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替代供应链。澳大利亚拥有最大规模的非中国稀土开采和分离公司Lynas,政府已向Iluka和Arafura两个新增稀土项目投入超过10亿澳元的资金。比利时化工公司Solvay和法国的Carester正在欧洲推进稀土分离项目。美国也在努力建立本土产业。 随着中国实施更为严格的出口许可要求,这项任务变得更加紧迫。这些管控措施凸显出西方对中国在稀土及相关产品方面严重依赖所带来的沉重代价。 行业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被列入管控清单的货物已在边境被拦截,中国供应商正设法应对许可制度。中国已公布供应商的合规要求,表明许可证的处理可能需要45天。 行业资深人士约翰·奥默罗德表示,从中国采购的主要制造商,正急于弄清楚他们的磁体何时能够放行,并说库存不断减少,时间紧迫。 “如果局势无法解决,90天内我们应该就会看到影响。”他说。即使找到了新的材料来源,也远远不够。“就算你凭空弄来了一些铽和镝,你还是得有企业能把这些做成磁体。” 铽(Tb)和镝(Dy)是中国出口限制清单上的七种稀土元素中的两种,被用于提升NdFeB永磁体的耐热性。那些未含这两种元素的低等级NdFeB磁体,主要用于手机、音响等消费电子产品,并未被列入限制清单。 中国生产了超过90%的NdFeB磁体,其他国家都无法覆盖制造这些磁体所需的完整供应链。中国及其企业还是分离所谓“重稀土”元素如镝和铽的主要来源。 Noveon的邓恩表示,公司从亚洲其他地区也有供应,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稀土元素按原子序数分为轻、中、重三类,主要通过溶剂萃取方式分离。像镧、铈这样的轻稀土元素更容易分离,常用于燃料催化剂;而更难提取的重稀土广泛应用于医疗成像设备、照明、电子产品和核反应堆技术。 “从本质上讲,它们的作用就像披萨中的酵母,”专家大卫·亚伯拉罕在其2015年出版的《力量元素》一书中写道。“虽然使用量很小,但却至关重要。没有酵母就没有披萨,没有稀有金属就没有高科技世界。” 澳大利亚的Lynas是中国以外最大的轻稀土开采和分离商,向日本市场供货,也向中国销售。公司正在马来西亚工厂建立重稀土分离系统。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旦投产,这将成为中国以外唯一的重稀土分离来源,使Lynas能够满足客户对轻稀土和重稀土材料的双重需求。” 自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以来,Lynas的股价已上涨20%。Arafura和Iluka的股价也出现上涨。 Arafura首席执行官达里尔·库祖博表示,近期局势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建立替代供应链的紧迫性”。库祖博说:“这就像向美国和其他国家发出一个警告信号——中国在这方面掌握着否决权。韩国、美国和欧洲在永磁稀土磁体方面100%依赖中国。他们的电动车、风力发电、电子产品、机器人,每年价值数万亿美元,最终都依赖于中国,所以他们必须寻找替代来源。” 在磁体生产方面,日本虽有TDK、新日铁等企业,但远远落后于中国,并在重稀土原材料上严重依赖中国。韩国的Star Magnetics、加拿大的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和德国的Vacuumschmelze也同样受限。 Project Blue的戴维·梅里曼表示:“从中国市场之外获取这些磁体的替代渠道非常有限。” 新出口管控也给美国国防部带来重大挑战。申请出口许可证时,供应商必须提供更多下游信息。梅里曼表示,因涉及“军民两用”用途,这将使得国防相关应用“非常难以”获得许可。 奥默罗德表示:“美国国防部必须采取激烈措施,想办法弄到镝和铽。” 自2020年以来,五角大楼已向企业拨款超过4.39亿美元,以建立本土稀土磁体供应链,其中包括向Noveon提供的2,800万美元,以及向Lynas提供的2.88亿美元,用于在德克萨斯建设重稀土分离设施,还向Vacuumschmelze的子公司eVac提供了9,4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设磁体工厂。 美国公司MP Materials运营着全国唯一的稀土矿,公司已获得五角大楼4,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建立从矿山到金属再到磁体的一体化本土供应链。公司计划在今年底提产后,每年生产1,000吨磁体,销售对象包括通用汽车等客户。 但MP Materials已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产品——中国曾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此前的2024年,公司经历艰难时期,收入下滑20%至2.039亿美元,运营亏损扩大近十倍,达到1.694亿美元。 2023年,中国已对稀土加工及磁体制造技术的出口设下严格限制。关键矿产咨询公司Stormcrow Capital创始人乔恩·海考威表示,如果中国最新的出口管控最终演变为禁令,短期内将进一步阻碍西方在这个领域的扩张努力。 他说:“我认为,这些对稀土贸易设置的新障碍,很可能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为西方建立完整稀土磁体供应链制造了更多难题。” 来源:加美财经lg...