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
太保
(02601.HK)遭摩根大通减持374.41万股
go
lg
...
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4年5月7日,
中国
太保
(02601.HK)遭JPMorgan Chase & Co.以每股均价18.4236港元减持好仓374.41万股,涉资约6898万港元。 减持后,JPMorgan Chase & Co.最新持好仓数目为193,112,693股,持好仓比例由7.09%下降至6.95%。
lg
...
格隆汇
2024-05-13
中国
太保
:前4月原保险业务收入合计约1816.67亿元
go
lg
...
中国
太保
公告,前4月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45.24亿元,同比下降3.5%,本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71.43亿元,同比增长7.8%。
lg
...
金融界
2024-05-13
中国
太保
(601601.SH):前4个月中国太平洋人寿保费收入1045.24亿元,同比下降3.5%
go
lg
...
格隆汇5月13日丨
中国
太保
(601601.SH)公布,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本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45.24亿元,同比下降3.5%,本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71.43亿元,同比增长7.8%。
lg
...
格隆汇
2024-05-13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內险股首选中国平安 上调
中国
太保
、新华保险的评级
go
lg
...
家提议派中期息的保险公司。 摩根大通将
中国
太保
的评级由“减持”上升至“增持”,将新华保险的评级由“减持”上调至“中性”。同时,该行对今年首季的非寿险承保业绩保持谨慎看法,对人保财险首季业绩感到失望。该行列出其对内地保险股的次序,以中国平安为首选,其次是中国人寿、
中国
太保
、新华保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最后为中国财险。
lg
...
格隆汇
2024-05-13
中国
太保
(02601.HK):1-4月两家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1816.67亿元
go
lg
...
格隆汇5月13日丨
中国
太保
(02601.HK)发布公告,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45.24亿元,同比下降3.5%,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71.43亿元,同比增长7.8%。
lg
...
格隆汇
2024-05-13
港股内险股走高,
中国
太保
涨超3%
go
lg
...
中国太平涨超6%,
中国
太保
涨超3%,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涨超2%,众安在线、中国人民保险涨超1%,中国平安涨0.6%,中国财险涨0.4%。
lg
...
金融界
2024-05-13
港股内险股震荡走高,中国太平涨超5%
go
lg
...
港股内险股震荡走高,中国太平涨超5%,
中国
太保
涨超3%,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复星国际等跟涨。
lg
...
金融界
2024-05-13
中国
太保
(02601)上涨3.26%,报20.3元/股
go
lg
...
5月13日,
中国
太保
(02601)盘中上涨3.26%,截至11:47,报20.3元/股,成交3.01亿元。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主营业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财富规划和资产管理服务。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4553.72亿元,同比增长3.3%;集团营运利润为401.15亿元,同比增长13.5%;集团管理资产27,242.30亿元,同比增长4.7%。 截至2024年一季报,
中国
太保
营业总收入954.28亿元、净利润117.59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5-13
港股红利税减免有待落实,
中国
太保
涨超8%,恒生高股息ETF(513690)大涨超5%
go
lg
...
2024年5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高开,截至收盘,恒生高股息ETF(513690)涨超5%,今年来涨幅超17%,盘中价格创近一年新高,收盘成交额破2亿元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2024-05-11
高息股,又要涨疯了
go
lg
...
港股大涨6.82%,A股跌0.28%;
中国
太保
:港股大涨8.14%,A股涨3.36%;中国平安:港股大涨5.77%,A股涨1.39%;。。。。。。 这一切最大的缘由,是与一则关于港股通或将减免红利税的传闻有关。 昨天临近收盘,彭博通讯社报道,国内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股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 尽管该传闻尚未被证实,但结合监管层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态度,这个传闻为真的概率也似乎不小。起码市场目前已经在交易这个利好。 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实,那可就真的很重磅了。 01 一直以来,港股都是以“全球估值洼”地著称,如同一个魔咒,即使是A股再到港股上市的A+H股,两地的估值和股息率往往都有很大的差距。 两者的股息率差,一般都至少在20%以上。 比如今天大涨的建行,其港股股息率是7.482%,A股股息率是5.5%,前者比后者高了36%。 如果放在昨天,这个差价比例就更高了。 中国神华也是,目前港股的股息率7.97%,A股的为6.22%,前者高出了28%。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港股市场长期以来缺乏流动性导致的估值溢价偏低(对应股息率就高)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两地实现的股息红利税率的差别。 在国内,如果你持股期限在1个月内取得红利,要按20%的税率征税;持有1月以上1年以内,红利税率减半为10%;持股超过1年,免征红利税。 但港股不同,根据目前相关税收政策,内地投资者直接在港股投资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而若其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于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非H股上市公司(包含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内地的H股和中资红筹股),还需额外再被代扣10%的所得税,加起来的综合税率达到28%。 除非是内地股民连续持有的H股满12个月才可以免征被代扣的10%企业所得税,否则至少20%的红利税是跑不掉的。 这就导致了两地股息率的巨大差异。 比如中国移动、中海油这些红筹股(业务在内地,注册和上市在香港)。 中移动港股目前的股息率TTM为6.26%,其A股的是4.2%,前者按28%的红利税率扣除后股息率回到4.5%,略微高于A股。 看似这个差价已经不大,但这是在今年港股涨了14.2%,A股只涨不到2%拉回来的。 一些其他的红筹股,这个扣税后的股息率剪刀差甚至会更可观。 这个问题,很早之前就被投资者所质疑和争议,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就有过类似的建议,近期监管层在对港股五大新举措中虽然没有提到减免红利税,但这个方式符合助力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 所以这个传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02 之前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监管层突然在近期出台对港股的五大重磅举措? 其实答案之一,就写在了这五条措施里面。 两个核心: 一是,为了给港股市场更大程度打开方便之门,以便吸引更大的流动性(主要是方便内地资金南下)。 二是,支持更多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去年末开始,为了维护A股市场情绪,A股IPO持续收紧,今年Q1只有30家新股上市,融资规模235.6亿,都同比出现明显腰斩。 但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融资需求根本不能停,也不能只靠传统线下渠道融资,现在IPO也在收紧,还能怎么办? 那就支持“内地行业龙头”来港股上市。 但是港股的流动性一直那么差,导致上市企业估值得不到更好溢价,实际融资的可操作空间也大打折扣。 企业不愿意去,股民也不愿意来。 而内地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本身就各种门槛限制重重,而且还有比A股更高且不够合理的红利税这个拦路虎。 大家就都更加不愿意过来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僵局。 要打破这个僵局,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港股流动性。 前提条件,除了那五大举措中各种门槛松绑和丰富投资产品,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减免港股通的红利税。直接让资金看到减税后港股高息股更有吸引力的股息率差。 目前两地的很多价值股的股息率差还很大,所以可以断定,如果传闻真的落地,未来还会有更大量的资金南下买港股高息股。 进而盘活港股的流动性,修复港股一直以来的“估值洼地困境”。同时还能帮助解决A股IPO堰塞湖,解决企业融资发展难题,已经解决内地投资者“资产荒”的困境。 真正的:一子落、满盘活。 03 昨天的文章《急了》中提到,2023年,M2增加了25.84万亿,增速9.7%,其中银行存款就占了25.74万亿。而M1增速仅仅只有1.3%,说明大量的钱,都没有真正流动起来。 大家都在拼命存钱。 甚至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各种高息存单理财长篇也逐渐收缩停卖,还是止不住大量的人继续把钱存起来。 据说,昨日上午,广东多家银行开售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票面利率为2.2%,低于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定存挂牌利率,但依然在上线1分钟后就被抢光,个人客户占比超过90%。 甚至有人早上5点天没亮就开始排队抢了。 巨额的存款规模、夸张的抢购政府低息债,都说明什么? 一,信心不足;二,资产荒。 现在国内,对于优质资产,是从不缺资金的。 大家只是很难再找到能跑赢长期国债利率又足够安全的产品。 而股市里面业绩发展稳健且高分红的资产,算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所以过去两年,A股的高息股就成为了最被看好的资产,过去已经至少涨了两轮行情,分别是中特估,周期行业景气回升。 其实港股的高息股从股息率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资产,但拦路虎太多。 现在,政策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革,可能就包括此次传闻的“红利税减免”。 这样一来,港股的流动性困境可能会得到有力解决。 如果这个红利税真的如传闻那样减免,那么必然还会有大量资金来追逐填平股息率差,因为在两地互联互通更加便利的背景下,这个差距几乎就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套利红利。 当然了,我觉得这红利税肯定不是直接取消的,最有可能的是对港股通的红筹股取消额外10%红利税率,然后引进类似A股这样的根据持有时间长短划分税率的制度。 无论是哪种方式,这都会是个巨大的利好。 那么红利税减免的话最利好哪些标的? 一是包括港股中大量高分红的国企、央企。这也是契合A股“中特估”的逻辑。 二是包括哪些长期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都较强的行业龙头,尤其是A+H两地上市的能源、基建、消费领域优秀企业。 这交易逻辑,短时间内大概率还会持续。直到传闻得到回应,或者两地在剔除税差后的实际股息率逐渐接近。 04 尾声 在今天,港股还有另一个很强势的板块——地产,股价涨幅超过20%的不在少数,其中有几家房企在近10日甚至都翻倍了。 这其实是预期得到的。 今年以来的工作,纾困地产、地产化债是非常关键的重心之一。 尤其上月底政治局会议的工作指引之后,各地方的松绑政策密集推出,动作进度快得惊人。 其实这也是港股能迎来大涨的一个风向标。 因为对港股来说,地产板块站稳,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中很大的一个危机已经得到很大缓解,这是信心修复的关键。 地产危机缓解,然后在医药股持续修复、科技股不断受追捧,以及高息股带动下,港股市场的估值,也就变得更轻松了。 这也是这段时间那多国际机构开始重新发表研报看好中国,包括中国房地产,以及一季度公募开始高调加配港股的原因。 接下来,肯定是有更多资金要更加追捧红利股的,由此不仅会逐渐提升港股的估值,甚至也会反哺和刺激国内A股的高息股跟着走强。 毕竟国九条对于政策的监管,本身就是引到市场资金多配置这些稳定高分红的资产。(要起到好榜样,才能吸引场外大量的迟迟未能进来的长期大资金)。 现在,信号已经发出来,就看场外的那些长期机构资金(包括国家队)跟不跟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10
上一页
1
•••
90
91
92
93
94
•••
15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
lg
...
重量级分析!彭博:中国11万亿美元的股市让习近平和特朗普都头疼
lg
...
底层人的挣扎!中国法院裁决冲击弱势群体 北京恐直面改革的代价?
lg
...
特朗普贸易战略不寻常!为何惩罚印度、为普京铺红地毯、对中国按兵不动?
lg
...
重磅前瞻!鲍威尔或拟重塑美联储政策框架,稳定通胀将成基石?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