,将其斥为 "一群漫无目的的苍蝇"。 就在先锋(Vanguard)等其他美国资产管理巨头纷纷撤离之际,桥水中国的强劲表现,促使基金扩大了在全球最大财富管理市场之一的业务范围。 公开记录显示,桥水中国去年创纪录地发行了56只投资产品,高于2022年的30只和2018年的1只,当时公司刚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 负责全天候策略基金销售的一位经理说,需求 "非常强劲",只有现有客户才能追加购买,"很难找到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表现良好的投资产品。" 尽管对冲基金巨头取得了进展,但传统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却很难摸清中国市场。指数基金管理公司先锋(Vanguard)在与马云的蚂蚁金服集团合作破裂后,于去年 11 月关闭了中国办事处。贝莱德中国去年的八只股票型基金全部亏损,因为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难以从一个受政府政策左右的市场中获利。 GlobalSource Partners 的分析师安德鲁·科利尔说:"某些资金雄厚、相当激进的基金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尝试在小范围内赚点钱。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更成熟的(美国)基金可以效仿。"
lg
...
加美财经
2024-01-22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的秘密!在华资产倍增近400亿元
go
lg
...
路透社看到的营销材料,桥水基金的第一只
中国基金
从2018年10月推出到2023年底的年化回报率为15.3%。 相形之下,沪深3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为2.9%;中国国债的年化回报率为4.7%。 基金分销商Simuwang.com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国内股票对冲基金平均亏损2.1%,而多资产对冲基金回报率为2.8%。
lg
...
IreneLim
2024-01-19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年度违规透视:好买基金罚单数量多
go
lg
...
予警告,并处以7368万元罚款。 根据
中国基金
业协会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5069亿元,仅次于招商银行位居行业第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12541亿元,位居行业首位。 同花顺基金:部分产品存在宣传预期收益的行为 另一家头部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浙江同花顺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花顺基金”)2023年也存在违规行为。 浙江证监局发现公司旗下部分产品存在宣传预期收益的行为,违反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75号,以下简称《销售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 图5:同花顺基金被出具警示函 根据《销售办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 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根据A股上市公司同花顺的财报披露,2023年上半年同花顺来自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收入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0.43%。 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在公募基金发行销售市场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链接公募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投资者的重要桥梁。金融监管部门对相关机构严格监管旨在促进相关机构提升合规水平,从而更有力的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基金销售乃至整个基金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2024-01-18
中信证券: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优先布局以科创为代表的超跌成长
go
lg
...
%。再次,本轮外资流出已接近尾声,海外
中国基金
赎回压力带来的卖出行为已连续2周显著缓和,本周净赎回率缩减至0.04%极低水平,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的净流出仅55亿元。最后,低配权益的险资和理财子等长期资金今年逐步加仓低估蓝筹的趋势依然较强。综上所述,无论是避险情绪演绎、机构存量调仓、长期资金加仓,开年资金行为的共识高度集中于红利低波主线,相关交易迅速拥挤,开年第一周红利低波指数日均成交额接近200亿元,环比年前一周上升了39%,且相对表现靠前的行业主题几乎都是红利低波品种。 2)市场交易生态和风格分化趋于极致。首先,2022年以来避开机构重仓股的资金交易行为近期依然在极端化,1月5日收盘的科创50、国证2000、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数最新点位分别处于2020年以来的0%、28%、50%、99%分位,分化及其明显。其次,红利低波更多是在经济预期不佳时进行防御性配置的工具,其收益来源包括债性的高股息、股性的防御配置、低波增强风险收益、还有长期持有的复利效应,对参与资金的稳定性有较高需求。最后,当前红利低波交易拥挤更多是资金行为所致,会较快透支其配置性价比,甚至损害其长期安全性:一方面,截至2024年1月5日,红利低波指数和沪深300的PB之比为0.53,处于2021年以来的最高位置;另一方面,市场当前对经济的预期相比政策目标存在较大上修空间,随着经济预期在政策支撑下上修,红利低波相对表现会有走弱。 3)美元降息预期下修普遍扰动全球股市。一方面,1月3日发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没有释放进一步鸽派的信息:官员们并未在会议上讨论何时开始降息,且与会者保留了若通胀再次升温就加息的选项;另一方面,美国12月失业率保持在3.7%的低位,低于预期,时薪同比增长反弹至4.1%,高于预期。受其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年前的高位下修,驱动近期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回升。CME数据显示3月降息概率下降至62.3%,5月前降息的概率为92.3%。降息预期下修压制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开年第一周分别下跌1.7%和3.34%,全球股市普遍受到负面影响,MSCI全球和新兴市场指数同期分别下跌2.01%和2.37%。我们认为,受实际数据约束,特别是考虑到失业率上行趋势,美联储最早将在今年年中首次启动降息。 4)国内开年公开市场回笼下,预计春节前后还有降息操作。一方面,本周(1月2日-1月5日)共有2664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央行合计开展241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回笼24230亿元;但考虑到去年最后一周高额净投放12570亿元,央行跨年熨平流动性波动的背后,银行间市场整体稳定,本周DR007维持在1.8%以下,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维持在2.45%附近。另一方面,回顾近五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春节前后往往是央行降准降息的重要窗口,中信证券研究部FICC小组判断,目前经济修复需求、实际利率情况等角度来看,一季度存在较高的降息概率,春节前后落地可能性较大。 1月中旬是关键时点,经济数据落地 政策继续加力,资金行为模式趋于明确 1)1月中旬,受季节性与周期性因素共振影响的经济数据落地。首先,去年末经济收官数据逐步披露中,显示生产景气进一步放缓,12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0%;产需两端均有回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2%和48.7%,较前值下降0.5和0.7个百分点。其次,基数影响下预计12月通胀和出口数据温和回升,预算内财政支出快速放量,基建增长表现相对亮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料将有所上升。最后,预计信贷投放边际好转叠加政府债发行量较大,社融增速将有所改善。 2)1月中旬,是把握和部署下一阶段扩张性政策的重要窗口。1月中是重要的宏观预期校准窗口,政策制定有充分的数据参考后,预计还有再次发力的必要和空间。首先,预计以进求稳的导向不变,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1月2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工作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要及时破除。其次,市场关注的“三大工程”改造需要大量中长期低成本资金,近期数据显示央行已重启PSL,三大政策性银行在2023年12月单月新增PSL3500亿元,预计相关资金部分将应用于上述领域,预计后续PSL或将继续投放,今年全年规模不止3500亿元。伴随资金陆续到位,“三大工程”建设也进展积极,深圳、重庆、广州等地在三大工程均有因地制宜的地方实践。 3)1月中旬,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地,资金行为模式将趋于明确,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2024是全球选举大年,外围频繁扰动是常态,我们认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阶段性缓和期。一方面,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意义在于在底线问题上管控分歧、在全球挑战上共担责任,会晤后中方致力于淡化摩擦升级,积极倡议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12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再次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且在美国“去风险”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做好了积极的政策应对,正在尽最大努力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此外,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于1月13日开票,近期抹黑大陆的言论频发,国台办发言人1月4日做出回应,认为选举本是对政党、候选人的一次集中检视,而抹黑大陆是民进党的惯用伎俩。我们认为月中时点过后,外部地缘因素对市场预期的扰动将快速回落,资金行为模式将趋于明确,场外配置型资金将逐步入场。 资金跨年效应显著 月中迎来关键时点 开年首周资金的跨年效应显著,机构调仓和加仓均抱团于红利低波,市场交易生态和风格分化趋于极致;1月中旬是关键时点,随着经济数据和地缘扰动的落地,政策将持续加码,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配置上,当前市场仍处于“三阶段配置策略”中的第二阶段,建议优先布局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超跌成长,行业配置上则主要围绕科技和医药板块展开。其中科技板块包括AI产业(国产算力,AI芯片设计、应用等),智能驾驶(华为链、国产整车等),终端消费转暖(消费电子、安卓链复苏、数据要素、运营商),机器人和卫星互联网等;医药板块重点关注创新药出海品种(药品、器械等)。此外,新能源板块可以积极关注,港股中的消费、互联网等白马品种也可以提前布局、逐步参与。 风险因素 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推出、实施力度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外资流出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升级。
lg
...
金融界
2024-01-07
上一页
1
•••
108
109
110
111
112
•••
14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经贸谈判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放“王炸”预告!金价惊人暴跌近60美元
lg
...
特朗普突传中美关税“全面重启”!美国总统顾问:最终结果可能出乎意料……
lg
...
更多细节来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出炉,港股暴拉黄金急跌
lg
...
中美下调关税115%:全面贸易战或已避免!黄金暴跌超100美元 分析师点评来了
lg
...
中美报复性关税几乎都取消了!全球彻底疯狂:美股暴涨、黄金崩跌、人民币直线拉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